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反校园欺凌立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7 06:05
   近年来,校园欺凌案件频发,引发全社会的普遍关注。长期以来,我国针对青少年保护的法律主要有《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义务教育法》等法律,并没有专门针对校园欺凌的法律,加之在《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中都规定,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不得进行体罚或者变相体罚,教师在处理校园欺凌时,大多只能进行口头批评。这使得现行法律对惩治校园欺凌行为的效果不明显,直接导致校园欺凌的实施者得不到相应的惩治,出现了受到欺凌的青少年的权利难以得到有效保护的结果。本文通过对校园欺凌现象进行分析,并且建议要使校园欺凌现象得到有效治理,一方面应运用法治思维制定专门的《校园安全法》,强化各主体在惩治校园欺凌行为过程中的具体职责,充分发挥法律对实施欺凌行为者的震慑作用和惩治作用,同时使受害者的权利得到及时的保障和救济;另一方面应借鉴法治国家在治理校园欺凌方面形成的有益经验和制度措施,构建起完善的制度措施和保障机制对我国中小学(幼儿园)的校园欺凌现象进行治理,充分实现对学生们基本权利的保障,有效治理校园欺凌现象。
【学位单位】:广东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D922.16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意识与研究目的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
第一章 校园欺凌行为的概念及其危害
    第一节 校园欺凌行为的概念
        一、欺凌与欺凌行为
        二、校园欺凌行为的特点
    第二节 校园欺凌行为的危害后果
        一、侵犯了被欺凌者的健康权
        二、侵犯了被欺凌者的人格尊严
        三、侵犯了被欺凌者的财产权
        四、对学校及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
第二章 我国反校园欺凌的立法现状及其治理:规范与实践
    第一节 我国反校园欺凌立法的发展概况
        一、我国反校园欺凌的法律规范:文本分析
        二、我国立法体系中反校园欺凌规定的不足
    第二节 我国校园欺凌的治理现状
        一、我国校园欺凌案件的主要特点
        二、我国校园欺凌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章 我国校园欺凌治理的立法路径探析
    第一节 通过立法治理校园欺凌: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反校园欺凌立法的必要性
        二、反校园欺凌立法的可行性
    第二节 反校园欺凌的立法理念:以权利保障为中心
        一、保障青少年儿童的基本人权
        二、遵循合理惩治原则
    第三节 反校园欺凌立法的内容设计
        一、将校园欺凌纳入《校园安全法》的治理范畴
        二、明确界定校园欺凌行为
        三、明确家庭、学校、国家机构的权责
    第四节 反校园欺凌立法的外部保障机制
        一、我国反校园欺凌的制度保障现状
        二、健全反校园欺凌立法的外部保障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荣鹏;方海涛;;美国校园欺凌的法律规制及对我国的借鉴——以2010年《新泽西州反欺凌法》为研究视角[J];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15年06期

2 兰迪;;仇恨犯罪与恐怖主义犯罪的比较研究——在中国语境下的考察[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3 李锋;史东芳;;挪威反校园欺凌“零容忍方案”研究述评[J];教育导刊;2015年02期

4 林鸿潮;;论学校安全立法及其制度框架[J];教育研究;2011年08期

5 黎慈;;美国校园警务管理机制及其启示[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6期

6 王立峰;;高校公共安全的法律维度——来自于法哲学视域的观照[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8年02期

7 余宏明;美国高校安全管理及启示[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年08期

8 张维平;翁莹秀;;《校园安全法》立法基本理论问题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9 曲正伟;关于制定“校园安全法”的几点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1年13期

10 张文新,武建芬,程学超;儿童欺侮问题研究综述[J];心理学动态;1999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于雪岩;我国校园欺凌立法内容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7年

2 刘巧琳;法律定义条款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581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28581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7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