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损害赔偿论辩
[Abstract]:In the case of wrongful death, can the victim be compensated for the loss of life? Contrary to the negation of the vast majority of countries, historical Britain and now a few stat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dmit that loss of life is a kind of compensable damage. In contrast, the loss of life is neglected in Chinese law, and the dispute about "life price" has nothing to do with life itself. Many scholars interpret the compensation for death as the remedy of the right to life of the deceased and even the compensation for the damage of death, which covers the real loss of life. Compensation for death is compensation for future loss of income, but compensation for loss of life is not recognized under Chinese law.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
【分类号】:D92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巩固;;社会视野下的死亡赔偿[J];法学研究;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周汀;杨仕兵;;法学视野下死亡损害赔偿制度的反思与完善[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年05期
2 张潜伟;;生命的价值学说的价值与死亡赔偿——兼论精神损害赔偿的计算公式[J];河北法学;2013年03期
3 胡建;;欧洲大陆法国家的死亡损害赔偿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以死亡损害赔偿请求权为中心[J];河北法学;2014年05期
4 周汀;杨仕兵;;我国死亡损害赔偿制度的反思与重构[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4年10期
5 于安毅;;道路交通事故致死损害赔偿处理的法律冲突及其化解——以西宁市为例[J];怀化学院学报;2015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胡静茹;论我国死亡赔偿金制度[D];西北大学;2013年
2 周晶;我国死亡损害赔偿法律制度重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3 李陶然;死亡赔偿金的性质研究[D];南昌大学;2014年
4 余芮;论我国死亡赔偿金的标准[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5 谢慧阳;侵害生命权之损害及赔偿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
6 罗昊宇;侵害生命权之损害赔偿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5年
7 闫正涛;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下刑事被害人民事权利保护[D];沈阳师范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金桥;;人身侵权损害与死亡赔偿的制度理性[J];北方法学;2009年04期
2 王成;侵权损害赔偿计算的经济分析——以人身及精神损害赔偿为背景[J];比较法研究;2004年02期
3 王利明;;侵权责任法制定中的若干问题[J];当代法学;2008年05期
4 林存柱;我国死亡赔偿制度的演变与趋势[J];东岳论丛;2004年04期
5 谢宝红;付子堂;;司法解释中的社会公平问题 以“同命不同价”现象为例[J];法律适用;2007年02期
6 石春玲;死亡赔偿请求权基础研究[J];法商研究;2005年01期
7 张新宝;郭明龙;;论侵权死亡的精神损害赔偿[J];法学杂志;2009年01期
8 王成;;论死者生前扶养的人的范围[J];法学家;2007年05期
9 傅蔚冈;;“同命不同价”中的法与理——关于死亡赔偿金制度的反思[J];法学;2006年09期
10 孙鹏;“生命的价值”——日本死亡损害赔偿的判例与学说[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中国人民大学 杨立新;[N];光明日报;2008年
2 邵世星;[N];检察日报;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公开道歉彰显执政理念提升[J];党员干部之友;2005年1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君;溃坝生命损失预控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2 周克发;溃坝生命损失分析方法研究[D];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2006年
3 吴欢强;溃坝生命损失风险评价的关键技术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4 李东旭;基于随机模拟的溃坝后果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赵利;溃坝后果的灰色模糊综合评判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3711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2371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