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近入学”原则的规范分析
【学位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D922.16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就近入学原则的确立
一、建国至文革末期
二、文革结束至1993年小升初改革
三、1993年小升初改革至2006年《义务教育法》修订
第二章 就近入学原则的内涵
一、就近入学原则的实质涵义
二、就近入学原则所提出的是对国家的义务
三、就近入学原则所保障的是公民平等受教育权
四、公民就近入学权与择校权的规范关系
(一) 公民就近入学权与择校权的权利地位分析
(二) 以学区房为择校手段的公民行为合法性分析
第三章 就近入学原则的外延
一、就近入学原则下的政府义务
(一) 就近入学原则下的政府主体
(二) 就近入学原则下的政府义务
二、就近入学原则下的公民权利
(一) 公民的入学资格权
(二) 学区划分中的平等权
三、坚持就近入学的同时规范择校权的行使
(一) 就近入学与择校权冲突的问题分析
(二) 坚持就近入学的同时规范择校权的行使
第四章 就近入学原则的功能
一、就近入学原则的功能演变
二、就近入学原则的规范目标是实现教育平等
(一) 教育公平与教育平等具有统一性
(二) 就近入学原则的规范目标是实现教育平等
三、就近入学原则具有价值合法性
(一) 学区划分所依托的户籍标准是在合理范围内的“差别对待”
(二) 就近入学原则能实现的只是形式上的教育平等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裴倩倩;;立足点上求平等——浅谈教育平等[J];才智;2017年15期
2 贺师礼;论教育平等[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1999年05期
3 惠新华;;美国教育平等历程及对中国的启示——基于性别和种族的视角[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02期
4 谈悠;;有限的平等——民国时期女子教育情况略论[J];考试周刊;2017年72期
5 姜时友;陈太明;;促进教育平等的政策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2010年30期
6 胡洁茹;王琪;;孔子与柏拉图教育平等思想之比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3期
7 刘小兰;;超越知识不平等的教育平等[J];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23期
8 蔡志华;“教育平等”之我见[J];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24期
9 彭玉琨;我国职业教育现实考察与促进教育平等策略[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10 刘先军;布局调整要兼顾教育平等[J];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1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丰向日;“教育平等”观念在中国(1840-2007)[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邓飞;我国城乡教育公开的现状与发展测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马雷军;教育优惠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左霞;“就近入学”原则的规范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9年
2 刘丽丽;教育平等程度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云南大学;2017年
3 郭晨静;艰难实现的教育平等[D];河北大学;2018年
4 杜玲;社会分层及其对高等教育平等影响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李文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平等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6 孙卫华;高等教育平等: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D];苏州大学;2010年
7 成成;基于平等的农村义务教育补偿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0年
8 梁明伟;当代中国社会必要的教育理念[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9 王世斌;教育平等视角下师生关系的知识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刘小雪;中国教育平等理想重塑探析[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669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2866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