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防治外来物种入侵法律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9 02:14
本文关键词:我国防治外来物种入侵法律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全球化加剧,人类活动范围、联系方式的广泛化和多样性,外来物种入侵事件频发。自20世纪60年代起,外来物种入侵问题凸显并呈严重化的趋势。外来物种入侵不仅给部分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威胁其人畜的生命健康,更会破坏生物多样性,造成部分本地物种的濒危甚或灭绝。随着外来物种入侵问题在世界范围内严重性的加剧,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生物多样性公约》正式讨论了物种入侵问题并要求会员国严肃对待外来物种入侵,自此,外来物种入侵问题就成为了全球性的问题,大部分国家开始制定或完善应对外来物种入侵的法律或政策。此后,国际社会又通过了《防止外来入侵物种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关于对生态系统、生境或物种构成威胁的外来物种的预防、引进和减轻其影响问题的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等多部专门的国际性法律文件对外来物种入侵进行规制。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发达国家在防治外来物种入侵方面走在世界的前列,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应对外来物种入侵的法律制度和法规体系,并提供了强有力的国家政策支持,为其他国家的外来物种入侵防治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我国外来物种入侵问题也逐渐呈现出严重化的态势。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国陆续制定并修改了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在内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虽然这些文件中有关于外来物种入侵的规定,并在防治外来物种入侵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多种缺陷的存在,使得这些法律文件不能为外来物种的继续入侵发挥有效的防治作用。对此,我国应当在对国际社会应对外来物种入侵所取得的成果以及先进国家防治外来物种入侵所进行的相关立法实践分析借鉴基础之上,结合我国的国情,完善我国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立法,完善包括立法模式、立法目的、立法原则、立法内容、相关法律制度和配套机制等在内的一系列内容。在文章的体系结构上,除引言和结语外,正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外来物种入侵概述。主要阐释了外来物种入侵的基本概念,包括外来物种的概念和外来物种入侵的概念;分析了外来物种入侵的三大途径,包括自然入侵、无意引进和有意引进;分析了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的多种危害,外来物种入侵不仅会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危害人类生命健康,更会破坏生物多样性,造成本土物种的濒危甚或灭绝,从而严重危害生态安全和国家安全。第二部分为我国外来物种入侵的现状及外来物种入侵防治的立法现状。分析我国外来物种入侵的现状,包括外来物种入侵的特点及外来物种入侵对我国造成的巨大危害,从而使我们对我国外来物种入侵的状况有个整体的清醒的认识;梳理我国外来物种入侵防治立法,并对其进行分析评价,以便提出更好的解决对策。第三部分为国际外来物种入侵防治立法实践及经验借鉴。介绍域外防治外来物种入侵采取的行动和对策,国际社会为应对外来物种入侵制定相应的国际公约,成立入侵物种专家组,建立全球入侵物种项目;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先进国家为应对外来物种入侵各自采取了适合本国国情的对策,制定了完善的法规体系;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我国应当在立法模式、管理体制和立法内容上进行合理的借鉴。第四部分为未来我国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立法完善对策。主要包括选择核心式立法模式,尽快制定外来物种入侵防治法;将保护国家生物多样性、保障生态安全和维护国家安全作为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首要立法追求目标;将风险预防原则、全程控制原则、责任者负担原则、公众参与原则作为外来物种入侵防治法的基本原则;建立外来物种入侵的路径识别机制,对外来物种的释放实行一般禁止和许可证制度相结合的制度,建立全面、合理的责任追究制度;设立专门的外来物种入侵防治协调机构,负责协调各部门的职责与分工;完善外来物种入侵防治各个环节的法律制度;完善相关的配套机制,为外来物种入侵的防治提供保障。
【关键词】:外来物种入侵 生物多样性 防治立法 法律制度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6;Q16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引言12-14
- 一、外来物种入侵概述14-20
- (一)外来物种入侵的基本概念14-15
- 1. 外来物种的概念14
- 2. 外来物种入侵的概念14-15
- (二)外来物种入侵的途径15-17
- 1. 自然入侵15-16
- 2. 无意引进16
- 3. 有意引进16-17
- (三)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17-20
- 1. 破坏生物多样性17-18
- 2. 造成巨大经济损失18
- 3. 危害人类生命健康18-19
- 4. 危害生态安全和国家安全19-20
- 二、我国外来物种入侵现状及外来物种入侵防治立法现状20-28
- (一)我国外来物种入侵现状20-21
- 1. 外来有害物种对我国的入侵特点20-21
- 2. 外来有害物种对我国的入侵危害21
- (二)我国外来物种入侵防治立法现状评析21-28
- 1. 我国外来物种入侵防治立法现状22-23
- 2. 我国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立法现状简评23-28
- 三、国际外来物种入侵防治立法实践及经验借鉴28-40
- (一)国际层面28-31
- 1. 应对外来物种入侵的国际公约28-29
- 2. 应对外来物种入侵的国际行动29-31
- (二)国家层面31-34
- 1. 美国外来物种入侵防治的立法实践31-32
- 2. 日本外来物种入侵防治的立法实践32
- 3. 澳大利亚外来物种入侵防治的立法实践32-33
- 4. 新西兰外来物种入侵防治立法的实践33-34
- 5. 英国外来物种入侵防治的立法实践34
- (三)经验借鉴34-40
- 1. 合理选择立法模式34-36
- 2. 合理选择管理体制36-37
- 3. 合理设计立法内容37-40
- 四、未来我国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立法完善对策40-52
- (一)立法模式的选择40-41
- (二)立法目的的确定41-42
- (三)立法原则的确立42-44
- 1. 风险预防原则42
- 2. 全程控制原则42-43
- 3. 责任者负担原则43
- 4. 公众参与原则43-44
- (四)立法内容的完善44-46
- 1. 建立外来物种入侵路径识别机制44
- 2. 实行释放许可制44
- 3. 设置明确的法律责任44-46
- (五)管理体制的选择46-47
- (六)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47-49
- 1. 构建风险评估制度47
- 2. 行政许可制度47-48
- 3. 跟踪监测及应急处理制度48-49
- (七)配套机制的构建49-52
- 1. 鼓励支持相关的科学研究49
- 2. 公众教育与公众参与49-52
- 结语52-54
- 参考文献54-56
- 致谢56-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志英;外来物种入侵正威胁着我国生物安全[J];内蒙古林业;2001年08期
2 邓爱华,张乃军;阻击外来物种入侵[J];科技潮;2002年12期
3 张润志,康乐;外来物种入侵的预警与立法管理[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3年06期
4 ;外来物种入侵是中国生物安全大敌[J];中国园林;2003年03期
5 谢玲,曹望华;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法律制度分析——外来物种入侵特征的视角[J];重庆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6 刘文炜,郭蔚,陈彦梅;广西外来物种入侵及防治对策探讨[J];广西农学报;2004年05期
7 蒋高明;;绿色奥运要警惕外来物种入侵[J];生命世界;2004年02期
8 陈晓s
本文编号:2942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294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