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研究
本文关键词: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的同时,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也加快。城市化以及工业化进程不可避免的需要大量的建设用地以及其他基础设施用地。但是,国家所有的城市用地是有限的,所以城市的发展不可避免的向周边发展,大量的农业用地因此为城市所使用,这就导致了维持农民基本生存的生存资料--土地的失去。这些农民因为失去了土地不仅失去了他们农民的身份,而且也不具有城市人的身份的边缘性群体—失地农民。农民在失去土地以后,陷入了“务农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缘,社保无份”的窘境,失地农民的权益受到了极大损害。所以对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的研究是有必要的。通过对于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的探讨,使失地农民摆脱困境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保障失地农民权益既是关系民生的重大问题,更直接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失地农民为了公共利益做出的特别牺牲,促进了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但是城镇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不仅失去了土地,同时许多与失地农民切身相关的很多权益也失去了,包括财产权、政治权利以及社会权利等,甚至出现失地农民生活水平倒退的现象,以致于失地农民成为边缘性群体后的问题越来越显著。例如,在整个社会中的犯罪率失地农民所占的比例每年都呈上升趋势,而且由于失地农民的边缘化也加剧了公共风险的发生使社会危机感增强。所以解决好失地农民的问题是事关社会安全稳定的大问题,这样既有利于农村社会的安全稳定,又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以,本文研究失地农民在城镇化中的权益保障尤为必要,这将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本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主要阐述城镇化进程以及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相关概念及失地农民相关权益内容的界定;第二部分主要是分析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受损的现状,现状主要包括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基本生存权、政治权利、和经济文化权利的受损;第三部分主要是分析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受损的原因。原因主要是分析我国目前的土地产权制度、土地征收制度,以及我国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进行分析。第四部分主要是对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权益保障提出相应的对策。首先是在法律层面上提出完善我国土地产权制度以及土地征收制度的建议;其次是对于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提出自己的构想,其中提出了关于进城务工的失地农民户籍的人口管理制度和居住证相结合的制度。最重要的是从根本上解决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生存问题即提高失地农民的就业率,从政府、社会和失地农民自身角度提出保障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权益建议。
【关键词】:失地农民 权益保障 征地制度 征地补偿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3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8
- 引言8-10
- 一、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的相关概念界定10-14
- (一) 城镇化的概述10
- (二)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概述10-12
- 1.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概念10-11
- 2.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类型11
- 3.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失去土地的成因分析11-12
- (三)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权益12-14
- 1.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的概念12
- 2.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的基本内容12-14
- 二、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受损的现状分析14-17
- (一)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生存权受到威胁14
- 1. 失地农民的基本生存权受损14
- 2. 失地农民的劳动就业权受损14
- (二)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经济文化权利受损14-17
- 1. 失地农民获得经济补偿的权利受损14-15
- 2. 失地农民子女的受教育权受损15-17
- 三、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受损的成因分析17-25
- (一) 土地产权制度的弊端17-18
- 1. 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不明确17
- 2. 集体所有权权能的缺失17
- 3.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内涵模糊17-18
- (二) 土地征收制度的缺陷18-21
- 1. 我国现有的法律对土地征收制度的立法缺失18-20
- 2. 征地补偿款发放的方式不规范20
- 3. 我国征地程序不公正20-21
- (三)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21-23
- 1.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不完善22
- 2.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不完善22-23
- 3. 农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的不完善23
- (四)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受损的其他原因23-25
- 1. 失地农民自身素质原因24
- 2 ,地方政府的原因24-25
- 四、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对策25-36
- (一) 完善土地产权制度25
- 1. 完善集体所有权主体25
- 2. 完善集体土地的所有权权能25
- 3. 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通性25
- (二) 正确界定“公共利益”25-27
- 1. 公共利益的法律界定26
- 2. 公共利益的认定标准26-27
- 3. 公共利益的认定主体27
- (三) 从法律层面完善我国的征地制度27-30
- 1. 完善对土地征收的程序性立法28-29
- (1) 比较其他国家的征地程序28-29
- (2) 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征地程序29
- 2. 完善土地征收主体的立法29
- 3. 立法规范征收土地的补偿标准29-30
- 4. 加强对土地征收补偿费发放的监管30
- (四) 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30-34
- 1. 建立失地农民病有所医的医疗保险制度30-31
- 2. 建立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31-32
- 3. 建立健全失地农民老有所养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32
- 4. 建立失地农民医疗救助制度32-33
- 5. 建立对失地农民的自然灾害生活救助制度33
- 6. 建立多元化的资金保障机制,保障失地农民的住房33-34
- (1) 建立健全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33
- (2) 为失地农民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城镇化资金保障机制33
- (3) 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的户籍制度与居住证制度有效衔接的人口管理制度33-34
- (五) 提高失地农民的文化素质34
- (六) 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就业34-36
- 1. 政府主动举行公益性讲座为失地农民提供培训34
- 2. 加强舆论宣传,转变失地农民就业观念34-35
- 3. 拓宽就业渠道和多层次的就业形式35
- 4. 政府提供政策优惠政策,优化失地农民的创业环境35-36
- 结语36-37
- 注释37-38
- 参考文献38-40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40-41
- 致谢41-4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鸿;郑庆昌;;征地补偿协商的历史演进与效应分析[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2 ;大学生可享老家征地补偿[J];共产党员;2007年02期
3 ;征地补偿要解决好两个问题[J];领导决策信息;2005年34期
4 ;国土部肯定湖南征地补偿争议裁决制度[J];领导决策信息;2006年09期
5 东纪;;农村征地补偿中的问题亟须解决[J];中国监察;2006年16期
6 邓炜辉;;村规民约“农嫁女”征地补偿的困境与出路——以人权保障为视角[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5期
7 王道勇;;资源互济:征地补偿中的基层政权行为分析[J];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01期
8 刘爱军;;征地补偿:制度困境与路径选择[J];理论与改革;2010年02期
9 ;安徽近日公布征地补偿准备金管理新办法[J];城市规划通讯;2010年10期
10 顾向一;陈绍军;;农村征地补偿协议的法律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佳;杨仁厚;;完善征地补偿分配法制,保障农村社会和谐发展[A];当代法学论坛(2006年第3辑)[C];2006年
2 杨永梅;郭志林;卓玛措;杨海镇;李惠梅;高泽兵;蒋贵彦;李东;;青海黄河上游水库建设征地补偿问题研究[A];2013全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3 张宏东;;河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征地补偿分配案件的研究[A];中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新农村建设研究[C];2008年
4 乔荣锋;高进云;;江浙及湖北地区征地补偿比较研究[A];2009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谢荣;李建新;;改革征地补偿办法 探索征地机制模式[A];“征地制度改革与集体土地流转”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6 高进云;乔荣锋;胡永进;;两种征地补偿模式的评述与借鉴[A];2009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胡文政;;现行征地补偿、垂直管理和占补平衡体制的弊端与成因——以若干个案为例[A];首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郑启洪;;实施征地补偿区片综合价 依法保障失地农民合法权益——磐安县土地征用工作的思路[A];“征地制度改革与集体土地流转”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9 ;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征地补偿办法的通知[A];农村养老保障专集——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八)[C];2005年
10 徐剑裕;;合理确定安置方案 确保土地持续供应——温州市区留地安置政策实践分析[A];“征地制度改革与集体土地流转”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李风;浙江征地补偿最低标准增六成[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年
2 徐驰;如何预防征地补偿职务犯罪[N];江苏法制报;2012年
3 记者 根秋曲珍;地区向自治区汇报拉日铁路征地补偿金兑现情况[N];日喀则报(汉);2012年
4 危中建 叶水江 欧阳华珍 张小红;借丈量尺子 贪征地补偿[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2年
5 王石川;“征头牛补只鸡”的征地补偿应终结[N];济南日报;2012年
6 仲璐;土地二轮承包后征地补偿纠纷缘何增多[N];江苏经济报;2012年
7 记者 金辉;及早出台“修正案”完善征地补偿制[N];经济参考报;2013年
8 魏汝会 王萍;征地补偿,用时间换空间行吗?[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4年
9 张润霞;失地农民征地补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N];中国审计报;2014年
10 邢台市副市长 李英民;征地补偿改革探索[N];中国房地产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心良;基于农民满意度的征地补偿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刘祥琪;我国征地补偿机制及其完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郭玲霞;农地城市流转对失地农户福利影响及征地补偿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4 齐睿;我国征地冲突治理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茹;失地农民法律权益保障社会调查[D];贵州民族大学;2015年
2 郭晓;征地补偿机制与失地农民保障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5年
3 林晓筱;征地补偿中信息不对称对农民公平感知与满意度影响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4 刘玉玲;博州精河县农村土地征收补偿问题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4年
5 杨涛;兵团范围内重点建设项目征地补偿问题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4年
6 谭璐璐;潍坊市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4年
7 林佳庆;征地红线外的补偿机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8 段贝贝;河南省征地补偿构成及测算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5年
9 郭东景;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10 赵恒坤;政府不同征地目的与征地补偿策略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57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275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