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生命之诉与人格利益保护
[Abstract]:Improper life action refers to a civil action filed by a child after birth for congenital defects due to the failure of the medical party to provide them with information about the congenital defects of the fetus in the prenatal examination of the pregnant woman. Courts all over China have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results in the adjudication of improper life action. The focus of the dispute lies in whether plaintiff should be protected by the law or not. In comparative law, there are also positive and negative views on this. The jurisprudence of the French Supreme Court in support of the claim of improper life was overturned by legislation. The courts of Germany and Britain denied the legitimacy of the claim of improper lif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fusing to judge the value of life. Israel's Supreme Court moved from affirmative to negative, while courts in a few states in the Netherlands and the United States took a positive stance. Through investigation, it can be seen that it is not the parents' rights and interests, the children's life or the congenital disability itself that are infringed in the claim of improper life, but the personal interest of maintaining the dignified survival. The scope of damages should include additional costs due to disability and mental damages by plaintiff, excluding punitive damages. The damages of improper life claims should not be offset by the spiritual interests of plaintiff's existence, but should be distinguished from those of improper birth.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法学院;
【基金】:2016年度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患者的适当医疗权——过度医疗的民法规制”(项目编号:16SFB2033) 2015年山东大学人文社科青年团队项目“民法典人格权立法研究”(项目编号:IFYT1502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1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志强;马晓龙;;死者人格利益保护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9年05期
2 马新学;澳门民法典对人格利益保护的立法启示[J];学术研究;2002年12期
3 杨立新;论人格利益准共有[J];法学杂志;2004年06期
4 吴程程;;死者生前人格利益的保护[J];法制与社会;2008年07期
5 马丽;朱显国;;死者人格利益保护理论的反思与重构——基于法的规范功能的分析[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6 刘艳林;;死者生前人格利益的保护[J];知识经济;2010年10期
7 刘春德;;论死者生前人格利益保护——以与人格利益有关的财产权为视角[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年07期
8 于娟;;论死者人格利益的司法保护[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5期
9 张桐;;浅析死者人格利益的法律保护[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10 袁圣兰;;对胎儿人格利益保护的立法思考[J];群文天地;2012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立新;人格利益法律保护的一大进展[N];检察日报;2001年
2 民法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杨立新;最全面的保护[N];人民日报;2001年
3 黄斌;不确定概念与价值补充[N];法制日报;2007年
4 沙龙主持:钟岚 $$特邀嘉宾:王建平 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 $$龚成 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 田里 律师;人格利益保护的重大突破[N];四川日报;2001年
5 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 田璐;论毁损人格物的侵权责任[N];山西青年报;2014年
6 毛剑锋;能否主张亲吻权受侵害请求赔偿[N];人民法院报;2001年
7 记者崔洁 肖水金;公司有权使用员工肖像吗[N];检察日报;2002年
8 本报记者 王丽丽;私设“路遥文学奖”是否合法[N];检察日报;2014年
9 许根华;一起骨灰侵权案情与法的思考[N];人民法院报;2002年
10 杨立新;死者权益如何保护[N];检察日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志荣;宠物之人格物化法律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2 孟莉;著作权法中作者收回权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3 黄丽丽;我国死者人格利益的民法保护[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4 李浩;我国人格权立法模式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6年
5 洪运佳;人格权商品化法律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5年
6 周琼;论具有人格利益的财产[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张晓明;具有人格利益的财产及损害赔偿问题的研究[D];贵州大学;2009年
8 鲁银娣;论死者人格利益的民法保护[D];苏州大学;2010年
9 杨晓博;死者人格利益之民法保护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10 卢纯青;论死者人格利益的法律保护[D];广西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4478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2447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