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劳动法中的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92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农晖;;违法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应赔偿双倍工资[J];人民司法;2015年06期
2 陈承堂;;论“损失”在惩罚性赔偿责任构成中的地位[J];法学;2014年09期
3 林嘉;陈文涛;;论劳动基准法的法律效力[J];清华法学;2014年04期
4 朱广新;;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演进与适用[J];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03期
5 刘焱白;;用人单位惩罚性赔偿金的适用研究[J];法商研究;2013年06期
6 王全兴;粟瑜;;用人单位违法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条款分析[J];法学;2012年02期
7 吴春明;;加付赔偿金请求应否受理[J];中国劳动;2012年02期
8 侯媚;;劳动法中的惩罚性赔偿机制的探讨[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12期
9 陈灿平;;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理论定位与适用范围[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刘焱白;;论劳动基准法中用人单位的惩罚性赔偿责任[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0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冯彦君;;当代劳动法的理念:体面生存与和谐发展[N];光明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杜称华;惩罚性赔偿的法理与应用[D];武汉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付正婷;劳动法视野下惩罚性赔偿制度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6年
2 邓玉梅;劳动法领域的惩罚性赔偿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3 黄校;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4 潘成波;论惩罚性赔偿的适用之疑难解答[D];中国政法大学;2013年
5 谢何芳;美国惩罚性赔偿司法适用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D];河北大学;2012年
6 周军;合同领域中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586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2658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