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婴救助的行政法探析
本文关键词:弃婴救助的行政法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弃婴救助,是行政机关针对特殊的困难群体,即被遗弃的婴儿而采取的持续性保障行为。现如今民政部门对弃婴救助的具体行为进行创新,设置“婴儿安全岛”接收弃婴,引发民众的激烈争论。学界对弃婴救助的研究多是从社会学、社会保障学、管理学等角度切入,但弃婴救助行为的作出、弃婴救助的具体程序、对救助行为的管理无一不是行政(给付)行为的一部分。依法行政是行政权行使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而对于现阶段的弃婴救助则更有必要考察其限度是否合理,因此弃婴救助不论是从理论研究或是实践运行均与行政法密切相关。本文就是从行政法的角度,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对弃婴救助的概念、行为界定、运行状况、现实存在的问题和争议进行观察和评析,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本文除引言和结语之外,分为五个部分进行写作:第一部分首先对“婴儿安全岛”事件进行透析,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以行政法的视角切入对有关弃婴救助的争议进行总结,厘清本文旨在研究的范围,即弃婴救助的性质、弃婴救助的合法性问题和合理性问题。第二部分对弃婴救助的性质进行界定,在实践中其性质并没有达成统一,所以需要结合行政行为、行政给付行为的概念意涵归纳、概括出弃婴救助的内涵,为之后分析当前救助行为的主要问题提供理论基础。此则,将弃婴救助定义为民政及相关部门为保障弃婴的生存权和受益权,依法给予其物质或与物质有关的非物质权益的行政活动。弃婴救助是行政给付行为的一种,同时作为授益性的行政行为,于弃婴而言是受益性的,而对于行政机关来说则是职责性的。政府对弃婴救助的正当性基础来源于国家对对弃婴的“国家监护”以及对社会公平正义和公序良俗的秩序保障。第三部分先对我国关于弃婴救助的文本规范进行梳理,发现救助行为的法律规范较为笼统,政策性规范变动性较大的不足。又因为弃婴救助中规范的可依据性较弱,设置“婴儿安全岛”难以受到规范调整,再推导出行政机关对弃婴采取的救助行为不能突破法律保留的界限。第四部分注意到救助主体受到过于严苛的限制,救助手段的创新导致行政机关的救助能力严重不足,儿童福利机构的承载能力被迫降低,救助手段的瑕疵难以被有效克服。文章最后一部分尝试从整合弃婴救助的现有规范并善相关立法、增强公众参与力度、健全监督救济机制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建议。在完善相关立法方面,强调具体的程序性规范的重要性。在公众参与方面,应在弃婴救助中更多的引入民间组织参与,整合国有儿童福利机构与非政府儿童福利机构共同发挥作用。最后在监督救济方面,需要考虑到弃婴救助主体、对象的特殊性,有效开展监督,拓宽监督渠道。
【关键词】:弃婴救助 行政行为 行政给付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1
【目录】:
- 内容摘要4-6
- Abstract6-9
- 引言9-12
- (一)研究缘起和意义9-10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0-11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11
-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11-12
- 一、问题的提出12-19
- (一)“婴儿安全岛”救助弃婴的概况12-18
- (二)“婴儿安全岛”事件引出的法律争议18-19
- 二、弃婴救助的内涵19-25
- (一)弃婴救助的性质界定19-22
- (二)弃婴救助的法律属性22-24
- (三)弃婴救助的正当性基础24-25
- 三、弃婴救助的合法性审视25-28
- (一)当前救助法律规范的不足25-27
- (二)法律保留原则在弃婴救助中的适用27-28
- 四、弃婴救助的合理性考量28-32
- (一)救助主体限制不合理29-30
- (二)救助手段存在瑕疵30-32
- 五、完善弃婴救助的具体建议32-38
- (一)整合现有规范,完善弃婴救助的立法33-34
- (二)加大弃婴救助的公众参与力度34-36
- (三)健全弃婴救助的监督机制36-38
- 结语38-39
- 参考文献39-42
- 致谢4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静;;哈尔滨——创建“文化”型儿童福利机构[J];社会福利;2008年02期
2 Robert B.McCall;Christina J.Groark;Junlei Li;曾凡林;;儿童福利机构中的类家庭养育[J];社会福利;2009年12期
3 高双英;陈明;;建立儿童福利机构标准化体系之思考[J];社会福利;2013年01期
4 郅玉玲;邢彩丽;;儿童福利机构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研究——基于对浙江省儿童福利机构的调查[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05期
5 张华;;着力“四类服务” 推动福利机构转型[J];社会福利;2014年03期
6 ;浙江省民政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儿童福利机构建设蓝天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J];浙江省人民政府公报;2008年05期
7 陈晓丽;;儿童福利机构教育环境初探[J];社会工作(实务版);2011年08期
8 王晨光,窦国梁;调整儿童福利机构功能发挥资源中心作用[J];民政论坛;2001年05期
9 段培芹,孙卫国;提高素质 转变功能 努力提高儿童福利机构管理水平[J];民政论坛;2001年05期
10 孙卫国;对儿童福利机构弃婴管理问题的思考[J];社会福利;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贾立平;;四个注重彰显儿童福利机构建设构想[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李晶琳;我省将再建8所儿童福利机构[N];黑龙江日报;2006年
2 皖民宣;安徽对儿童福利机构内儿童奶粉进行清查[N];中国社会报;2008年
3 贾立平 苗辉;衡水市 建设高质量儿童福利机构[N];中国社会报;2009年
4 记者张帆 通讯员赵翊;民盟乌市委调研首府儿童福利机构特殊教育[N];亚洲中心时报(汉);2010年
5 本报记者 曾秦;我省出台孤儿养育标准[N];贵阳日报;2011年
6 王云;云南每县都将建儿童福利机构[N];西部时报;2011年
7 曾凡林 美国匹兹堡大学儿童发展办公室 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儿童福利机构中的类家庭养育[N];中国社会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高健;儿童福利机构将有技术规范[N];北京日报;2014年
9 记者 李珂;各市都要建儿童福利机构[N];福建日报;2006年
10 徐林 刘志伟;21地市都将建儿童福利机构[N];南方日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阮明欣;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化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2 孙贞英;中国民办儿童福利机构与政府合作关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3 杨珊珊;儿童福利机构服务提供的影响因素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4 张怡之;儿童福利机构教师队伍建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5 张艳春;儿童福利机构工作人员心理健康与职业倦怠的相关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年
6 罗勤;儿童福利机构学前特殊教育模式回顾与展望[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杨芸祺;弃婴救助的行政法探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弃婴救助的行政法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30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03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