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信息公开中的违法不当行为及其问责机制
【作者单位】: 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信息支援的法律制度研究”的成果,项目编号:12BTQ035
【分类号】:D63;D92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曾宪佳;陈丹;;论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责任承担——对建立我国政府信息公开问责机制的思考[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2 沈同仙;论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J];苏州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3 范琳琳;王协舟;;政府信息公开背景下异体问责制的完善路径[J];图书馆学研究;2009年12期
4 赖善明;罗健文;;行政不作为之刑事法律后果研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12期
5 吴偕林;关于不作为行政行为与不作为行政案件范围的思考[J];行政法学研究;199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克稳;;论行政拒绝行为及其司法审查——以郑广顺申请规划认定案为例[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2期
2 程宗璋;完善中国行政侵权责任制度的若干探讨[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3 周竞;论行政不作为违法[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4 孟德海;;论行政问责制下党委领导的责任[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S1期
5 贾建伟;;我国行政救助制度之完善[J];今传媒;2011年07期
6 韩志明;;政府解辩性行政责任的理论探讨[J];长白学刊;2009年01期
7 李景峰;陈楠;;试论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当前困境与完善途径[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2期
8 张岭;;论行政立法不作为及其救济[J];沧桑;2009年02期
9 王勤学;吴瑞勤;;经济责任审计在政府问责制建设中的作用[J];财会通讯;2010年12期
10 齐晓锦;;论煤矿安全生产行政问责制度的完善[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2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戈菁菁;;我国行政问责复出机制的失范及对策研究[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苏玉云;;我国政府部门行政问责与绩效管理的协同性探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范俊荣;;浅析我国的环境问责制[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魏婧;;我国行政问责制研究——基于贵州“瓮安事件”的反思[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5 马艳;;论行政问责主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6 孔祥利;穆随心;董喜林;;延安市问责问廉问效工作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交流材料之三 问责问廉问效:行政问责制的新拓展[A];延安市问责问廉问效工作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钱焰青;;行政不作为的构成要件与行政复议审查研究[A];2004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4年
8 刘琦;;完善常规行为问责的路径分析[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郑振宇;;借鉴国外行政问责制的实践,深化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陈建平;;行政问责建制与反腐倡廉建设——以近五年来我国部分地区的行政问责建制探索为例[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红竹;新时期中国行政问责制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郑华卿;中国突发事件行政问责功能异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梁栋;当代中国政府执行力的责任治理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4 魏云;压力型体制下的行政问责模式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张爱华;我国低代价行政管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赵银生;我国教育行政部门问责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董幼鸿;我国地方政府政策评估制度化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柳海滨;转型时期我国政府自利与公共利益冲突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刘笑霞;政府绩效评价理论框架之构建[D];厦门大学;2008年
10 王一星;中国共产党党内问责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琰;政府信息延迟公开的法律责任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贾(?);论当代中国社会团体参与问责[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肖文光;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完善策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周由明;建立中国大学校长问责制之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蒋剑彬;论公安行政不作为[D];湘潭大学;2009年
6 李成晓;论我国行政问责制的立法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7 贺文娜;我国官员引咎辞职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胡舒;中国食品安全监管行政问责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9 门景科;建立健全我国政府问责制问题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10 吴火华;人大问责制度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卫恒志;;如何实现问责主体的多元化[J];长白学刊;2008年04期
2 周俊;;从信息公开的角度看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完善[J];法制与社会;2007年02期
3 聂洪勇;论我国新刑法中的侵犯商业秘密罪[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4 高小s
本文编号:25492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2549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