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生态环境修复责任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7 18:39
【摘要】:生态环境修复责任是为了救济生态环境本身的损害而从司法实践中产生并在实践中逐渐得到完善的一种新的侵权责任承担方式。其作为生态环境损害救济的核心责任方式,日渐成为环境侵权司法实践中关注的重点,并有望被纳入民法典侵权责任法编中。生态环境修复责任救济的是生态环境损害,此种损害具有典型的公益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体现了民法社会化的趋势以及环境侵权保护客体范围的扩张。最高法的司法解释和司法实践都更倾向于将其作为恢复原状责任在生态环境损害救济中的扩大解释,本文通过分析恢复原状的规范意义及侵权法上的责任形式,将此种责任认定为一种新型的环境侵权责任。现阶段在环境民事案件中适用生态环境修复责任的依据是《环境保护法》第64条、《侵权责任法》第65条以及2015年最高院颁布的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司法解释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其适用时的责任承担主体、履行方式等做初步的初步规定。但司法解释中对生态环境修复责任进行规定的法律语言高度概括且抽象,对请求权主体、责任承担主体、修复方式、修复资金的使用等未作出明确规定。鉴于此,如何将私法上作为个体责任方式的恢复原状改造为契合生态环境特质的修复责任,对其进行理论重塑并实现不同侵权责任间的协调适用是对生态环境修复责任进行司法适用前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目前,两种实体法上的请求权主体与一种程序法上的请求权主体均可以在诉讼中提出生态环境修复请求。基于生态环境及其损害区别于一般私益损害的特性,除了适格请求权主体提起修复请求外,生态环境修复责任在适用时还需要满足三个适用条件,即:侵害人实施了生态环境损害行为、造成了可认定的生态环境损害以及生态环境损害可修复。对于责任承担而言,责任承担主体的范围不能片面的为了实现环境保护而超出侵权责任法的范围任意扩张。对于修复目标,在司法适用时,需要对修复目标进行具体化,要在生态总量平衡原则的指导下,以环境质量标准为依据、结合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具体确定修复目标。在责任具体承担方式上,要根据个案实际采取适宜的修复方式,坚持以实施修复行为为主,支付修复费用为辅。此外对于司法实践中一些创新性的修复方式要持理性的态度,只能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有限度的创新。最后在选择责任方式时,应当坚持预防优先于修复;修复优先于金钱赔偿的原则。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D922.6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影;林韶;;生态环境修复资金管理探析[J];市场论坛;2019年10期

2 解薪星;;夏县白沙河城区段生态环境修复工程分析[J];城市建筑;2019年24期

3 梁勇;;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生态环境修复责任探析[J];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2019年05期

4 张忠峰;赵红霞;董菲菲;王东;张忠强;;基于土壤及园林生态环境修复方法的研究[J];南方农机;2020年05期

5 赵敏;;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信息化建设[J];清洗世界;2020年04期

6 邱玉梅;李卓;;论生态环境修复责任制度的完善[J];时代法学;2020年02期

7 王学福;;祁连山矿区生态环境修复路径探析[J];甘肃科技;2020年10期

8 ;评《自然生态环境修复的理念与实践技术》[J];林业经济;2020年04期

9 钱家琛;;浅谈对生态环境修复责任制度的思考[J];法制博览;2019年05期

10 孙桦;;生态环境修复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J];现代化农业;201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建军;;长江生态环境修复重点[A];加强城市水系综合治理 共同维护河湖生态健康——2016第四届中国水生态大会论文集[C];2016年

2 朱晓勤;;生态环境修复责任制度探析[A];区域环境资源综合整治和合作治理法律问题研究——201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17年

3 贾晓平;蔡文贵;;我国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修复急迫性与主要任务[A];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科技进步与农业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03年

4 袁博宇;张跃武;;官厅水库流域水生态环境修复与治理效果研究[A];中国水利学会2010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5 卜虹;佟乐;;河道景观工程中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应用——以石家庄市滹沱河防洪综合整治生态环境修复工程为例[A];2011北京园林绿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C];2011年

6 邹国忠;;泓宝微生菌在绿色水产养殖和农业生态环境修复中的应用[A];第三届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动物微生态企业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魏天兴;荆丽波;;北京西部山区道路生态环境修复规划与修复技术[A];全国公路生态绿化理论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李法云;穆怀中;罗勇;;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环境修复与可持续发展[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2005年

9 廖欣;林腾龙;;检视与探索: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的生态环境修复研究——以“恢复原状”责任方式的适用为切入点[A];法院改革与民商事审判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9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C];2018年

10 郭东权;饶良懿;;保水剂在土壤生态环境修复中应用研究[A];2019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陈辉 通讯员 冯文霞;江苏局生态环境修复产业实现经营收入过亿元[N];中煤地质报;2019年

2 本报记者 刘洋 本报通讯员 郭金生 尚豪;重庆三中院:昔日“污染山”旧貌换新颜[N];人民法院报;2019年

3 记者 刘师豪;白洋淀生态环境修复成效显现[N];河北经济日报;2020年

4 特派记者 周觅;建立生态环境修复责任落实机制[N];惠州日报;2020年

5 记者 崔曜;建立生态环境修复案件执行督促机制[N];重庆日报;2020年

6 记者 董伟志;加快推进生态环境修复治理 努力将损失和影响降到最低[N];伊春日报;2020年

7 记者 张维;南江县建立生态环境修复专项基金[N];巴中日报;2020年

8 记者 陈昕 见习记者 梁龙;我市大力开展生态环境修复与治理专项行动[N];定西日报;2020年

9 本报记者 李国;重庆探索公益诉讼生态环境修复监督机制[N];工人日报;2020年

10 本报记者 徐艳红;请给生态环境修复资金找个“家”[N];人民政协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彭澄瑶;城市水资源可持续规划与水生态环境修复[D];北京工业大学;2011年

2 潘仁飞;煤矿开采生态环境综合评价及生态补偿费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子强;论政府的生态环境修复责任[D];西南政法大学;2019年

2 孙亚捷;生态环境修复责任研究[D];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9年

3 苏恒瑶;生态环境修复责任研究[D];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9年

4 薛碧雷;生态环境修复法律制度研究[D];甘肃政法学院;2019年

5 於晶晶;生态环境修复法律制度的困境和展望[D];甘肃政法学院;2019年

6 麻涛;我国生态环境修复法律制度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9年

7 王宁;我国生态环境修复责任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9年

8 王晓丹;生态环境修复基金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8年

9 殷小雨;中小企业生态环境修复责任问题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8年

10 王静;我国生态环境修复基金法律制度构建[D];山西财经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7956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27956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f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