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受教育权的法律保障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31 18:08
消费者受教育权是一项不可忽视的权利,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目前国内学者主要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模式创新、消费者法律地位的重新认识、消费者的社会责任和权利义务统一和金融消费者受教育权的研究四个角度进行研究,但综合性、系统性的研究较少,也没有专门从法律保障角度进行的研究。国外的研究主要以新兴的消费者受害问题为出发点来论证保障消费者受教育权的重要性,现正探索消费者教育的国际化,也逐渐聚焦视角于高校内的消费者教育。消费者受教育权有其特殊和客观的形成背景,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积累了丰富的内涵,其作为消费者权利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权利,已在国内和国际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中逐渐得到共识。通过法律保障消费者受教育权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其可以实现法律对消费者维权需求的有效回应,和可促进消费行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两个方面。我国的消费者受教育权主要体现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三条的规定中,在其他诸如《食品安全法》等部门法中也有类似规定。实践中主要是通过建立专门的消费者教育学校、教育基地和示范点,以及通过比较试验和紧扣消费热点等方式开展消费教育工作。但是,由于法律规定不明确、义务主体及其职责不清晰,所以在实践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和发展水平难以适应需求,而且由于缺少完备的法律保障机制,难以长期性、一体化地推进。相比之下,日本的消费者受教育权研究和实践有半个多世纪的经验,以《消费者基本法》和《消费者教育促进法》为代表的相关法律规范较为全面地明确了消费者教育的目的、含义、义务主体和基本实施政策等;以消费生活中心、国民生活中心、学校、消费者团体等为主的消费者教育实施机构,开展了形式丰富、内容充实的消费者教育活动,已形成相对完备的消费者教育体系。美国最早提出了消费者受教育权,现主要侧重于金融消费者教育的实践和研究。美国有更为丰富的消费者受教育权的法律保障体系,以《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和《公平与信用准则交易法》为代表。美国有专门从事金融消费者教育的政府机构,并通过多元化的实施渠道开展消费者教育工作。国外的经验对我国消费者受教育权的实现路径提供了丰富的借鉴意义。所以,应以自身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借鉴经验为基础,有针对性的提出我国消费者受教育权法律保障机制的完善建议。保障消费者受教育权首先要通过法律的明确规定,不仅要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做出明确规定,还需要专门的实施细则,也要与其他相关法律进行有效衔接。其次要通过法律明确各个义务主体及其责任范围,应以工商部门、金融部门、教育部门等政府部门为首要义务主体,并实现其与消费者协会及其他相关社会主体的有效联动。在此基础上,最后建议制定消费者教育的战略规划、完善消费者教育的方式和内容,并构建消费者教育效果评估机制。
【学位单位】:贵州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D922.16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一章 消费者受教育权概述
一、消费者受教育权的形成背景
(一) 消费者问题的产生
(二) 消费者运动的不断发展
(三) 消费者主权思想的强化
二、消费者受教育权的基本内涵
(一) 消费者受教育权的概念
(二) 消费者受教育权与相关权利的区别
(三) 消费者受教育权的性质
(四) 消费者受教育权的内容
三、保障消费者受教育权的必要性
(一) 实现法律对消费者维权需求的有效回应
(二) 促进消费行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
第二章 我国消费者受教育权的法制保障现状与问题
一、我国消费者受教育权的立法现状
(一)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相关规定
(二) 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的相关规定
(三) 其他相关领域的立法规定
二、我国消费者受教育权的法律实施现状
(一) 建设专门的消费者教育学校、基地和示范点
(二) 通过比较试验开展消费者教育
(三) 紧扣消费热点开展消费者教育
三、我国消费者受教育权的法律保障中存在的问题
(一) 消费者受教育权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
(二) 消费者受教育权的义务主体及其职责不清晰
(三) 消费者教育在法律实践中缺乏长效性
第三章 国外消费者受教育权的法律保障机制及启示
一、日本
(一) 日本消费者受教育权的法律保障目的
(二) 日本消费者受教育权的法律保障体系
(三) 日本消费者教育的实施机构及实施方式
二、美国
(一) 美国消费者受教育权的法律保障体系
(二) 美国的消费者教育的实施主体
(三) 美国的消费者教育的实施方式
三、启示
(一) 法律明确规定消费者受教育权并将其具体化
(二) 政府是消费者教育的首要义务主体
(三) 推行多元化的消费者教育制度
第四章 我国消费者受教育权法律保障机制的完善
一、促进消费者受教育权的法定化
(一) 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明确规定消费者受教育权
(二) 制定具体的消费教育配套法律规定
(三) 相关法律规范之间的有效相衔接
二、明确消费者受教育权的义务主体及其职责
(一) 厘清消费者受教育权的直接义务主体
(二) 明确政府部门的职责
(三) 明确消费者协会的职责
(四) 鼓励和支持其他社会主体开展消费者教育
(五) 促进各义务主体有效联动
三、建立消费者受教育权法律保障的长效机制
(一) 制定消费者教育的战略规划
(二) 完善消费者教育的方式和内容
(三) 构建消费者教育效果评估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64315
【学位单位】:贵州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D922.16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一章 消费者受教育权概述
一、消费者受教育权的形成背景
(一) 消费者问题的产生
(二) 消费者运动的不断发展
(三) 消费者主权思想的强化
二、消费者受教育权的基本内涵
(一) 消费者受教育权的概念
(二) 消费者受教育权与相关权利的区别
(三) 消费者受教育权的性质
(四) 消费者受教育权的内容
三、保障消费者受教育权的必要性
(一) 实现法律对消费者维权需求的有效回应
(二) 促进消费行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
第二章 我国消费者受教育权的法制保障现状与问题
一、我国消费者受教育权的立法现状
(一)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相关规定
(二) 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的相关规定
(三) 其他相关领域的立法规定
二、我国消费者受教育权的法律实施现状
(一) 建设专门的消费者教育学校、基地和示范点
(二) 通过比较试验开展消费者教育
(三) 紧扣消费热点开展消费者教育
三、我国消费者受教育权的法律保障中存在的问题
(一) 消费者受教育权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
(二) 消费者受教育权的义务主体及其职责不清晰
(三) 消费者教育在法律实践中缺乏长效性
第三章 国外消费者受教育权的法律保障机制及启示
一、日本
(一) 日本消费者受教育权的法律保障目的
(二) 日本消费者受教育权的法律保障体系
(三) 日本消费者教育的实施机构及实施方式
二、美国
(一) 美国消费者受教育权的法律保障体系
(二) 美国的消费者教育的实施主体
(三) 美国的消费者教育的实施方式
三、启示
(一) 法律明确规定消费者受教育权并将其具体化
(二) 政府是消费者教育的首要义务主体
(三) 推行多元化的消费者教育制度
第四章 我国消费者受教育权法律保障机制的完善
一、促进消费者受教育权的法定化
(一) 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明确规定消费者受教育权
(二) 制定具体的消费教育配套法律规定
(三) 相关法律规范之间的有效相衔接
二、明确消费者受教育权的义务主体及其职责
(一) 厘清消费者受教育权的直接义务主体
(二) 明确政府部门的职责
(三) 明确消费者协会的职责
(四) 鼓励和支持其他社会主体开展消费者教育
(五) 促进各义务主体有效联动
三、建立消费者受教育权法律保障的长效机制
(一) 制定消费者教育的战略规划
(二) 完善消费者教育的方式和内容
(三) 构建消费者教育效果评估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浩;;论消费者索赔权的边界[J];法商研究;2018年03期
2 刘杰;黄滟秋;周学贞;;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现状及对策建议[J];西南金融;2018年03期
3 应飞虎;;消费者评价制度研究[J];政法论丛;2018年01期
4 姜瑶;李芳蕾;;基于国外金融教育看我国保险消费者教育相关问题[J];中国市场;2018年03期
5 王怀勇;邓若翰;;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教育制度研究[J];南方金融;2017年11期
6 吕宙;;加强“互联网+”时代的保险消费者教育[J];清华金融评论;2017年06期
7 肖经建;;美国消费者金融教育对中国的启示[J];清华金融评论;2017年06期
8 万方;;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营者告知义务之法律适用[J];政治与法律;2017年05期
9 刘大洪;;论经济法上的市场优先原则:内涵与适用[J];法商研究;2017年02期
10 钱玉文;;消费者权的经济法表达——兼论对《民法典》编纂的启示[J];法商研究;2017年01期
本文编号:28643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2864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