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我国经济适用住房分配问题的法律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26 08:09
【摘要】:“居者有其屋”是每个中国人所固有的观念,住房作为一种商品,还是重要的社会产品。居住权是人权保障的内容之一,是维护社会稳定与发展的根本,住房问题一直都是国家的大事。特别是近几年,随着房价的日益飙升,越来越多的家庭都会面临住房的问题,特别是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更是不容忽视的社会难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将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和谐发展与社会的稳定。随着“十二五”规划中大规模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落实,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工程力度也不断加大,但是分配环节至关重要,如果大量的经济适用住房在分配上出现问题,不能实现公平分配,越来越多的城市低收入家庭将会被排挤在“国家住房福利”之外,他们将无法享受到经济适用住房政策所带来的实惠,社会保障性住房这项民生工程也无法真正落实到实处。目前,我国尽管出台了《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但是对于经济适用住房的分配与监管问题以及准入退出机制没有做出更加具体的规定,供应对象出现了偏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不公平的现象,使得经济适用住房的分配工作步履维艰。 文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经济适用住房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它在实践分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后提出意见与对策。首先介绍我国经济适用住房的理论基础和制度概况。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人权和经济法学等相关理论。制度概况主要包括我国经济适用住房的含义及其属性。其次阐述我国经济适用住房制度之存废。其一,简单介绍一下我国经济适用住房制度的发展进程。其二,根据国内学者对经济适用住房制度的有关观点,对他们的质疑进行简单概述。其三,以我国的国情为基础论证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存在的必要性。再次分析新加坡、香港住房保障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介绍了新加坡的公共住房制度和香港的公营住房制度,总结了它们在各自保障性住房分配制度中所取得的先进经验。然后,总结分析住房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启示,包括健全的法律制度、广泛的保障对象、专业的管理部门等。再次揭示我国经济适用住房分配制度的现状及问题。主要是从制度设计不合理、制度规范不健全、制度实施不全面这三个方面来分析我国经济适用住房在分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依据。最后提出完善我国经济适用住房分配制度的若干建议。主要从经济适用住房的制度、立法、政策实施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包括限定保障对象、扩大房源供给、探索退出机制、调整供应模式、建立经济适用住房法规、加大对违法者的惩罚力度等等,使得我国的经济适用住房分配制度逐渐合理公平。 经济适用住房是一项关系民生的大问题,我们应该努力探寻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经济适用住房分配体制,只有贯彻落实经济适用住房政策在实践中实现公平分配,切实解决城镇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难题,让他们居有定所,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2.182.1;D922.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伟伟;;“居者有其屋”——独具特色的新加坡住房保障制度及启示[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06期

2 罗薇薇;;取消经济适用房 完善住房保障体系[J];开放潮;2005年Z3期

3 江静;;经济适用房法律问题研究[J];法制与经济(下半月);2008年01期

4 张敏;;经济适用房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8年07期

5 朱亚鹏;;中国住房保障政策分析——社会政策视角[J];公共行政评论;2008年04期

6 于维同;王丹丹;;论经济适用房法律制度的缺失及补救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1年01期

7 罗邦民;;论经济适用住房交易的法律规制[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 石利;;完善我国社会保障性住房分配环节监督机制研究[J];对外经贸;2012年03期

9 潘璐;;经济适用房问题的经济学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年21期

10 李欣欣;;建立和完善保障性住房进入与退出机制的国外经验借鉴及措施[J];经济研究参考;2009年70期



本文编号:22951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22951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2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