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之名”: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中的制度化策略
发布时间:2021-02-18 04:51
在已有研究中,法律被认为是处于弱势地位的工人对抗雇主的武器,工人的维权行为表现为"依法维权"。本文通过汽新厂参与观察获得的材料发现,法律在工作场所中成为劳资互动的策略资源,不仅是维护权益的重要保障,也可能成为权力占优的雇主在劳动过程中预防工人提出争议的工具。具体而言,在精神层面,企业的管理者通过对工人宣传守法观念,以法为管理手段对工人意识形态进行重构,预防劳资冲突。在物质层面上,雇主在劳动过程中对法律的遵守为工人的劳动力再生产提供经济基础,并且主动将法律作为约束基层管理者与工人权力关系的基础,以间接地促进工人提升生产效率,创造更多的利润。在风险防控层面上,一方面管理者保证集体协商提出的工资方案合理合法,却同时强调集体行动的不合法性,以此来抑制工人在集体协商中诉求得不到满足而采取集体行动的可能性。
【文章来源】: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20,37(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争夺的地带:劳工团结、制度空间与代工厂企业工会转型[J]. 汪建华,石文博. 青年研究. 2014(01)
[2]实用主义团结——基于珠三角新工人集体行动案例的分析[J]. 汪建华. 社会学研究. 2013 (01)
[3]劳工三权实现的政治空间:地方政府与工人抗争的互动[J]. 孟泉,路军.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2(03)
[4]从“底线型”利益到“增长型”利益——农民工利益诉求的转变与劳资关系秩序[J]. 蔡禾. 开放时代. 2010(09)
[5]被规避、被冷落的劳动合同法及其出路——劳动关系调整中国家行政主导取向之检讨[J]. 冯同庆. 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 2009(01)
[6]利益受损农民工的利益抗争行为研究——基于珠三角企业的调查[J]. 蔡禾,李超海,冯建华. 社会学研究. 2009(01)
[7]论劳动合同法的立法依据和法律定位[J]. 常凯. 法学论坛. 2008(02)
[8]论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J]. 董保华. 现代法学. 2007(06)
[9]关于《劳动合同法》立法的几个基本问题[J]. 常凯. 当代法学. 2006(06)
[10]劳动合同立法争论中需要澄清的几个基本问题[J]. 王全兴. 法学. 2006(09)
本文编号:3039060
【文章来源】: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20,37(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争夺的地带:劳工团结、制度空间与代工厂企业工会转型[J]. 汪建华,石文博. 青年研究. 2014(01)
[2]实用主义团结——基于珠三角新工人集体行动案例的分析[J]. 汪建华. 社会学研究. 2013 (01)
[3]劳工三权实现的政治空间:地方政府与工人抗争的互动[J]. 孟泉,路军.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2(03)
[4]从“底线型”利益到“增长型”利益——农民工利益诉求的转变与劳资关系秩序[J]. 蔡禾. 开放时代. 2010(09)
[5]被规避、被冷落的劳动合同法及其出路——劳动关系调整中国家行政主导取向之检讨[J]. 冯同庆. 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 2009(01)
[6]利益受损农民工的利益抗争行为研究——基于珠三角企业的调查[J]. 蔡禾,李超海,冯建华. 社会学研究. 2009(01)
[7]论劳动合同法的立法依据和法律定位[J]. 常凯. 法学论坛. 2008(02)
[8]论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J]. 董保华. 现代法学. 2007(06)
[9]关于《劳动合同法》立法的几个基本问题[J]. 常凯. 当代法学. 2006(06)
[10]劳动合同立法争论中需要澄清的几个基本问题[J]. 王全兴. 法学. 2006(09)
本文编号:30390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039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