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甘宁边区的土地纠纷判例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4 15:25
本文关键词:陕甘宁边区的土地纠纷判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边区高等法院立足于当时特定的战争环境,对判例制度作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变革,使司法的价值得到最大功能的发挥,具有历史性的意义。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陕甘宁边区的土地判例,主要包括因典卖、租佃、继承、以及土地所有权权属引发的纠纷等几个类型。这其中反映出边区的土地交易习惯与土地立法主要内容之间的冲突与协调,着重探讨其中典型判例的特点。借助研究土地判例可以总结出边区司法人员在审理案件时的司法经验,以及司法机关作为权力组织的组成部分在处理土地纠纷中的作用。本文的创新处在于从陕甘宁边区的土地判例着手,通过对边区习俗与土地立法的比较,解读前后两者之间的冲突,进而归纳出协调冲突的司法经验。从陕甘宁边区土地判例中总结该时期人民司法机关在处理边区的土地交易习惯与新土地立法规范之间冲突的司法经验和司法技术是本文研究的重点。边区司法活动所形成的判例反映了其在审理时既考虑到了人们的土地交易习俗,又做到了依法审判,因此结果得到了人民的普遍接受。社会习俗是在漫长的历史沿革中形成的,并产生潜移默化的效应。而成文法是人们在工作、生活中必须遵循的规范。因此,当二者发生矛盾时,我们不能简单地摒弃社会习俗,完全用法来代替。民事司法的审判既要依法审判,同时又要注重社会风俗习惯。究竟怎样才能兼顾法律和习惯,边区高等法院为我们做好了典范,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文章在高等法院诉讼档案的基础上,对边区民事审判真实状况进行考察。运用比较分析法,通过对边区习俗与土地立法的比较,解读前后两者之间的冲突;接着使用了文献研究的方法,深入分析史料,为本文的理论做好铺垫并提供有力的支撑;最后使用归纳总结法,总结土地立法的理念及其深刻的内容。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探索边区土地判例在边区历史中的价值和意义,为目前的司法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土地 判例 社会习俗 司法经验 司法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9;D922.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引言9-12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9-10
- 第二节 研究现状10
- 第三节 研究方法10-12
- 第二章 从判例中看边区土地纠纷案件的类型12-20
- 第一节 因典卖引发的土地纠纷12-15
- 第二节 因租佃引发的土地纠纷15-16
- 第三节 因继承引发的土地纠纷16-18
- 第四节 因土地所有权权属问题所引发的土地纠纷18-20
- 第三章 边区习俗与土地立法主要内容的冲突20-33
- 第一节 边区的土地交易习惯20-22
- 第二节 土地立法的主要内容22-28
- 一 关于土地所有权规定22-23
- 二 关于减租减息规定23-24
- 三 关于交租交息规定24-26
- 四 关于保障佃权的规定26-28
- 第三节 边区习俗与立法主要内容的冲突28-33
- 一 由宗族优先权所导致的相关冲突的典型判例解读28-30
- 二 由佃权问题所导致的相关冲突的典型判例解读30-31
- 三 由继承礼让习俗问题所导致冲突的典型判例解读31-33
- 第四章 判例中协调传统土地交易习惯与土地立法主要内容的司法经验33-40
- 第一节 边区法院适当援引国民政府法令做为具体案件的裁判依据33-36
- 一 边区法院援引国民政府法令的条件34
- 二 边区法院援引国民政府民法的案例分析34-36
- 第二节 边区土地判例中司法审判以情理断案36-39
- 一 “情理”的概念辨析36-37
- 二 边区民事审判中运用情理的概况37-38
- 三 情理断案的个案分析38-39
- 第三节 实事求是,最大化维护贫民的利益39-40
- 第五章 陕甘宁边区土地判例的历史意义和借鉴价值40-43
- 第一节 陕甘宁边区土地判例的历史意义40-41
- 一 有利于边区的政权建设及稳定40
- 二 司法审判平衡了土地习俗与制定法的冲突40-41
- 第二节 陕甘宁边区土地判例的借鉴价值41-43
- 一 边区土地判例司法经验的借鉴41-42
- 二 正确处理民事制定法和民事习惯法的冲突42-43
- 结语43-44
- 参考文献44-47
- 个人简历、在学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47-48
- 致谢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卫红;;解决明月镇土地纠纷的几种做法[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年12期
2 孔善广;;土地纠纷为何成为农民维权的焦点[J];中国社会导刊;2007年03期
3 ;如何申请处理土地纠纷案[J];吉林农业;2002年03期
4 赵立伟;谈土地纠纷[J];国土资源;2002年02期
5 刘车;;代表介入,三年土地纠纷获解决[J];人民之声;2003年02期
6 许国文;没有结果的土地纠纷[J];河南国土资源;2004年01期
7 确国文;16年土地纠纷是怎样解决的?[J];河南国土资源;2004年03期
8 苏秀娟;如何处理土地纠纷案[J];山东农机化;2004年03期
9 ;农民维权重心已由税费争议向土地纠纷转移[J];领导决策信息;2004年36期
10 杨柳;警惕土地纠纷暴力化苗头[J];w挛胖芸
本文编号:2857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285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