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邻避现象法律规制分析
发布时间:2020-12-18 17:4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力快速发展,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国家城市化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居民对于现代化工业所带来的物质精神需求与相关项目对周围环境可能造成影响之间的矛盾呈现出激化趋势,居民一方面希望享有各类邻避设施带来的公共服务,另一方面不愿承担邻避设施存在的现实性或潜在的风险,由此引发了我国近年来大大小小的多起邻避冲突事件。对邻避事件的不当处理很容易使其演变成群体性事件,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增加。我国对于邻避现象的应对往往集中于行政权力的外部规制而缺乏环境法律层面的内部调控与预防,这是我国邻避事件频发高发的重要原因。因此本文从环境法律规制角度出发,通过分析我国邻避事件的成因、梳理我国邻避现象的法律规制依据,论证我国在应对邻避现象预防邻避冲突上的制度不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意见,通过完善我国法律制度预防邻避冲突、促进邻避事件的和平解决。除导论和结语外,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邻避现象基本理论概念。邻避现象的基本理论概念是对邻避现象进行环境法律规制分析的基础。首先,结合国内外相关学者对邻避现象的分析定义邻避现象的概念:当地民众基于对公共设施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的担忧而抵制能为公众提供公共服...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一、邻避现象基本理论分析
(一)邻避的相关概念
1.邻避现象
2.邻避设施
3.邻避冲突
(二)邻避事件的分类
(三)邻避现象的影响
二、我国环境邻避现象现状及成因探析
(一)当前我国邻避现象的基本特征
1.主体的集聚性
2.矛盾的多重性
3.问题的复合性
(二)我国邻避现象的现状
1.积极现状
2.消极现状
(三)我国邻避事件形成原因分析
1.内部形成因素:居民与政府间的利益冲突
2.外部诱发因素:多种客观因素的综合作用
三、我国环保领域邻避现象法律规制现状分析
(一)我国邻避现象法律规制依据
1.逻辑起点:邻避居民相关权利的法律依据
2.法律规制:邻避现象应对手段的法律规定
3.救济程序:邻避设施建成后的救济途径
(二)我国邻避现象法律规制效果
1.我国邻避现象法律规制的积极方面
2.我国邻避现象法律规制的不足之处
四、我国环保领域邻避现象法律规制的完善
(一)立法推动政府思维转型
1.立法推动政府认知思维转型
2.立法推动政府应对思维转型
(二)法律规范制度完善
1.加强环境风险防范机制的构建
2.推动公众参与机制的完善
3.建立多主体的信息公开机制
4.推动利益补偿机制的法制化
5.事后救济途径的优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重构公众风险认知:邻避冲突治理的一种途径[J]. 刘智勇,陈立,郭彦宏. 领导科学. 2016(32)
[2]生态城镇建设中环境邻避冲突的源头控制——兼论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完善[J]. 谭柏平.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2)
[3]管制、互动与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J]. 刘超.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02)
[4]新《环境保护法》:史上最严但实施最难[J]. 常纪文. 环境保护. 2014(10)
[5]风险沟通与风险型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应对[J]. 华智亚. 人文杂志. 2014(05)
[6]对“别在我家后院”的制度化回应探析——城镇化中的“邻避冲突”与“环境正义”[J]. 何艳玲.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4(06)
[7]国外邻避冲突研究文献综述[J]. 赵小燕.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2)
[8]邻避设施选址中的环境不公平现象及其法律解决[J]. 宋琳霜. 现代物业(上旬刊). 2013(11)
[9]公众舆论视角下的宁波PX事件[J]. 曹友元,钱汪胜. 新闻世界. 2013(07)
[10]试论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责任的社会化[J]. 杨兴. 法治论坛. 2013(01)
博士论文
[1]现代国家治理体系视阈下的政府职能转变[D]. 程李华.中共中央党校 2014
硕士论文
[1]邻避问题化解的环境法制路径研究[D]. 钱明轩.中国矿业大学 2016
[2]环境邻避治理中利益衡平的法律机制研究[D]. 焦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
本文编号:2924345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一、邻避现象基本理论分析
(一)邻避的相关概念
1.邻避现象
2.邻避设施
3.邻避冲突
(二)邻避事件的分类
(三)邻避现象的影响
二、我国环境邻避现象现状及成因探析
(一)当前我国邻避现象的基本特征
1.主体的集聚性
2.矛盾的多重性
3.问题的复合性
(二)我国邻避现象的现状
1.积极现状
2.消极现状
(三)我国邻避事件形成原因分析
1.内部形成因素:居民与政府间的利益冲突
2.外部诱发因素:多种客观因素的综合作用
三、我国环保领域邻避现象法律规制现状分析
(一)我国邻避现象法律规制依据
1.逻辑起点:邻避居民相关权利的法律依据
2.法律规制:邻避现象应对手段的法律规定
3.救济程序:邻避设施建成后的救济途径
(二)我国邻避现象法律规制效果
1.我国邻避现象法律规制的积极方面
2.我国邻避现象法律规制的不足之处
四、我国环保领域邻避现象法律规制的完善
(一)立法推动政府思维转型
1.立法推动政府认知思维转型
2.立法推动政府应对思维转型
(二)法律规范制度完善
1.加强环境风险防范机制的构建
2.推动公众参与机制的完善
3.建立多主体的信息公开机制
4.推动利益补偿机制的法制化
5.事后救济途径的优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重构公众风险认知:邻避冲突治理的一种途径[J]. 刘智勇,陈立,郭彦宏. 领导科学. 2016(32)
[2]生态城镇建设中环境邻避冲突的源头控制——兼论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完善[J]. 谭柏平.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2)
[3]管制、互动与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J]. 刘超.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02)
[4]新《环境保护法》:史上最严但实施最难[J]. 常纪文. 环境保护. 2014(10)
[5]风险沟通与风险型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应对[J]. 华智亚. 人文杂志. 2014(05)
[6]对“别在我家后院”的制度化回应探析——城镇化中的“邻避冲突”与“环境正义”[J]. 何艳玲.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4(06)
[7]国外邻避冲突研究文献综述[J]. 赵小燕.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2)
[8]邻避设施选址中的环境不公平现象及其法律解决[J]. 宋琳霜. 现代物业(上旬刊). 2013(11)
[9]公众舆论视角下的宁波PX事件[J]. 曹友元,钱汪胜. 新闻世界. 2013(07)
[10]试论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责任的社会化[J]. 杨兴. 法治论坛. 2013(01)
博士论文
[1]现代国家治理体系视阈下的政府职能转变[D]. 程李华.中共中央党校 2014
硕士论文
[1]邻避问题化解的环境法制路径研究[D]. 钱明轩.中国矿业大学 2016
[2]环境邻避治理中利益衡平的法律机制研究[D]. 焦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
本文编号:29243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2924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