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化法治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建;;我国文物保护法制化的发端——论清末《保存古迹推广办法》及其历史作用[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魏晓阳;;日本文化法治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2 武子龙;;浅析文物保护宣传教育及其在提高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的价值[J];中国民族博览;2017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南京文化景观揽胜[J];民主;2011年11期
2 刘清泉;一种文化景观折射出的新变化[J];新视野;1997年03期
3 张雯;叶兴艺;;城镇化进程中文化景观的保护[J];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4 鲍世行;关于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J];中国水利;2000年02期
5 阎贤明;论环境的教育功能[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0年02期
6 ;加强阵地建设 发展特色文化[J];党建;2001年12期
7 王剑;“文化全球化”解读[J];理论导刊;2004年07期
8 白晋虎,宋立纲,边素庭;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文化强市建设[J];前进;2005年04期
9 周南丰;;企业廉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发展的积极意义[J];武钢政工;2005年12期
10 单霁翔;;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遗产保护[J];求是;2006年1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杰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政治文化构建[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2 廖嵘;非物质文化景观旅游规划设计[D];同济大学;2006年
3 张学标;全球化时代维吾尔民族的文化冲突与文化传播[D];武汉大学;2010年
4 赵智聪;作为文化景观的风景名胜区认知与保护[D];清华大学;2012年
5 吴卫;游客视角的文化景观与地方性认知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6 陈群;第三种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潘峰;“同根同源”的文化展演[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8 蔡晴;基于地域的文化景观保护[D];东南大学;2006年
9 胡晓岚;文化史视野中的美术史[D];中央美术学院;2014年
10 于茜虹;商业街的传统文化属性与魅力度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炎;东西方游客对中国文化景观的符号认知差异[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2 刘燕菁;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徐汇滨江“西岸文化走廊”构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3 王晓娜;洛阳文化在语文校本课程中的开发与利用[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4 武肖敏;明清时期重庆地区山岳文化景观地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5 樊欣欣;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6 刘勇;麦积山风景名胜区中的文化景观认知与保护[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7 孙盟盟;回族文化变迁、整合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8 陈慧萍;常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成因与对策[D];苏州大学;2015年
9 宋博;文化软实力视角下大学与政治关系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10 张娟娟;回族文化对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发展的影响[D];宁夏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915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2891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