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参赛资格的法律保护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2 04:06
对运动员参赛资格的法律保护几乎是我国法学界尚未关注的问题,参赛资格不仅影响到体育组织的自治管理,还与运动员参赛权以及相关权利紧密相联,更关乎个人的基本权利。通过对运动员参赛资格的立法规制和纠纷解决的多种途径消除参赛资格制度中不合理限制,既是保障运动员权利的需要,也是完善体育行业自治的需要。本文通过研究运动员参赛资格的一般问题,考察参赛资格制度的影响因素及现有保障措施,提出完善国际体育领域运动员参赛资格制度的建议和对我国运动员参赛资格法律保护的启示。全文包括前言、正文和结语3个部分。前言是对研究主题的概述、选题的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本文总体结构进行说明。正文共分为4章,分别是:第一章论述运动员参赛资格的理论基础,通过总结参赛资格概念的历史渊源,探究参赛资格的权利属性,分析参赛资格纠纷的种类和参赛资格制度,说明了参赛资格纠纷的主体和特点、参赛资格制度的制定主体,以及其他基础性问题。第二章探讨参赛资格规则对运动员权利的限制问题。它主要以《奥林匹克宪章》、《世界反兴奋剂条例》等其他体育自治规则或政策中的参赛资格规定为基本依据,通过对运动员自身限制、选拔机制、处罚机制和非体育因...
【文章来源】:武汉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8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主题说明和限定
四、研究方法与本文结构
第一章 运动员参赛资格的基础理论
第一节 参赛资格的历史渊源
一、无限制体育竞赛与参赛资格
二、有限制体育竞赛与参赛资格
第二节 参赛资格的法律属性
一、参赛资格利益的权利属性
二、参赛资格利益的保护层级
第三节 参赛资格纠纷的类型
一、当事人对参赛资格纠纷的分类及其特点
二、体育纠纷解决机构对参赛资格纠纷的分类
第四节 参赛资格的基本制度
一、参赛资格规则的制定主体
二、参赛资格规则的规范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参赛资格规则对运动员权利限制
第一节 运动员自身因素对参赛资格的限制
一、性别限制
二、国籍限制
三、年龄限制
第二节 选拔机制对参赛资格的限制
一、选拔机制的主要内容
二、选拔机制存在的问题和争议
第三节 处罚机制对参赛资格的限制
一、处罚对参赛资格影响主要规定
二、处罚中存在问题和争议
第四节 非体育因素对参赛资格的限制
一、抵制奥运会的情形
二、政治情势变更的情形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运动员参赛资格法律保护现状及困境
第一节 运动员参赛资格法律保护的发展
一、法院对运动员业余身份的界定
二、法院司法审查有限原则
三、国际体育仲裁实践的突破
第二节 对运动员自身限制的法律保护
一、性别限制的法律保护
二、国籍限制的法律保护
第三节 对选拔机制限制的法律保护
一、合理解释选拔标准
二、规范选拔程序
三、明确选拔主体的权限
第四节 处罚机制限制的法律保护
一、对非检测阳性争议的法律规制
二、对检测阳性争议的法律规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完善运动员参赛资格法律保护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第一节 对运动员参赛资格法律保护的建议
一、参赛资格法律保护的基本理念
二、明确参赛资格法律保护的具体方式
第二节 运动员参赛资格法律保护对我国的启示
一、我国运动员参赛资格法律保护的现实困境
二、运动员参赛资格法律保护对我国的启示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塞门亚事件看体育领域性别法律问题的新发展[J]. 肖永平,乔一涓. 法学评论. 2013(06)
[2]法律解释方法位序表的元规则[J]. 李可. 政法论丛. 2013(04)
[3]奥运会特别仲裁中管辖权裁决的理论与实践[J]. 杨秀清.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3(07)
[4]论我国宪法对“体育运动”保障之具体化[J]. 韩永红. 法学评论. 2013(04)
[5]在失衡的格局中失权:我国国际体育话语权现状分析及拓展路径研究——基于伦敦奥运会不公平事件的思索[J]. 谭达顺.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3(05)
[6]兴奋剂违禁处罚中“过罚相当”原则的适用——从接吻引发的兴奋剂违禁处罚案件谈起[J]. 熊瑛子.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3(04)
[7]论古罗马的体育法[J]. 赵毅. 体育科学. 2013(02)
[8]反思法律解释方法的位阶问题——兼论法律方法论的实践走向[J]. 孙光宁. 政治与法律. 2013(02)
[9]体育争议解决的宪法维度——以德弗朗茨诉美国奥委会案为例[J]. 唐勇.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6)
[10]利弊互见:对全国民运会运动员参赛资格的思考[J]. 倪东业.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2(12)
博士论文
[1]优秀运动员权利的法学研究[D]. 陈书睿.上海体育学院 2012
[2]中美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比较研究[D]. 张晓琳.北京体育大学 2011
[3]体育领域反歧视法律问题研究[D]. 周青山.武汉大学 2011
[4]北京奥运会参赛资格分配办法的理论解析与参赛名额获取策略研究[D]. 张册.北京体育大学 2009
[5]我国运动员权利保护研究[D]. 李琳瑞.北京体育大学 2009
[6]平等权保护论[D]. 李树忠.中国政法大学 2006
[7]美国宪法上的正当法律程序[D]. 丁玮.中国政法大学 2005
[8]论平等权的宪法保护[D]. 朱应平.苏州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我国国际体育组织任职人员现状及培养对策研究[D]. 陈婷.首都体育学院 2013
[2]奥运会运动员参赛资格的法律问题研究[D]. 乔一涓.湘潭大学 2011
[3]残疾人体育竞赛和项目设置问题研究[D]. 杨金龙.首都体育学院 2010
[4]体育法的概念和范围[D]. 周青山.湘潭大学 2007
[5]利益冲突的法律考量[D]. 王慧.中国政法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31102
【文章来源】:武汉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8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主题说明和限定
四、研究方法与本文结构
第一章 运动员参赛资格的基础理论
第一节 参赛资格的历史渊源
一、无限制体育竞赛与参赛资格
二、有限制体育竞赛与参赛资格
第二节 参赛资格的法律属性
一、参赛资格利益的权利属性
二、参赛资格利益的保护层级
第三节 参赛资格纠纷的类型
一、当事人对参赛资格纠纷的分类及其特点
二、体育纠纷解决机构对参赛资格纠纷的分类
第四节 参赛资格的基本制度
一、参赛资格规则的制定主体
二、参赛资格规则的规范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参赛资格规则对运动员权利限制
第一节 运动员自身因素对参赛资格的限制
一、性别限制
二、国籍限制
三、年龄限制
第二节 选拔机制对参赛资格的限制
一、选拔机制的主要内容
二、选拔机制存在的问题和争议
第三节 处罚机制对参赛资格的限制
一、处罚对参赛资格影响主要规定
二、处罚中存在问题和争议
第四节 非体育因素对参赛资格的限制
一、抵制奥运会的情形
二、政治情势变更的情形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运动员参赛资格法律保护现状及困境
第一节 运动员参赛资格法律保护的发展
一、法院对运动员业余身份的界定
二、法院司法审查有限原则
三、国际体育仲裁实践的突破
第二节 对运动员自身限制的法律保护
一、性别限制的法律保护
二、国籍限制的法律保护
第三节 对选拔机制限制的法律保护
一、合理解释选拔标准
二、规范选拔程序
三、明确选拔主体的权限
第四节 处罚机制限制的法律保护
一、对非检测阳性争议的法律规制
二、对检测阳性争议的法律规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完善运动员参赛资格法律保护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第一节 对运动员参赛资格法律保护的建议
一、参赛资格法律保护的基本理念
二、明确参赛资格法律保护的具体方式
第二节 运动员参赛资格法律保护对我国的启示
一、我国运动员参赛资格法律保护的现实困境
二、运动员参赛资格法律保护对我国的启示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塞门亚事件看体育领域性别法律问题的新发展[J]. 肖永平,乔一涓. 法学评论. 2013(06)
[2]法律解释方法位序表的元规则[J]. 李可. 政法论丛. 2013(04)
[3]奥运会特别仲裁中管辖权裁决的理论与实践[J]. 杨秀清.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3(07)
[4]论我国宪法对“体育运动”保障之具体化[J]. 韩永红. 法学评论. 2013(04)
[5]在失衡的格局中失权:我国国际体育话语权现状分析及拓展路径研究——基于伦敦奥运会不公平事件的思索[J]. 谭达顺.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3(05)
[6]兴奋剂违禁处罚中“过罚相当”原则的适用——从接吻引发的兴奋剂违禁处罚案件谈起[J]. 熊瑛子.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3(04)
[7]论古罗马的体育法[J]. 赵毅. 体育科学. 2013(02)
[8]反思法律解释方法的位阶问题——兼论法律方法论的实践走向[J]. 孙光宁. 政治与法律. 2013(02)
[9]体育争议解决的宪法维度——以德弗朗茨诉美国奥委会案为例[J]. 唐勇.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6)
[10]利弊互见:对全国民运会运动员参赛资格的思考[J]. 倪东业.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2(12)
博士论文
[1]优秀运动员权利的法学研究[D]. 陈书睿.上海体育学院 2012
[2]中美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比较研究[D]. 张晓琳.北京体育大学 2011
[3]体育领域反歧视法律问题研究[D]. 周青山.武汉大学 2011
[4]北京奥运会参赛资格分配办法的理论解析与参赛名额获取策略研究[D]. 张册.北京体育大学 2009
[5]我国运动员权利保护研究[D]. 李琳瑞.北京体育大学 2009
[6]平等权保护论[D]. 李树忠.中国政法大学 2006
[7]美国宪法上的正当法律程序[D]. 丁玮.中国政法大学 2005
[8]论平等权的宪法保护[D]. 朱应平.苏州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我国国际体育组织任职人员现状及培养对策研究[D]. 陈婷.首都体育学院 2013
[2]奥运会运动员参赛资格的法律问题研究[D]. 乔一涓.湘潭大学 2011
[3]残疾人体育竞赛和项目设置问题研究[D]. 杨金龙.首都体育学院 2010
[4]体育法的概念和范围[D]. 周青山.湘潭大学 2007
[5]利益冲突的法律考量[D]. 王慧.中国政法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311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2931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