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渊源新论——基于黑格尔式三段论的分析
发布时间:2021-02-22 07:52
法律渊源有实质与形式两种含义。实质意义的渊源是指法律的产生来源,形式意义之渊源则是指法律的储藏形式,即找法意义的来源。法律有三个独立的产生来源:作为调整对象的质料渊源或历史渊源、作为立法者的主权渊源、作为形而上者的反思渊源;三种渊源都需要有自己的外在表现形式。司法语境中的法律渊源主要是指形式渊源。其中可以作为裁判依据的渊源形式是直接渊源;不能援引,但可以用来解释直接渊源或指导直接渊源之适用的,为间接渊源。间接渊源对于行政法而言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文章来源】:法治社会. 2020,(04)
【文章页数】:14 页
【文章目录】:
一、行政法渊源的生成论考察
(一)作为调整对象的历史渊源
(二)约束力所依据的主权渊源
(三)作为形而上者的反思渊源
二、行政法渊源的表现形式
(一)被调整对象的正义表达
(二)成文法的立法文本
1.宪法典。
2.法律。
3.行政法规。
4.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5.条约和协定可以成为具有国际性质的行政法渊源。
(三)非涵摄现象的后正当化
三、行政法渊源的适用效力
(一)历史渊源的论据效力
(二)主权渊源的约束效力
(三)反思渊源的辨证效力
四、直接渊源与间接渊源的区分
(一)分权机制的法源影响
(二)形式化与法源形式
1.文本形式。
2.规范形式。
3.方法形式。
4.兜底的形式化手段,是直接渊源与间接渊源的划分。
(三)司法审查的法源特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法源”的误用——关于法律渊源的理性思考[J]. 刘作翔.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9(03)
[2]法律渊源词义考[J]. 彭中礼. 法学研究. 2012(06)
[3]宪法作为行政法直接渊源论析[J]. 张淑芳.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2(02)
[4]探析行政法原则的地位——走出法源学说之迷雾[J]. 金自宁. 浙江学刊. 2011(04)
[5]我国行政法的渊源:反思与重述[J]. 应松年,何海波. 公法研究. 2004(00)
[6]论行政法的正式渊源[J]. 毛玮. 行政法学研究. 2003(03)
[7]试论我国行政法的实质渊源和形式渊源[J]. 杨海坤. 山东社会科学. 1989(03)
本文编号:3045685
【文章来源】:法治社会. 2020,(04)
【文章页数】:14 页
【文章目录】:
一、行政法渊源的生成论考察
(一)作为调整对象的历史渊源
(二)约束力所依据的主权渊源
(三)作为形而上者的反思渊源
二、行政法渊源的表现形式
(一)被调整对象的正义表达
(二)成文法的立法文本
1.宪法典。
2.法律。
3.行政法规。
4.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5.条约和协定可以成为具有国际性质的行政法渊源。
(三)非涵摄现象的后正当化
三、行政法渊源的适用效力
(一)历史渊源的论据效力
(二)主权渊源的约束效力
(三)反思渊源的辨证效力
四、直接渊源与间接渊源的区分
(一)分权机制的法源影响
(二)形式化与法源形式
1.文本形式。
2.规范形式。
3.方法形式。
4.兜底的形式化手段,是直接渊源与间接渊源的划分。
(三)司法审查的法源特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法源”的误用——关于法律渊源的理性思考[J]. 刘作翔.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9(03)
[2]法律渊源词义考[J]. 彭中礼. 法学研究. 2012(06)
[3]宪法作为行政法直接渊源论析[J]. 张淑芳.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2(02)
[4]探析行政法原则的地位——走出法源学说之迷雾[J]. 金自宁. 浙江学刊. 2011(04)
[5]我国行政法的渊源:反思与重述[J]. 应松年,何海波. 公法研究. 2004(00)
[6]论行政法的正式渊源[J]. 毛玮. 行政法学研究. 2003(03)
[7]试论我国行政法的实质渊源和形式渊源[J]. 杨海坤. 山东社会科学. 1989(03)
本文编号:30456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045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