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高校教师权利保障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4 16:07

  本文关键词:高校教师权利保障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间关于人力资源的竞争愈演愈烈,各国都在竞相培养高水平人才。高校教师肩负着培养未来高级人才和进行当前科学研究、推动科技发展的重任。重视提高教师的待遇和地位,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教学科研整体水平的提高。在高校教师权益保障问题方面,发达国家和地区形成了完善的实体上与程序上的保障制度,如通过工会或教师协会出面进行事前的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尽可能在事前就避免侵权行为的发生;通过建立完善的申诉、仲裁和司法制度,在侵权行为发生后对教师权益进行充分的维护。健全的权利保障制度对推动发达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稳定高等教育人才队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国从1994年开始施行《教师法》,随后《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高等教育领域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对我国教育法律关系主体享受的权利和应当履行的义务作出了规定,标志着我国教育法律框架基本形成。然而,随着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的推进,高校教师的权益增添了新的内容,高校教师权益保护面临着新的问题。同时,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对高校教师的各类侵权行为时有发生,高校教师的权利保障制度亟待进一步完善。因此,本文将高校教师权利保障制度这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当前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借鉴他国先进经验,探讨高校教师权利保障制度的完善途径。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采用了历史研究法等五种方法进行研究。一是历史研究法,探讨了聘任制改革使得高校教师权利性质发生的变化;二是比较研究法,介绍了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高校教师权利保护制度;三是规范分析法,研究了高校教师权益保护的法律规范及文本;四是访谈调查法,通过访谈部分高校行政人员及教师,了解教师权利保护存在的问题;五是文献分析法,查阅了国内外现有研究文献并借鉴吸收。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对高校教师权利保障制度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为“高校教师权利概述”。这一部分首先对高校教师及高校教师权利的概念进行简要阐述,然后介绍了高校教师权利的内容包括一般性权利、职业性权利和其他权利,进而分析了高校教师作为行政法律关系和民事法律关系主体时享有的权利的性质,最后指出了高校教师权利遭受侵害的五种情形。第二部分为“我国高校教师权利保障制度及其存在的问题”。这一部分,首先从高等学校内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社会组织及司法制度这四个角度,分别介绍了保障我国高校教师权利的各种制度。其次,对当前我国高校教师权利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明确了今后高校教师权利保障制度完善和改进的方向。第三部分为“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高校教师权利保障制度之特点”。这一部分介绍了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在高校教师权利保障方面的制度,包括完善的聘任合同制度、事前事后的集体协商制度、便利的申诉制度、高效的仲裁制度和权威的司法制度,指出健全的法律制度是教师权益的根本保障,要充分发挥高校教师工会组织的作用,建立规范的保障高校教师权利的内部管理制度。第四部分为“完善我国高校教师权利保障制度的思路和设想”。这一部分在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对完善我国高校教师权利保障制度提出了六个方面的建议。一是体现教师的权利主体地位,加强对高校教师权利保障重要性的认识:二是及时更新教师权利保障的法律规定,加强规定彼此间的衔接;三是完善高校内部管理制度对教师权利保障的途径;四是完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教师权利保障的途径;五是完善社会组织保障高校教师权利之人事争议仲裁制度,建立专门的教育仲裁制度;六是完善保障高校教师权利的司法制度,适当扩大司法审查的范围。
【关键词】:高校教师 权利 保障制度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16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引言10-12
  • (一)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10
  • (二) 研究现状10-11
  • 1. 国内有关高校教师权利保护研究的分类10-11
  • 2. 国外关于高校教师权利保护的研究11
  • (三) 研究方法11-12
  • 1. 历史研究法11
  • 2. 比较研究法11
  • 3. 规范分析法11
  • 4. 访谈调查法11
  • 5. 文献分析法11-12
  • 一、高校教师权利概述12-19
  • (一) 高校教师权利概念12
  • (二) 高校教师权利的内容12-14
  • 1. 一般性权利12
  • 2. 职业性权利12-14
  • 3. 其他权利14
  • (三) 高校教师权利的性质14-16
  • 1. 高校教师作为行政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权利15-16
  • 2. 高校教师作为民事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权利16
  • (四) 高校教师权利受到侵害的情形16-19
  • 1. 科学研究与学术活动权受到侵害的情形16-17
  • 2. 了解权、民主管理权和批评、建议权受到侵害的情形17
  • 3. 培训进修权受到侵害的情形17
  • 4. 签订聘用合同过程中的侵权情形17-18
  • 5. 高校教师资格证认定、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过程中的侵权情形18-19
  • 二、我国高校教师权利保障制度及其存在的问题19-31
  • (一) 我国高校教师权利保障之现行制度19-24
  • 1. 高等学校内部的教师权利保障制度19-21
  • 2.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保障高校教师权利之制度21-23
  • 3. 社会组织保障高校教师权利之人事争议仲裁制度23
  • 4. 保障高校教师权利之司法制度23-24
  • (二) 我国高校教师权利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24-31
  • 1. 对教师权利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24-25
  • 2. 涉及教师权利保护的法律规定滞后,法律规定之间衔接不够25-26
  • 3. 高等学校内部的教师权利保障制度存在不足26-29
  • 4.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保障高校教师权利之制度存在不足29
  • 5. 社会组织保障高校教师权利之人事争议仲裁制度存在不足29-30
  • 6. 保障高校教师权利之司法制度存在不足30-31
  • 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高校教师权利保障制度之特点31-36
  • (一) 健全的法律制度是教师权益的根本保障31-34
  • 1. 完善的聘任合同制度31
  • 2. 事前、事后的集体协商制度31-32
  • 3. 便利的申诉制度32-33
  • 4. 高效的仲裁制度33
  • 5. 权威的司法制度33-34
  • (二) 充分发挥高校教师工会组织的作用34
  • (三) 建立规范的保障高校教师权利的内部管理制度34-36
  • 四、完善我国高校教师权利保障制度的思路和设想36-45
  • (一) 体现教师的权利主体地位,加强对高校教师权利保障重要性的认识36-37
  • 1.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高等学校应当加强对教师权利保障重要性认识36
  • 2. 高等学校应当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36-37
  • 3. 高校教师应当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37
  • (二) 及时更新教师权利保障的法律规定,加强规定彼此间的衔接37-39
  • 1. 及时更新《教师法》《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法律规定37-38
  • 2. 加强关于教师权利保护的法律规定相互之间的衔接38
  • 3. 制定独立的高校教师聘任法规38
  • 4. 建立高校教师集体合同制度38-39
  • (三) 完善高校内部管理制度对教师权利保障的途径39-42
  • 1. 制定事业单位人事争议调解制度的行政法律规定39
  • 2. 加强高校内部组织建设,提高它们的维权能力39-41
  • 3. 加强高校内部治理,建立科学民主的高校内部管理制度41-42
  • (四) 完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教师权利保障的途径42-43
  • 1. 完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申诉规定》,细化听证程序42-43
  • 2. 扩大教育行政复议救济范围,将高校的具体行政行为纳入其中43
  • (五) 完善社会组织保障高校教师权利之人事争议仲裁制度,建立专门的教育仲裁制度43-44
  • (六) 完善保障高校教师权利之司法制度,适当扩大司法审查的范围44-45
  • 结论45-46
  • 注释46-47
  • 参考文献47-51
  • 致谢51-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朴光洙;完善环境仲裁制度的几点建议[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Z1期

2 邱房贵;“入世”对我国仲裁制度影响的法经济学分析[J];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2001年01期

3 戴丽英,吴树辉;试论在我国用仲裁制度解决消费纠纷[J];行政与法;2001年04期

4 王欣;;推行仲裁制度,构建和谐社会[J];今日海南;2006年12期

5 袁宏川;李慧民;;对建立和完善我国工程仲裁制度的几点思考[J];中国港湾建设;2007年03期

6 胡丹;;浅谈利比亚的仲裁制度[J];法制与社会;2008年07期

7 王春孟;;消费纠纷仲裁制度的独特价值与立法完善[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8 董猛孟;;论我国证券仲裁制度的问题与应对[J];前沿;2012年23期

9 尹伊;略论国内仲裁制度的改革[J];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84年04期

10 刘敏;;推行协议仲裁制是我国仲裁制度的发展趋势[J];政治与法律;199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胡炜;;底价仲裁制度适用条件研究[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2 黄丽君;;我国合并仲裁制度建立之构想[A];中国仲裁与司法论坛暨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吕勇;刘关军;;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改进和完善我国仲裁制度的若干问题探析[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四)[C];2005年

4 上海市仲裁制度培训考察团;张成钧;颜建平;高俐真;孙敬沪;刘建德;沈荣;;法国的仲裁制度[A];1995年政府法制研究报告[C];1995年

5 余其刚;;我国建立竞技体育仲裁制度的必要性、可行性及相关热点问题探讨[A];第十八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8年

6 刘关军;;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改进和完善我国仲裁制度的若干问题探析[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三)[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前;新闻纠纷仲裁制度应及早出台(上)(未完待续)[N];中华新闻报;2001年

2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民商经济法学院 潘静波;影响仲裁制度发展的文化因素分析[N];人民法院报;2008年

3 辛巍巍;仲裁制度的和谐之美[N];平顶山日报;2009年

4 厦门大学法学院 郑文彬;小谈美国集团仲裁制度[N];人民法院报;2013年

5 记者 张玲 通讯员 刘亚丽;推行仲裁制度 解决民商纠纷[N];济宁日报;2010年

6 调解部;推行仲裁制度 融入市场经济[N];石家庄日报;2012年

7 市政府副市长、仲裁委员会主任 李国隆;推行仲裁制度 构建和谐社会[N];长治日报;2007年

8 卢云华;坚定不移地深化中国仲裁制度改革[N];法制日报;2006年

9 海口仲裁委员会主任 王欣;推行仲裁制度 构建和谐社会[N];法制日报;2006年

10 张存金;加强仲裁制度建设 促进我市经济发展[N];菏泽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朴正岘;中韩自由贸易协议(FTA)争端解决中仲裁制度的构建[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2 薛西全;两岸仲裁制度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3 聂华英;内地、台、港、澳仲裁制度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4 张旗坤;论商品贸易协会仲裁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5 张烨;论防止仲裁的诉讼化[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霏;我国消费仲裁制度的构建与完善[D];华侨大学;2012年

2 张梅;美国集团仲裁制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3 湛潜;我国高等教育仲裁制度构建研究[D];湘潭大学;2014年

4 李姝雯;论新闻言论仲裁制度在我国的构建[D];湘潭大学;2015年

5 谢雪珏;论我国证券仲裁制度的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6 倪晓琳;我国重新仲裁制度的完善[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7 章抒涛;论投资者—东道国仲裁制度的发展和现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6年

8 黄霄;高校教师权利保障制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9 尹娜;国际仲裁制度的比较分析[D];云南财经大学;2010年

10 颜苗丽;非洲商法统一组织仲裁制度与中国仲裁制度比较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高校教师权利保障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58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2858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9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