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论我国企业基金会管理体制的建构

发布时间:2019-01-05 14:36
【摘要】:作为五大发展理念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共享发展理念是我国探索如何分配社会财富的理论创新,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对于企业来讲,企业基金会不仅是参与扶贫脱贫、缩小收入差距的有效抓手,更是企业自身践行共享发展理念的重要平台。2016年,我国出台的首部《慈善法》将共享发展作为立法宗旨,标志着我国基金会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对企业基金会发展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以企业基金会相关概念和发展现状为基础,结合我国相关立法中对企业基金会的规定和要求,分析企业基金会在资金来源、项目运作等方面的优势,探讨企业基金会在内部管理和信息披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对如何有效提高企业基金会管理水平和公益成效、更好地践行共享发展理念提出意见建议。
[Abstract]: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the foothold of the five development concepts, the shared development concept is the theoretical innovation of how to distribute social wealth in our country, and it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to realize social fairness, justice and harmony and stability. For enterprises, enterprise foundations are not only an effective tool for helping the poor and narrowing the income gap, but also an important platform for enterprises to practice the concept of shared development. The first "Charity Law" issued by our country regards shared development as the legislative purpose, which marks the foundation of our country entering a new stage of development, and puts forward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foundation. Based on the concept and current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foundation, combined with the regulations and requirements of relevant legislation in our count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of enterprise foundation in terms of capital source, project operation and so on.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internal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disclosure of the enterprise foundations,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management level and the public welfare effectiveness of the enterprise foundations and better practice the concept of shared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2.18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陈钢;李维安;;企业基金会及其治理:研究进展和未来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6年06期

2 李新天;易海辉;;公益慈善中的代理问题及其治理——以企业基金会为视角[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5年04期

3 张冉;;社会转型期我国非营利组织声誉研究:危机溯源与重塑路径[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4 张东;;分配正义与收益公正分配[J];法学论坛;2012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徐雪松;企业慈善行为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褚湛;;论我国企业基金会管理体制的建构[J];现代管理科学;2017年08期

2 张冉;;中国社会组织黑名单制度研究:价值分析、现实困境与建构路径[J];情报杂志;2017年01期

3 张守文;;中国经济法理论的新发展[J];政治与法律;2016年12期

4 卢艳宁;;社会分配公正的经济法保障机制研究[J];商;2016年35期

5 沈蓉蓉;杨剑;;政府视角下第三部门失灵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3期

6 陈钢;李维安;;企业基金会及其治理:研究进展和未来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6年06期

7 段知壮;;“共享”理念在社会资源分配中的实践[J];未来与发展;2016年06期

8 张东;;法治如何促进大众创新创业——基于专车服务微观样本的分析[J];法学;2016年03期

9 陈志军;张振鹏;;文化企业发展的逻辑[J];东岳论丛;2016年02期

10 本刊编辑部;;中国经济法学发展评价(2012—2013) 基于期刊论文的分析[J];中外法学;2015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锦程;我国非公益性企业捐赠激励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2 杨文;社会问题解决导向的企业志愿者项目研究:行动动机,战略实施与受助者获益[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3 赵俊男;中国慈善事业治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4 许冰;民间慈善公益组织的社会行动对福利多元化格局的形塑[D];南开大学;2013年

5 罗爱华;转型期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6 张安毅;公司捐赠法律规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7 黄靖;企业慈善捐赠行为与税收政策关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花双莲;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理论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9 李永忠;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视阈下的中国公民社会建设[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10 舒海兵;汶川地震对各行业影响及企业慈善捐赠行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晓霞;马研君;;中国慈善基金会的内部控制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5年S2期

2 李新天;易海辉;;公益慈善中的代理问题及其治理——以企业基金会为视角[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5年04期

3 李晗;张立民;汤胜;;媒体监督能影响基金会绩效吗?——来自我国的初步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15年02期

4 王雪琴;;论我国慈善组织法人治理机制的重构[J];法商研究;2015年02期

5 何红渠;唐丽梅;时林娜;;公共压力与公益基金会财务信息披露质量关系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6 张冉;;社会转型期我国非营利组织声誉研究:危机溯源与重塑路径[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7 陶鹏;;虚拟社会中的非政府组织:作用、影响及应对[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8 张立民;李晗;;我国基金会内部治理机制有效吗?[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3年02期

9 潘乾;;非公募基金会投资问题探究[J];长白学刊;2012年06期

10 刘晓楠;;委托代理下非营利组织信息透明度研究——基于慈善基金组织的现状[J];商业会计;2012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吉林省交通厅改革管理体制封堵腐败源头[J];中国监察;2002年22期

2 程又中;;官僚管理体制[J];科学社会主义参考资料;1981年03期

3 小龙;;街道管理机制应形成“条包块管”的格局[J];上海人大月刊;1993年12期

4 仇和;管理体制应与市场经济相适应[J];中国改革;2001年02期

5 刘熙瑞;发展公共管理体制是我国的必然选择[J];新视野;2002年03期

6 胡熠;论文化管理体制的改革[J];行政与法;2002年01期

7 程文亮;论灾害事故应急处置的管理体制[J];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8 周艳;吴冰;袁杰;孔祥清;;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管理体制管见[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上半月);2007年10期

9 马勇;;外国出入境管理体制概况及启示[J];法制与社会;2010年07期

10 李镜;;关于创新文化管理体制的对策建议[J];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梁仲明;;也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路径——从政府管理体制创新的视角[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温映瑞;;关于完善浦东“小政府”管理体制的思考[A];政府管理体制创新:国际大都市区域发展战略——“国际大都市区域发展与政府管理体制创新”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王国飞;胡甜;;水污染管理体制和调控机制的模式选择——武汉环保法律制度革新的一个视角[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杜树泉;;试论新形势下高校膳食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A];发展与创新——北京高校后勤饮食工作研究论文集[C];2003年

5 王欣;泮皋;;青岛西海岸新区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研究[A];创新驱动与转型发展——青岛市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6 麻睿;;对“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龙耀;;中国湿地保护管理体制的立法完善探索[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9分会场:中国西部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与科技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8 王健;曲鲁平;孙敬;李思民;;全运会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可持续发展研究[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9 贺君文;;生产系统事故源头控制方法[A];水电站机电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赵社会;蔡岽梅;;如何完善适应外部市场的管理体制[A];濮阳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选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卢磊邋海曙记者站 许玉芬;市慈善总会完成管理体制调整[N];宁波日报;2007年

2 卜久力;日本的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1年

3 贾华强;政府应重构管理体制[N];中国改革报;2007年

4 本报评论员;创新完善管理体制 攻坚破难谋求跨越[N];莱芜日报;2012年

5 记者 梁敏;大文化起航 出版广电管理体制将获突破[N];上海证券报;2013年

6 ;广州市十四届人大第三次会议关于林绮芳等55名代表联名提出的《关于深化“村改居”管理体制综合改革,促进新型城市化发展的议案》的决议[N];广州日报;2013年

7 王秋平;有增有减,辽宁护林员管理体制“改”出活力[N];中国绿色时报;2014年

8 王世强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民间组织与公共治理研究中心;美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与管理体制[N];中国社会报;2014年

9 厉为民 研究员;把脉问诊农业管理体制[N];科技日报;2002年

10 记者 杨沛洁邋实习生 赵峰涛;平煤集团革新管理体制[N];平顶山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区志权;亚洲主要国家和地区竞技田径的综合分析与管理体制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晓丽;中英大学管理体制比较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2 吴智锋;我国旅游度假区管理体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3 姜明松;英国涉海管理体制演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4 戴嘉娇;我国税务稽查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宁波大学;2015年

5 夏永华;我国旅游度假区管理体制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6 黄桢;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7 郭昀;我国高新区管理体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8 陈诚;中央纪委派驻纪检组管理体制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9 牛永生;宁夏异地商会管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6年

10 尚明星;我国区县纪检监察管理体制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4018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24018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a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