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中农民权益保障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9 13:41
【摘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后文简称“增减挂钩”)是我国为实现耕地保护的基本国策,在城市建设用地供应不足和农村建设用地闲置的用地矛盾背景下做出的制度安排。实施至今,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城镇建设用地指标不足和农村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基本达到了统筹城乡发展的目的,在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提高区域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也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利用。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主要包括项目的不规范操作问题与损害农民的权益问题,前者主要包括项目先实施后申报、私自扩大项目规模、复垦过程重数量轻质量、挂钩指标不及时归还等问题,随着增减挂钩制度的不断完善与监管的加强,这方面的问题逐步得到改善。但农民权益的保护问题却依然没有得到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大规模违背农民意愿的“拆村并居”,强拆民房、农民“被上楼”的事例时有发生,农民权益保障问题成为增减挂钩试点工作中备受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确保农民权益不受侵犯已成为增减挂钩能否进一步推行的重要因素。增减挂钩是社会发展新时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一项制度安排,其顺利实施与否不仅需要制度本身的完美设计,更得依赖一系列相关制度的配合。例如,挂钩制度实施过程中为避免侵害农民权益事项的发生需要完善的救济制度的配合,项目实施后需要有完善的社会保险制度的配合等等。所以,研究增减挂钩制度对农民的权益损害问题及寻找其解决方案不能仅仅局限于挂钩制度本身,更需要研究相关制度的问题。本文采取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研究思路.“是什么”即增减挂钩项目中农民权利受到了哪些侵害,主要有实体性方面权益和程序性方面的权益。实体性方面的权益包括宅基地收益权受到侵害、安置补偿标准不合理、复垦土地权属不明确、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不公等问题,程序性方面的权益包括农民参与权、监督权和救济权受到侵害等问题。“为什么”即研究了增减挂钩项目中农民权益受到侵害的原因是什么,这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增减挂钩制度本身的原因,例如:政府角色定位偏差、增减挂钩制度程序不规范以及缺乏完善的评价考核机制。更有增减挂钩相关制度方面的原因,例如: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有缺陷、缺乏城乡社会保障的有效衔接制度以及救济制度不完善等。还有农民权利意识淡薄、缺乏自己的代言组织以及城乡二元发展结构忽视农民权益保护等其他方面的原因。“怎么办”即具体的对策,针对前面分析的增减挂钩制度中农民权益受损情况以及农民权利受损的原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出了对策。在完善增减挂钩制度层面提出要明确地方政府的角色、完善增减挂钩的程序以及构建科学的评价考核机制;在完善增减挂钩相关制度层面提出完善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引入土地发展权制度、完善农民对于重大事项的参与制度、完善社会保险制度以及完善农民权益救济制度。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2.1;D922.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洪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政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理论界;2011年05期

2 孙琪;;抓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 助推汶上经济社会跨越发展[J];山东政报;2010年12期

3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J];郑州市人民政府公报;2010年10期

4 ;西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西宁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实施管理办法的通知[J];西宁政报;2013年03期

5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J];中国房地信息;2009年04期

6 付淑芳;;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公平改革的亮点[J];四川统一战线;2014年05期

7 胡建生;;“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模式的法律问题[J];中国发展观察;2007年06期

8 钟怡;;万顷良田工程:好事要办好[J];群众;2011年01期

9 薛成有;;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思考[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3年02期

10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土地转让管理严禁炒卖土地的通知[J];四川政报;1999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培根;赵青宇;;江苏城乡建设用地集约性评价及机制创新探讨[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季楠;张军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下的村庄整合研究——以山东省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黄世冬;;浅议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A];福建省土地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易小燕;陈印军;肖碧林;李倩倩;;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运行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与建议[A];2010年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白钰;;基于可持续发展内涵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分析[A];2009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于少康;李爱新;帅佳良;李芳颢;;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相关问题探讨[A];2010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李琳玲;田媛媛;;城乡建设用地转换(流转)的本质[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5卷)[C];2011年

8 魏泽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及其衍生问题的法经济学分析——基于枣庄市峄城区官庄社区的调研[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9 李向阳;;改进福建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之我见[A];福建省土地学会2012年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0 戴树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支撑下的旧村复垦整村推进工作探讨[A];福建省土地学会2012年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兵弟 赵永革;我国城乡建设用地的现状与发展趋势[N];中国建设报;2005年

2 记者 孙华;全力推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N];朝阳日报;2010年

3 记者 张建;我市将投入1.5亿元推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N];大连日报;2012年

4 杨燕蓉 游荣庄;我市旧村复垦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模位居全省第一[N];三明日报;2013年

5 记者 张志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3.8万亩[N];江西日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张敏;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有望常态化[N];中国证券报;2013年

7 记者 辛宏;推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N];四平日报;2013年

8 首席记者 李倩;统筹安排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三项工作[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4年

9 倪莉 记者 王培泉;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推进[N];自贡日报;2014年

10 记者 李丹丹;中心城区调整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边界[N];中山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马永坤;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机制的经济学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2 蔡栋;土地利用规划城乡建设用地调整辅助决策模型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3 杨永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之军;临沂市城乡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2 黄春芳;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后效益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陈默;城乡建设用地联动规划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4 司秀林;成都市城乡建设用地统筹效率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5 吉登艳;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成本与效益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秦莉茹;江苏省城乡建设用地扩展的模拟与调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吴佳丽;天津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前评价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田菲;江西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运行模式及保障措施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2年

9 刘慧颖;鄂尔多斯市城乡建设用地优化利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10 李靖;都市功能拓展区城乡建设用地演变机制及利用战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7339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27339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0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