论我国行业协会信用缺失问题的法律治理
发布时间:2018-10-23 19:27
【摘要】:信用是生存和发展的“维生素”,失去了信用的非营利组织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由于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入改革,行业协会作为非营利组织类型之一在我国迅猛发展,因此行业协会信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非营利组织形象的好坏。然而,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阶段,行业协会产生和发展的时间不长,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不配套,行业协会自身的组织机制不规范,尤其是行业协会信用建设的监督及自律机制不健全等,导致一些行业协会因利益驱动和社会责任的缺失而产生信用低下的现象,降低了行业协会的社会形象与公信力,削弱了行业协会应该发挥的社会职能,信用缺失是我国行业协会管理效用不能充分发挥的重要原因,这就导致了“行业协会失灵”现象的发生,严重阻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完善和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因此,面对全球化的一系列问题所带来的挑战,根据我国行业协会自身的发展需要,提高我国行业协会的信用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本文通过研究我国行业协会信用缺失的理论,指出了造成信用缺失的内外部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增强我国行业协会信用内外部法律治理的措施。除引言和结论外全文共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为我国行业协会信用缺失法律治理概述。综合各国对行业协会的认知,结合我国的国情提出行业协会的定义和特征。同时引入行业协会信用问题的界定,并总结我国行业协会存在的信用缺失现象和加强协会信用建设的重要意义。本文提出通过法律治理增强信用建设,并从政策依据和法理学角度对法律治理的正当性进行论证。 第二部分为国内外行业协会信用缺失的法律治理及启示。从国内外行业协会信用建设的经验分析,中国古代主要以晋商会所为代表研究,域外对美国、日本的非营利组织作出了逐一的分析和研究,归纳出了他们在非营利组织诚信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试图在此基础上探求提高我国行业协会信用建设体系的途径。 第三部分为我国行业协会信用缺失的内外部原因分析。在内部,首先,行业协会组织的生成和发展机制产生的问题导致行业协会出现公信力不足的现象。其次,行业协会内部治理制度缺失和自我发展能力不足、公信度低制约了行业协会的信用建设。在外部,提出市场经济自身带有的弊病和入市后面对的挑战以及行业协会与政府的关系紧密与否等对信用产生的影响,最重要的是我国法治还不完善,存在诸多漏洞,行业协会缺乏相关法律保障也影响了协会信用建设。 第四部分为完善我国行业协会信用的法律治理的对策。为更好的改善我国行业协会信用缺失所带来的问题,本部分提出要增强对其的内部法律治理和行业协会信用缺失的外部自治机制建设,内部治理包括要强化行业协会章程建设,完善行业协会内部治理制度,从决策、财务制度和内部监督机制来处理行业协会信用不足所带来的问题,构建其行业协会信用风险内部防范机制。行业协会信用缺失的外部自治机制建设,具体包括要完善相关立法,,制定专门的行业协会商会法,在其中对信用建设问题做出相关的规定。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182
本文编号:2290249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18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慧林;;中国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J];安顺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2 问延安;;我国非营利组织诚信问题成因探讨[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3 汪莉;;论行业协会的经济法主体地位[J];法学评论;2006年01期
4 鲁篱;经济治理权与经济自治权——对经济法基本范畴的重新解读[J];法学;2004年06期
5 刘春静;何美然;;浅谈免费开放公益性文化设施的意义和作用[J];经营管理者;2015年02期
6 杜兰英;石永东;康乐;杨春方;;关于非营利组织公信力评估指标体系的探讨[J];经济纵横;2006年13期
7 赵菲;田雪莹;;苏州非营利组织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年09期
8 卢敏;;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管理系统的构建及优化探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年36期
9 黎军;李海平;;行业协会法人治理机制研究[J];中国非营利评论;2009年01期
10 毛俊华;林昕;;行业协会法制建设和内部治理结构[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本文编号:22902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2290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