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互联网分享经济背景下劳动法律关系研究 ——以网约车为例

发布时间:2020-12-27 12:45
  近年来,互联网分享经济背景下的用工形式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分享经济背景下的用工模式与传统劳动就业模式相比,具有更加灵活、多样的特点,劳动关系的界定也更加困难。在司法实践中,有关劳动关系认定的问题也存在较大的分歧。分享经济形态下的新型用工关系是否能被认定为劳动关系,被纳入到劳动法的调整范围之内除可以参照相关法律规定外,还应分类型进行研究。本文以网约车为例,通过分析互联网分享经济背景下劳动关系的理论基础和我国劳动关系认定现状的考察,得出结论认为劳动关系的认定缺乏有效的立法规则、认定的标准也过于僵化。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互联网分享经济背景下劳动关系认定标准的建议和意见,平衡好经济创新和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之间的关系。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介绍了互联网分享经济背景下劳动法律关系认定问题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当前的研究现状等内容。第二部分是互联网分享经济的的概述和对互联网分享经济背景下劳动法律认定问题的研究。第三部分是互联网分享经济背景下劳动法律关系的中美比较,对互联网分享经济背景下中美劳动法律关系特点进行分析,为我国认定新型劳动法律关系提供了启示与借鉴作用。第四部分对互联网分... 

【文章来源】:长春理工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互联网分享经济背景下劳动法律关系概述
    2.1 互联网分享经济的概念及特征
        2.1.1 互联网分享经济的概念
        2.1.2 互联网分享经济的特征
    2.2 互联网分享经济背景下劳动法律关系分析
        2.2.1 互联网分享经济背景下劳动法律关系界定
        2.2.2 互联网分享经济背景下劳动法律关系三要素
        2.2.3 互联网分享经济背景下劳动法律关系与传统劳动法律关系的区别
第3章 互联网分享经济背景下劳动法律关系的中美比较
    3.1 互联网分享经济背景下劳动法律关系主体范围比较
    3.2 互联网分享经济背景下劳动法律关系认定标准比较
    3.3 互联网分享经济背景下劳动法律关系判定理论比较
    3.4 美国互联网分享经济背景下劳动法律关系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
第4章 互联网分享经济背景下的劳动法律关系类型——以网约车为例
    4.1 快车司机与网约车平台之间的劳动法律关系分析
    4.2 专车司机与网约车平台之间的劳动法律关系分析
    4.3 代驾司机与网约车平台之间的劳动法律关系分析
第5章 互联网分享经济背景下劳动法律关系存在的问题和完善建议
    5.1 互联网分享经济背景下劳动法律关系存在的问题
        5.1.1 互联网分享经济背景下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的扩张
        5.1.2 互联网分享经济背景下劳动者权利保护不足
        5.1.3 司法实践中此类劳动争议尚无明确裁判原则
    5.2 互联网分享经济背景下劳动法律关系存在问题的完善建议
        5.2.1 对互联网分享经济背景下的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的科学界定
        5.2.2 加强对互联网分享经济背景下劳动者权利的保护
        5.2.3 在司法实践中确立明确的劳动法律关系裁判原则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业态下劳动关系的司法认定[J]. 俞寅杰,王玲.  中国劳动. 2018(10)
[2]我国“网约工”的劳动关系认定及权益保护[J]. 王全兴,王茜.  法学. 2018(04)
[3]移动互联网时代中的劳动关系转型及其认定[J]. 李炳安,彭先灼.  科技与法律. 2018(02)
[4]分享平台与分享经济从业人员之间的工伤保险关系需厘清[J]. 叶剑波.  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2018(01)
[5]共享经济背景下网约车司机劳动关系认定探析[J]. 穆随心,王昭.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8(01)
[6]共享经济模式下劳动关系的变异、影响及规制——以广州滴滴出行公司为例[J]. 甘春华,周志宁.  工会理论研究(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学报). 2017(06)
[7]分享经济背景下中国网约车监管政策变迁中三重矛盾的化解思路[J]. 耿颖超.  中国市场. 2017(33)
[8]探析共享经济下,网约车司机与网约车平台公司的法律关系[J]. 车桦媛.  南方论刊. 2017(09)
[9]“互联网+”背景下劳动用工形式和劳动关系问题的初步思考[J]. 王全兴.  中国劳动. 2017(08)
[10]论“分享经济”下我国劳动法保护对象的扩张——以互联网专车为视角[J]. 班小辉.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2)



本文编号:29417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29417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a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