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立法公众参与有效性研究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分类号】:D92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曙宏,李洪雷;新世纪我国行政立法的发展趋势[J];行政法学研究;2002年03期
2 张勇;在促进扩展中监督行政立法[J];大连干部学刊;2002年01期
3 徐珍;浅析行政立法中的援用[J];河北法学;2002年S1期
4 王丽;论行政立法的程序控制[J];法学论坛;2002年05期
5 毕雁英,栗力;加强行政立法监督是完善行政立法的关键[J];行政论坛;2002年05期
6 张淑芳;论行政立法的价值选择[J];中国法学;2003年04期
7 金攀;中国行政立法的实证分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S2期
8 邱伟杰;浅论我国行政立法的若干问题[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03年03期
9 曾祥华;行政立法的成本与效益分析[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10 宗晓虹;试论对行政立法的监督[J];理论月刊;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建勋;;对行政立法中的公民消极参与现象探析[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江子浩;马贝艺;;我国行政立法存在的问题、成因和对策[A];2005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5年
3 江子浩;李剑;马贝艺;余飞麟;李萍;;行政立法后评估制度研究[A];2006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6年
4 黄庆华;汤恩婧;;试析对行政立法的监督控制[A];第二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5 申晓华;;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行政立法与民主参与[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刘细良;高修卫;;论“行政立法部门化”及其防范[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牛玉兵;;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行政立法[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钟佳萍;黄瑜;;试论构建和谐社会与行政立法[A];当代法学论坛(2006年第2辑)[C];2006年
9 窦衍瑞;;论行政立法的程序控制[A];东方行政论坛(第二辑)[C];2012年
10 胡兰文;许洪军;;试论我国行政立法监督[A];东方行政论坛(第二辑)[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冲;行政立法中的民事制约[N];中国审计报;2005年
2 赵肖筠 阎巍 赵改荣;行政立法中的民事制约[N];法制日报;2004年
3 黄龙;行政立法的民事制约问题[N];人民法院报;2002年
4 记者 顾瑞珍;完善行政立法机制促和谐[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5 记者 商宇;我市行政立法定下基本规范[N];重庆日报;2008年
6 海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早报特约评论员 王琳;行政立法:汲取民意与听取民意同等重要[N];东方早报;2009年
7 张红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加强行政立法评估体系建设[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1年
8 珠海市法制局 余学旺;重数量更要重质量[N];珠海特区报;2011年
9 张伟杰;行政立法 需要老百姓的互动[N];工人日报;2004年
10 北京泰福律师事务所 师安宁;正确认识特殊行政立法的效力层级[N];人民法院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曾祥华;行政立法的正当性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2 马凯;行政立法监督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芳核;行政立法评估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2 董婷;论行政立法腐败及其防治[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苏少霞;行政立法的公众参与机制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4 左丽艳;行政立法不作为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5 曹阳;行政立法效益评价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颖;论行政立法及其监督模式[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7 高姝楠;行政立法的效益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8 马燕;我国行政立法的成本分析[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9 郑昭阳;行政立法“部门主导”现象的成因分析与控制[D];四川大学;2005年
10 刘婕;行政立法的公众参与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343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2534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