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论我国体育仲裁适用范围

发布时间:2020-08-18 08:28
【摘要】:我国体育仲裁制度虽然仍未建立,但是关于体育仲裁制度的讨论从《体育法》颁布以来就未曾止息。究其原因,是我国体育运动及竞技体育的发展尚未达到发达的程度,但是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在国际体育舞台上身影频现,随之而来的纠纷层出不穷。至于纠纷的解决机制在体育仲裁一节因没有具体法律法规,只在《体育法》中体现出来。本文旨在从我国体育仲裁制度出发,着重讨论体育仲裁制度下的体育仲裁适用范围。首先,具体分析体育纠纷及体育纠纷解决机制,而由此引出体育仲裁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其次,从国际体育仲裁及国际体育仲裁适用范围讨论来进行比较分析,取长补短。最后着重讨论我国体育仲裁适用范围,得出我国体育仲裁具体适用范围的案件类型。本文主要采用比较研究法、思辨法、文献调查法、定性分析法等多种方法来进行论文的研究。文中多次采用比较分析法,将国际体育仲裁适用范围与我国体育仲裁适用范围进行比较,具体是关于体育原则的纠纷的剖析,得出我国体育原则的范围及如何适用的问题。将民商事仲裁、劳动仲裁与体育仲裁进行比较,论述体育仲裁设立的必要性及体育仲裁适用范围的具体适用事项。本文最终研究出的体育仲裁适用范围为:“(一)竞技体育中的一切纠纷,但排除体育刑事纠纷与体育行政纠纷;(二)有关体育原则的纠纷;(三)有关运动技术规则的纠纷。”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海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922.1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涛;;日本体育仲裁运作模式对我国体育仲裁机制建设的借鉴研究[J];运动;2018年11期

2 董金鑫;;论我国单独的体育仲裁法的制定[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年03期

3 王克阳;王兴;林世行;李杨;刘永杰;王靖;杨鹏飞;;中国体育仲裁研究热点与前沿解析——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方法[J];体育学刊;2016年05期

4 李艳军;;国际体育仲裁制度对我国建立体育仲裁制度的启示[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7年08期

5 李文婷;刘婷;龚成秋;;对构建我国公正高效体育仲裁制度必要性的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4年09期

6 夏兴宇;;论我国体育仲裁制度之建立[J];人民论坛;2013年05期

7 王勇猛;;论我国的体育仲裁范围[J];大众文艺;2012年05期

8 胡旭忠;李金龙;;对我国体育仲裁的反思[J];搏击(武术科学);2011年02期

9 于善旭;张振龙;李先燕;;中国的体育仲裁探索和对国际体育仲裁效力的理解[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10 胡旭忠;李金龙;;我国体育仲裁制度“难产”剖析[J];搏击(体育论坛);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张静;张建磊;赵军南;;我国体育仲裁体制难产的多视角透视[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C];2011年

2 王小平;;建立我国体育仲裁制度难点问题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3 王东升;;建立我国体育仲裁机制与国际接轨的构想[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4 于善旭;宋国绪;李实;;建立我国体育仲裁制度有关难点问题的探讨[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5 孟保安;;我国体育仲裁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及其可行性研究[A];第二十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10年

6 王克阳;王兴;刘永杰;李杨;王靖;杨鹏飞;;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我国体育仲裁研究热点与前沿分析[A];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15年

7 牛清梅;张超;;我国体育仲裁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及其可行性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6年

8 高媛;董小龙;;北京2008年奥运仲裁的司法监督问题研究[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奥运精神与世界和谐”奥林匹克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9 张杰;杨洪云;;我国体育仲裁体系归属的立法体例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万学忠;中国体育仲裁制度有望建立[N];法制日报;2018年

2 瞿剑;科技手段介入体育仲裁难在哪?[N];科技日报;2010年

3 记者 曹剑杰 马邦杰;夫妻选手泪洒悉尼[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4 黄端;体育仲裁,中国的盲点[N];南方周末;2004年

5 本报记者 李梦娟;中国需要专门的体育仲裁立法[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8年

6 重庆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 李贤华;体育仲裁与司法监督共襄奥运盛举[N];人民法院报;2012年

7 孙继斌邋本报实习生 丁金凤;北京奥运体育仲裁 六起案件仲裁完毕[N];法制日报;2008年

8 翟兰云;体育仲裁,为公平竞赛护航[N];检察日报;2008年

9 田享华邋陈泳谕 张丙杰;体育法专家借奥运倡导我国运动员“维权意识”[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10 郭树理;奥运会上的“官司”怎么打[N];市场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祥威;论我国体育仲裁适用范围[D];大连海事大学;2018年

2 雷洋;我国体育仲裁制度研究[D];海南大学;2014年

3 栾才玉;论我国体育仲裁范围的立法选择[D];山东大学;2012年

4 邓颖娴;强制性体育仲裁的法律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杨敏;体育仲裁制度剖析及我国相关立法完善[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6 杨艳;论我国体育仲裁法律制度的构建[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7 胡雷;论中国体育仲裁制度的构建[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8 彭明媚;体育仲裁第三人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马晓伟;构建中国体育仲裁制度若干理论问题之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10 王俊梅;新西兰体育仲裁制度探析[D];湘潭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959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27959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f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