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认定的法律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8 14:31
在当前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随着社会关系的不断变化,日趋灵活化和多样化的用工形式正发展成为新的劳动形式,使得传统的用工形式不断受到冲击。同时,我国劳动法为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对劳动者适用倾斜性保护原则,这也使得劳动法律关系成为我国法律关系中比较特殊的一类。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一旦建立劳动关系,就意味着劳动者享有社会福利、社会保险等劳动法规定的诸多权利,同时也意味着用人单位要承担劳动法规定的诸多义务,这对劳动立法提出了较高的标准。但是从我国当前的立法情况来看,相关的劳动立法中并没有明确解释什么是劳动关系,对劳动关系主体的概念也未作规定,至于其认定标准也没有统一的规定,再加上学术界在这一方面的研究存在一定的理论空白,使得当前我们国家认定劳动关系的情况十分混乱,在认定劳动关系时,不同的法院适用不同的认定规则,从而导致相似案件产生的结果却截然不同。如果要改变我国当前的劳动关系认定现状,加强对劳动者的权益保护,就必须针对劳动关系认定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做进一步的研究。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我国劳动关系认定的基本理论,通过对劳动关系的概念、特征的介绍,了解学界对劳动关系内涵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区分劳动关系的概念与相关法律关系的概念,进而研究劳动关系认定的功效,为下文劳动关系的认定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以德国、日本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和以美国、英国为代表的英美法系国家劳动关系认定的相关法律规定,并结合我国国情对其进行评价,找出其与我国劳动关系认定的相通之处,分析其优缺点,为我国劳动关系认定的改革与完善提供借鉴。第三部分详细介绍了我国现行立法对劳动关系认定的规定,根据我国劳动关系认定的相关立法,分析我国劳动关系认定的立法现状,并通过分析不同立法以及司法实践中的适用,找出我国劳动关系认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期寻找解决方案。第四部分针对我国在劳动关系认定中存在的法律问题,结合国外先进立法,提出个人认为可行的完善意见,与前述内容形成完整体系。
【学位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D922.5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劳动关系认定的基本理论
1.1 劳动关系的概念与特征
1.1.1 劳动关系的概念
1.1.2 劳动关系的特征
1.2 劳动关系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1.2.1 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
1.2.2 劳动关系与承揽关系
1.2.3 劳动关系与委任关系
1.3 劳动关系认定的功效
1.3.1 合理划分劳动法的保护范围
1.3.2 解决司法实践中的劳动争议
2 国外劳动关系认定的相关法律规定及评价
2.1 国外劳动关系认定的相关法律规定
2.1.1 大陆法系国家劳动关系认定的法律规定
2.1.2 英美法系国家劳动关系认定的法律规定
2.2 国外劳动关系认定的相关法律评价
2.2.1 劳动关系主体内涵与外延界定清晰
2.2.2 劳动关系认定标准的灵活性适用
3 我国劳动关系认定的现行规定及存在的问题
3.1 我国劳动关系认定的现行规定
3.1.1 法律及行政法规规定
3.1.2 部门规章规定
3.1.3 司法解释规定
3.2 我国劳动关系认定中存在的问题
3.2.1 劳动关系定义的缺失
3.2.2 劳动关系主体的界定模糊
3.2.3 劳动关系认定标准的滞后
4 完善我国劳动关系认定的法律建议
4.1 明确劳动关系的立法含义
4.2 准确界定劳动关系的主体
4.2.1 统一限定劳动关系主体的内涵
4.2.2 劳动关系主体外延的确定
4.3 完善劳动关系的认定标准
4.3.1 改变劳动关系认定的单一标准
4.3.2 补充劳动关系认定的特殊规则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74913
【学位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D922.5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劳动关系认定的基本理论
1.1 劳动关系的概念与特征
1.1.1 劳动关系的概念
1.1.2 劳动关系的特征
1.2 劳动关系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1.2.1 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
1.2.2 劳动关系与承揽关系
1.2.3 劳动关系与委任关系
1.3 劳动关系认定的功效
1.3.1 合理划分劳动法的保护范围
1.3.2 解决司法实践中的劳动争议
2 国外劳动关系认定的相关法律规定及评价
2.1 国外劳动关系认定的相关法律规定
2.1.1 大陆法系国家劳动关系认定的法律规定
2.1.2 英美法系国家劳动关系认定的法律规定
2.2 国外劳动关系认定的相关法律评价
2.2.1 劳动关系主体内涵与外延界定清晰
2.2.2 劳动关系认定标准的灵活性适用
3 我国劳动关系认定的现行规定及存在的问题
3.1 我国劳动关系认定的现行规定
3.1.1 法律及行政法规规定
3.1.2 部门规章规定
3.1.3 司法解释规定
3.2 我国劳动关系认定中存在的问题
3.2.1 劳动关系定义的缺失
3.2.2 劳动关系主体的界定模糊
3.2.3 劳动关系认定标准的滞后
4 完善我国劳动关系认定的法律建议
4.1 明确劳动关系的立法含义
4.2 准确界定劳动关系的主体
4.2.1 统一限定劳动关系主体的内涵
4.2.2 劳动关系主体外延的确定
4.3 完善劳动关系的认定标准
4.3.1 改变劳动关系认定的单一标准
4.3.2 补充劳动关系认定的特殊规则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秦国荣;;劳动法上用人单位:内涵厘定与立法考察[J];当代法学;2015年04期
2 冯彦君;;“和谐劳动”的观念塑造与机制调适[J];社会科学战线;2015年07期
3 吴清军;;结构主义与经验主义的制度研究及转向——欧美劳动关系理论研究述评[J];社会学研究;2015年03期
4 李雄;田力;;我国劳动关系认定的四个基本问题[J];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5年03期
5 曹静;;论劳动者分层保护的法律规制与模式重构[J];中国劳动;2015年02期
6 朱龙;;论劳动关系的认定标准[J];鸡西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7 童志雄;;非标准劳动关系确认标准探讨[J];中国劳动;2013年05期
8 穆随心;;我国劳动法“倾斜保护原则”:辨识、内涵及理据[J];学术界;2012年12期
9 沈建峰;;论劳动关系的实践界定——以中德司法机关的判决为考察重点[J];法律适用;2012年12期
10 秦国荣;;劳动法上的劳动者:理论分析与法律界定[J];法治研究;2012年08期
本文编号:28749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2874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