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我国城市房屋征收中的土地使用权补偿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31 01:19

  本文关键词:我国城市房屋征收中的土地使用权补偿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全国各地城市化进程带来的房屋征收补偿纠纷一直有着极高的社会关注度,不得不说房屋征收补偿问题是与每个公民休戚相关的社会问题。关于我国房屋征收补偿制度的争议很多,土地使用权补偿问题就是其中最具争议的焦点之一。2011年国务院颁布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在房屋的征收主体、征收目的和征收程序等方面的规定较之前都取得了很大进步,但遗憾的是该条例依然没有明确对土地使用权进行补偿,对被征收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依然没有迈出至关重要的一步。本文就是讨论如何完善房屋征收中的土地使用权补偿问题,以此来规范我国城市房屋征收补偿活动,保护被征收人的合法利益。城市房屋征收中土地使用权补偿的缺失与我国经济制度、土地制度有莫大的关系,国内有不少学者对此作了深入的探讨,并且提出了许多很有价值的观点。土地使用权是一项独立的财产性权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资源有增值的特性。我国在八十年代末就确立了土地有偿使用的制度,出让地的使用权合同未到期,基于公平正义的原则,对提前收回土地的使用权人应当进行补偿。然而,我国城市房屋征收补偿实践对土地使用权通常是不予补偿或补偿不足。这种现象反映了我国城市房屋征收制度中土地使用权补偿立法的缺失,具体体现在:没有设立独立的土地使用权补偿规则,法律法规对土地使用权补偿标准莫衷一是;没有区别出让地和划拨地的补偿标准;没有将未被建筑物覆盖的空地使用权纳入补偿范围。相应的,土地使用权评估制度也存在不少缺陷,包括评估机构的选择机制以及评估结果的救济制度等。结合我国城市房屋征收中土地使用权补偿的实践,要规范土地使用权补偿制度,应该在立法上显化土地使用权价值,完善相应的补偿标准;区分划拨土地和出让土地的使用权补偿标准;将建筑物外空地纳入土地使用权补偿范围。另外,在房屋征收补偿评估时,将土地和房屋分离评估;增强评估机构的中立性,完善评估救济机制。
【关键词】:房屋征收 国有土地使用权 补偿 评估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3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8
  • 1 绪论8-12
  • 1.1 选题背景8-9
  • 1.2 文献综述9-10
  • 1.3 研究方法10
  • 1.4 论文创新点10-12
  • 2 城市房屋征收中的土地使用权概述12-19
  • 2.1 城市房屋征收概述12-14
  • 2.1.1 “房屋征收”与“拆迁”12
  • 2.1.2 城市房屋征收以公共利益为条件12-13
  • 2.1.3 城市房屋征收法律关系复杂13-14
  • 2.2 土地使用权概述14-16
  • 2.2.1 土地使用权的概念14-15
  • 2.2.2 土地使用权的法律属性15
  • 2.2.3 土地使用权与建筑物所有权的关系15-16
  • 2.3 城市房屋征收中土地使用权补偿的实践16-19
  • 3 城市房屋征收中土地使用权补偿的理据分析19-23
  • 3.1 土地使用权的财产权属性19-20
  • 3.2 土地资源的增值收益性20
  • 3.3 土地使用权取得的有偿性20-21
  • 3.4 土地使用权补偿的法律依据21-23
  • 4 城市房屋征收中土地使用权补偿制度存在的问题23-28
  • 4.1 土地使用权补偿的立法缺陷23-25
  • 4.1.1 《房屋征收条例》对土地使用权补偿的立法缺失23
  • 4.1.2 土地使用权补偿标准不完善23-24
  • 4.1.3 未区分出让地与划拨地的补偿方式24
  • 4.1.4 未将屋外空地的土地使用权纳入补偿范围24-25
  • 4.2 土地使用权评估制度不规范25-28
  • 4.2.1 “房地一体”评估模式的弊端25-26
  • 4.2.2 评估机构选择机制的缺陷26-27
  • 4.2.3 评估救济制度不完善27-28
  • 5 完善我国城市房屋征收中土地使用权补偿的建议28-33
  • 5.1 在立法上显化土地使用权价值28-30
  • 5.1.1 在《房屋征收条例》中明确土地使用权补偿28
  • 5.1.2 完善土地使用权的补偿标准28-29
  • 5.1.3 区分划拨地与出让地的补偿标准29-30
  • 5.1.4 将屋外空地纳入房屋征收补偿范围30
  • 5.2 完善土地使用权评估制度30-33
  • 5.2.1 房屋、土地分离评估30-31
  • 5.2.2 增强评估机构的中立性31
  • 5.2.3 完善土地评估救济制度31-33
  • 6 结语33-34
  • 致谢34-35
  • 参考文献35-3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殷琳;企业改制过程中土地使用权价格探析[J];价格月刊;2002年09期

2 蒋海荣;;土地使用权纠纷由政府处理[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8年10期

3 陈冉;;土地使用权到期房子怎么办[J];今日国土;2009年08期

4 李后龙;;谈谈土地使用权争议和侵犯土地使用权纠纷的区别[J];政治与法律;1991年05期

5 彭真军;中方以土地使用权作价投资办中外合资企业的几个法律问题[J];外向经济;1996年Z1期

6 蔡志强;;析土地使用权界址纠纷的认定和处理[J];福建法学;1996年03期

7 陈海秋;土地使用权流转案审理探讨[J];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8 ;土地使用权纠纷由政府处理[J];农家致富;2008年04期

9 安景文,方妍,李文彬,程玲;国有企业土地使用权处置问题[J];经济师;2000年06期

10 彭伦铭;土地使用权可以私下转换吗[J];农村发展论丛;2000年2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世平;;浅议地下土地使用权登记[A];地理信息与物联网论坛暨江苏省测绘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易之;;试论土地使用权价格[A];中国土地科学二十年——庆祝中国土地学会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C];2000年

3 许坚;钟京涛;赵淑琴;;矿业权与土地使用权分别取得引起的问题与对策[A];21世纪中国土地科学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土地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张璞;;浅析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的法律制度[A];土地市场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中国土地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5 何英姿;;关于提前收回未到期土地使用权补偿咨询的探讨[A];房地产咨询论文集[C];2011年

6 李鹏飞;;住宅小区土地使用权表现形态[A];建设工程理论与实践(第二辑)[C];2005年

7 卢守润;;低点起步 不断深化 大力推行土地使用权租赁制度[A];新技术在土地调查中的应用与土地科学技术发展-2005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戚名琛;;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价格构成初探[A];中国土地学会1987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1987年

9 马小军;卢新海;;国有企业改制中土地使用权处置方案皱议[A];新世纪土地问题研究[C];2002年

10 刘丽钦;;浅议土地使用权取得时间的界定[A];“科学合理用地,推进海西建设”——福建省土地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2亿元转让土地使用权[N];中国证券报;2002年

2 ;股东以土地使用权出资,能随时抽回吗[N];检察日报;2002年

3 本报记者 谢光飞;土地使用权之劫[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4 本报见习记者 王小霞;土地使用权:“法”不容“私”?[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5 见习记者 章剑锋;土地使用权永久化?[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

6 谢光飞;被掩盖的土地使用权比例[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

7 谢永江;认清土地使用权的形式与形势[N];中国建设报;2003年

8 徐东坡;郑州拍卖两宗土地使用权[N];河南日报;2007年

9 季煜;项目过不了环评审批关收回土地使用权[N];扬州日报;2007年

10 山东省即墨市国土资源局 邢宾第 徐秀莲;收回土地使用权应给予适当补偿[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雪峰;土地使用权机制设计[D];清华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柳佳;我国城市房屋征收中的土地使用权补偿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2 邵丹;国有企业土地使用权会计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3 武翠;租赁土地使用权法律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4 魏薇;土地使用权的会计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5 成彦亮;论土地使用权出资规则的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6 魏威;土地使用权的会计核算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7 崔铁静;土地使用权出资若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8 应林燕;土地使用权出资的法律问题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9 王锐;土地使用权确认、计量及披露研究[D];重庆工学院;2007年

10 黄健;石油企业土地使用权评估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城市房屋征收中的土地使用权补偿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85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2785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8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