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人身伤害纠纷和解策略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小学人身伤害纠纷和解策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学生人身伤害赔偿纠纷,近年来成为了我国一个广为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中小学生人身伤害事故,不仅对中小学生和其家庭带来身体及精神上伤害与经济上的损失,而且在解决伤害纠纷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些纠纷,这些纠纷甚至影响到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造成很多无辜学生的利益受到影响,给社会和国家带来不应有的损失。学生纠纷赔偿涉及到的主体比较复杂,既有学校与家庭,也有学校和社会等多个方面,在多方主体参与的情况下,纠纷的解决就成了一个比较难的问题,因此,能否妥善解决,与各方的利益息息相关,而且也会直接关系学校的教学秩序和社会的和谐。和解是一个法律术语,在一些轻伤害或者是适合和解的案件中应用,体现被害人、加害人、第三方意志和意愿的一种调解方式。学生人身伤害赔偿纠纷,是指在校期间学生所发生的人身伤害,或者虽然不是在校期间,但伤害事故与学校有直接关系的伤害事故,受害生以及受害生的家属对经济赔偿提出的要求而引发的纠纷。通过和解解决学生人身伤害赔偿纠纷是一种时效性强的解决方式。是指在校期间的学生所发生的人身伤害,受害生以及受害生的家属对经济赔偿提出的要求而引发的纠纷。因此,在法治社会的不断深入,和谐社会理念不断深入人心的背景下,研究和解与和谐、法治的关系尤为重要。中小学作为一个特定群体,有其自身发展的独特性。传统的诉讼模式对某些学生人身伤害赔偿纠纷的解决并不合适,和解手段单一,和解协议也不规范。本研究在对相关概念做出界定的基础上,通过调查问卷与访谈的形式对学生人身伤害赔偿纠纷的和解的现状进行了比较全面的了解,找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本研究通过调查了解到,导致学生人身伤害的原因既有学校的原因,也有家庭与社会的原因,还有中小学生自身原因;在中小学人身伤害纠纷和解的过程中,主要的障碍是“和解主体不合法”、“赔偿金额不公平”、“和解协议的效力不明确”与“和解手段不丰富”;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促进中小学人身伤害赔偿纠纷和解完善的策略,主要包括提高对和解的重视程度、完善法律为和解提供立法保障、提高和解的独立性和规范性、完善和解的具体制度、拓宽和解的合法途径等。
【关键词】:中小学生 人身伤害 纠纷 和解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2.16;D92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引言8-19
- 一、问题的提出8-9
- (一)研究的背景8-9
- (二)研究的目的与待解决的问题9
- 二、文献综述9-16
- (一)人身伤害纠纷问题9-11
- (二)中小学生人身伤害纠纷解决路径11-15
- (三)和解方式解决纠纷研究15-16
- 三、研究的意义16-17
- (一)理论意义16
- (二)实践意义16-17
- 四、研究方法17-19
- (一)文献资料法17
- (二)问卷调查法17
- (三)访谈法17-18
- (四)案例分析法18-19
- 第二章 中小学人身伤害纠纷和解概念界定19-24
- 一、中小学生人身伤害19-20
- 二、伤害纠纷20-21
- 三、和解21-24
- 第三章 中小学人身伤害纠纷和解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4-41
- 一、中小学人身伤害的类型24-28
- (一)按伤害发生的地点和时间分类24-25
- (二)按伤害的主体分类25-26
- (三)按伤害的类型及发生的频率分类26-27
- (四)按伤害的主体过错分类27-28
- 二、中小学人身伤害的原因分析28-34
- (一)学校原因28-32
- (二)家庭与社会原因32-33
- (三)学生自身原因33-34
- 三、中小学人身伤害纠纷和解的困境34-41
- (一)法律关系不明确34-35
- (二)和解主体不合法35-36
- (三)赔偿金额不合理36-37
- (四)和解协议的效力低37-39
- (五)和解参与人代表性不足39-41
- 第四章 中小学人身伤害纠纷和解完善的策略41-47
- 一、提高对和解的重视程度41
- 二、完善和解的法律保障41-43
- 三、提高和解的法治性43-44
- 四、完善和解的具体制度44-45
- 五、拓宽和解的实施途径45-47
-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47-49
- 参考文献49-51
- 附录A:调查问卷51-54
- 附录B:访谈提纲54-58
- 致谢58-59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宗璋;我国人身伤害赔偿立法的不足与完善[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2 汤正康;校园人身伤害事件透析[J];教学与管理;2000年04期
3 原上行;火灾引发的跨世纪诉讼──山东人身伤害赔偿第一案追踪[J];浙江消防;2001年07期
4 余幸;对“销售不合格摩托车造成人身伤害案”的分析[J];质量指南;2002年10期
5 江容眉;人身伤害重新鉴定问题探讨[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6 吴军;我国人身伤害赔偿司法鉴定现状与思考[J];中国司法鉴定;2002年02期
7 夏守祥;旅游者人身伤害应该适用哪部法律[J];法治论丛;2002年05期
8 王云介,顾月菊,夏文涛;人身伤害复核鉴定210例回顾性分析[J];中国司法鉴定;2004年01期
9 阳发任;因产品质量问题造成人身伤害厂方应承担受害人的哪些费用?[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5年05期
10 杨慧;劣质燃油引发的人身伤害赔偿案[J];中国船检;2005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兰樟彩;倪伟勇;;人身伤害案件上访常见原因分析及对策[A];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三次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程詹京;;对比国内外立法谈我国法律制度中涉及人身伤害有关规定的弊端[A];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三次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宗胜;张育红;;消费者人身伤害赔偿纠纷的法律适用[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程詹京;王凤珍;;谈我国法律制度中有关人身伤害规定的弊端[A];中国法医学理论与实践创新成果精选——全国第九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5 吕晓冰;;人身伤害与治疗关系的综合评定[A];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毛永新;陈卫;;人身伤害法医学重新鉴定的思考[A];江苏省法院系统第七届法庭科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7 于文;张凤歧;于晓军;;道路交通事故人身伤害评定中责任关系认定的探讨——附4例案例分析[A];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8 于晓军;于文;张凤歧;;道路交通事故人身伤害的治疗终结鉴定问题初探——附1例案例分析[A];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9 胡志强;;对伤情重新鉴定规定的法律思考[A];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10 余其刚;刘焱;;竞技体育人身伤害的刑法规制研究初探[A];第二十一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陈曦;国内首家设立学生人身伤害赔偿准备金[N];贵州日报;2014年
2 南航沈阳维修基地 薛义雷 董宇;堵住造成人身伤害的“漏洞”[N];中国民航报;2010年
3 安小平;中卫供电局防人身伤害和误操作[N];国家电网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王硕;人身伤害诉讼索赔法条如何选[N];中国消费者报;2013年
5 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政法大学教育法中心主任 王敬波 兰台律师事务所律师 程阳;幼儿在园遭遇人身伤害谁之过[N];中国教育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任震宇 王硕;人身伤害惩罚赔偿再加力[N];中国消费者报;2013年
7 张辉邋记者 薛惠娟;我省人身伤害复核鉴定采信率达100%[N];河北日报;2007年
8 寇志光 潘云飞;人身伤害类报警案现场处置的四个关键点[N];人民公安报;2014年
9 张玉鲁;农村建房引发的人身伤害赔偿应引起重视[N];人民法院报;2012年
10 本报记者 王硕;七成受访者关注人身伤害赔偿[N];中国消费者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胥亚萍;竞技体育人身伤害侵权责任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2 刘佩;中小学人身伤害纠纷和解策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6年
3 肖莉莉;校园隐性人身伤害的案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惠晓莉;人身伤害案件重复鉴定问题成因与思考[D];兰州大学;2010年
5 王琪;大学生人身伤害赔偿法律问题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2年
6 雷艳平;幼儿园在幼儿人身伤害中的民事责任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7 孟倩;中小学生人身伤害赔偿制度分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姜耀辉;实习大学生人身伤害的法律保障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9 简红莲;中小学生人身伤害法律救济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10 宋卫科;家政服务员人身伤害赔偿问题研究[D];广西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中小学人身伤害纠纷和解策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13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271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