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地方档案立法后评估的主体与客体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8 21:34
【摘要】:2011年3月,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之后,我国进入了由注重“数量型”立法向注重“质量型”立法转变的新时代。通过开展立法后评估,对法律法规的立法质量、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查和质量控制就成为保障法律质量的有效措施。作为贯彻落实上位法和促进、保障地方档案事业发展的地方性档案法规规章,有关方面也应该做出及时、合理的立法后评估,为提高地方档案立法质量、改善地方档案行政执法和完善地方档案法治建设奠定基础、提供条件。在开展地方档案立法后评估时,首先需要搞清楚“谁来开展”“对谁开展”等问题,也就是要明确立法后评估的主体和客体。本文以“地方档案立法后评估的主体与客体”为研究对象,运用比较成熟的立法后评估理论,审视和讨论目前地方档案立法后评估合适的评估主体与参与主体的工作效果和不同类型评估客体的适用状况,以期引起地方权力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对档案立法后评估工作的重视,为立法后评估选择合适的评估主体与参与主体和确定不同类型的评估客体提供参考。本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引言,主要介绍本选题研究的基本信息,包括选题的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基本概念、研究结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创新点等。第二章和第三章分别对地方档案立法后评估的主体和客体展开研究,提出相关概念、考察评估现状、分析工作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第四章结论和展望,指出应当丰富地方档案立法后评估主体,完善地方档案立法后评估客体;学界应该及时跟进,开展地方档案立法后评估研究;地方档案行政管理机关应该积极推动和促进地方档案立法后评估活动的开展。今后,有关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开展档案立法后评估时,应当高度关注学界对档案立法后评估的学术研究过程及其成果的采纳运用,高度关注业界对法律法规适用情况的反馈意见。学界应当开展对档案立法后评估的整体研究,形成完整的研究体系,为此,学者们应当努力实现档案学理论和法学理论的融会贯通,进而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和学术研究成果的质量。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D927;D922.1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佩林;张加培;;“第三届地方档案与文献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J];社会科学研究;2017年04期

2 李志坚;;明太祖与明代地方档案制度建设[J];山西档案;2016年04期

3 陈忠海;吴雁平;;对我国地方档案规范性文件制定技术存在问题的分析[J];档案管理;2010年06期

4 陈忠海;;对我国地方档案立法原则的探讨[J];档案管理;2009年02期

5 郭淑媛;唐文君;;地方档案法规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档案;2007年11期

6 杨立人;;论地方档案立法中的地方特色[J];四川档案;2001年04期

7 刘胜华;关于地方档案立法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探讨[J];档案学通讯;2000年05期

8 刘越男;地方档案立法浅谈[J];档案管理;1996年04期

9 王庭栋;;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庭栋在宣传贯彻《档案法》座谈会上的讲话[J];山西档案;1987年06期

10 吴佩林;;第四届地方档案与文献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山东曲阜召开[J];档案学通讯;201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郭淑媛;唐文君;;地方档案法规建设的实践与思考[A];实践·创新·发展——全国地(市)县(市)档案局馆长论坛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清俐;深入挖掘地方档案学术价值[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

2 赵丛;中俄档案合作分委会第一次会议在苏州召开[N];中国档案报;2017年

3 张振江;江苏常熟市档案局荣获全市“三五”法制宣传教育先进集体[N];中国档案报;2001年

4 张兆忠;新形势下档案监督的特点与形式[N];中国档案报;2001年

5 林振洪 李东明;把55年的辉煌献给人民[N];中国档案报;2004年

6 柴丽;李国荣;发挥档案独特优势 服务国家清史工程[N];中国档案报;2005年

7 特约记者 周元库;哈尔滨市人民政府重视地方档案法规体系建设[N];中国档案报;2005年

8 丁耀琪 臧钰琴;常熟市全面启动重要档案安全监管工作[N];中国档案报;2009年

9 特约记者 杨震;也谈档案人的弱势思维[N];中国档案报;2010年

10 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吴佩林;州县档案之学术价值漫谈[N];光明日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灿;地方档案立法后评估的主体与客体研究[D];郑州大学;2019年

2 余亚浩;地方档案立法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7年

3 杨U,

本文编号:26198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26198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1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