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30 23:14
本文关键词:宅基地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宅基地是农村村民依法占有,用以建造个人住宅及附属设施的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宅基地使用权,是农民依法占有、使用宅基地,以及在宅基上建造住宅及附属设施并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宅基地制度是我国重要的土地制度,现行宅基地制度从雏形、发展、确立到不断完善,已经走过了六十多年的历程。在这个过程中,有狂飙突进,也有茫无目的、无功而返的探索,但是一直没有停下改革创新的脚步。当前,随着经济新常态的逐步确立,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乡二元用地矛盾日益凸显,一方面,城市建设用地供应不足。另一方面,应当发挥土地供应作用的宅基却存在大量闲置和浪费。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把包括宅基地制度在内的土地制度改革作为重要内容。与此同时,宅基地制度中的产权制度、流转、使用权继承、“小产权房”、“逆城市化”等诸多问题成为各专家讨论的热点。本文在研究现行宅基地制度的基础上,捋清宅基地制度发展进程,重点探讨宅基地制度中存在的热点问题,明确宅基地制度的改革方向,对未来宅基地制度进行了初步构想。通过本文研究,宅基地制度自新中国建立以来主要经历了私有制、两权分离、使用权的完善、使用权管制四个阶段。其特征体现在产权二元化、基于身份分配、福利性质的使用、有限流转、管理环节多等方面,并且存在规划计划不足、审批监管不力、流转机制缺失、权能不完整等问题。为解决现存宅基地制度的问题,本文提出加强顶层设计、改革产权制度、完善用途管制、严格查处违法违规用地等措施,必须深化宅基地制度的改革创新,优化产权制度是核心,建立健全流转机制是关键,完善用途管制和严格查处违法违规用地是保障,只有这样更好地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
【关键词】:宅基地 使用权 流转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3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1
- 第1章绪论11-15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1-12
- 1.1.1 背景11
- 1.1.2 意义11-12
- 1.2 研究成果概述12-13
- 1.2.1 国内研究成果12-13
- 1.2.2 境外研究成果13
-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13-14
- 1.3.1 研究的内容13-14
- 1.3.2 研究的方法14
- 1.4 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14-15
- 1.4.1 创新点14
- 1.4.2 存在的不足14-15
- 第2章 宅基地制度概述15-24
- 2.1 宅基地的概念15-18
- 2.1.1 定义15-16
- 2.1.2 特征16-17
- 2.1.3 功能17-18
- 2.2 宅基地使用权的概念18-19
- 2.2.1 定义18
- 2.2.2 特征18-19
- 2.2.3 功能19
- 2.3 宅基地制度的产生与演进19-24
- 2.3.1 宅基地私有与“房地合一”19-20
- 2.3.2 宅基地“两权分离”的确立20-21
- 2.3.3 宅基地使用权的逐步完善21-22
- 2.3.4 宅基地使用权的严格管制22-24
- 第3章 宅基地制度的现状24-31
- 3.1 基本情况24-26
- 3.1.1 二元化的产权制度24
- 3.1.2 基于身份的分配制度24-25
- 3.1.3 福利性质的使用制度25
- 3.1.4 有限的流转制度25
- 3.1.5 多环节的管理制度25-26
- 3.2 存在的问题26-31
- 3.2.1 规划计划不足26-27
- 3.2.2 审批监管不力27-29
- 3.2.3 流转机制缺失29-30
- 3.2.4 权能设置不足30-31
- 第4章 宅基地制度的探索31-40
- 4.1 主要情况31-35
- 4.1.1 天津“宅基地换住房”31-32
- 4.1.2 嘉兴“两分两换”32-33
- 4.1.3 重庆“地票”33-34
- 4.1.4 广东“三旧”改造34-35
- 4.2 主要成效35-36
- 4.2.1 缓解二元用地矛盾35
- 4.2.2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35-36
- 4.2.3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36
- 4.2.4 增加农民财产收入36
- 4.3 启示36-40
- 4.3.1 宅基地制度改革十分必要和紧迫36-37
- 4.3.2 宅基地制度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37
- 4.3.3 宅基地制度改革可以释放巨大的红利37-38
- 4.3.4 宅基地制度改革必须把维护和实现农民的利益放在首位38-40
- 第5章 重要问题探讨40-48
- 5.1 城镇居民购买和继承宅基地问题40-43
- 5.1.1 法律和政策40-41
- 5.1.2 存在的利弊41-42
- 5.1.3 解决问题的可能42-43
- 5.2“小产权房”问题43-45
- 5.2.1“小产权房”的性质和由来43
- 5.2.2 存在的利弊43-44
- 5.2.3 解决问题的可能44-45
- 5.3“逆城市化”问题45-48
- 5.3.1 形式和成因45-46
- 5.3.2 存在的利弊46
- 5.3.3 解决问题的可能46-48
- 第6章 未来宅基地制度的构想48-55
- 6.1 加强宅基地制度的顶层设计48-50
- 6.1.1 统筹市场经济48-49
- 6.1.2 统筹城乡发展49
- 6.1.3 统筹制度改革49-50
- 6.2 改革宅基地产权制度50-52
- 6.2.1 探索产权国有50-51
- 6.2.2 完善用益物权51
- 6.2.3 使用权有限流转51
- 6.2.4 有偿取得和退出51-52
- 6.3 完善用途管制52-53
- 6.3.1 实行源头保护52-53
- 6.3.2 提高规划刚性53
- 6.4 严格查处违法违规用地53-55
- 6.4.1 改革管理体制53-54
- 6.4.2 探索“土地警察”制度54-55
- 第7章 结论和讨论55-56
- 7.1 结论55
- 7.2 讨论55-56
- 致谢56-57
- 参考文献57-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英;佘雅文;;重庆地票交易制度与运行问题研究[J];建筑经济;2011年12期
2 张占录;;小产权房的帕累托改进及土地发展权配置政策[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林超;谭峻;;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研究——基于宅基地功能演变分析的视角[J];经济体制改革;2013年05期
4 洛涛;邓华宁;马婧;;暴利超过商品房:小产权房背后的黑金交易[J];中国乡镇企业;2008年01期
本文关键词:宅基地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83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278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