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告知法律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25 22:49
行政告知是指依法享有行政主体资格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其他组织,在依法做出影响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关系的具体行政行为的过程中,按照法律的程序和范围对相对人进行通告,使其知晓做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内容、法律依据以及相对人依法享有的各项权利等。它是行政程序法上的一项具体制度,其在行政程序中居于基础性的地位,同时也是监督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的重要方式。但是,我国尚没有制定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在理论学术中,行政法学专家的行政程序法建议稿中(如应松年教授主持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程序法(试拟稿)》、马怀德教授主持起草的《行政程序法(草案建议稿)》和江必新教授主持起草的《重庆市行政程序暂行条例(试拟稿)》等),均有行政告知的体现;在立法实践中,现有的法律规定中,行政告知的法律条文均体现在《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公安机关督察条例》、《审计法实施条例》以及《价格处罚程序规定》等几个主要的单行的行政法律、法规、规章中。由此可见,我国目前的行政告知立法与实践还尚处于不完善状态,特别是行政机关违反告知义务对行政相对人所产生的不利法律后果问题尚属立法空白,在司法实践中也无法有效的对行政相对人进行行...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2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序言
一、行政告知的理论概述
(一) 行政告知的概念界定
(二) 行政告知的特征分析
1. 法定性
2. 程序性
3. 附属性
4. 义务性
(三) 行政告知的功能
1. 维护行政相对人的权利
2. 保障行政行为高效实施
3. 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四) 行政告知的理论渊源
1. 英国自然公正原则
2. 美国正当法律程序原则
3. 我国的行政公开原则
二、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中行政告知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 行政告知存在的问题
1. 行政告知主体不健全
2. 行政告知程序不完备
3. 行政告知缺乏救济途径
(二) 行政告知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1. 行政告知法律制度的不健全
2. 行政告知主体法律意识淡薄
3. 行政告知程序形式化严重
三、我国行政告知的完善
(一) 健全行政告知主体
(二) 完备行政告知程序
1. 准确确认告知相对人
2. 依法定顺序告知
3. 确定具体书面告知方式
4. 在法定告知期限内告知
(三) 增加行政告知救济措施
1. 行政告知内容瑕疵的法律补救
2. 确立行政告知国家赔偿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我国行政告知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方蕾. 学习与实践. 2010(10)
[2]行政告知制度的法律价值[J]. 方蕾. 世纪桥. 2009(23)
[3]程序违法行政行为的补正[J]. 杨登峰. 法学研究. 2009(06)
[4]行政行为效力判断之基准与规则[J]. 江必新. 法学研究. 2009(05)
[5]我国行政处罚事先告知程序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J]. 汪越峰. 法制与社会. 2009(27)
[6]对违反法定程序的司法审查——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典型案件(1985—2008)为例[J]. 章剑生. 法学研究. 2009(02)
[7]自然公正原则在英国的历史发展[J]. 杨亚君. 商业文化(学术版). 2008(12)
[8]关于《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的几个问题[J]. 贺安杰. 湖南社会科学. 2008(05)
[9]听取陈述和申辩制度研究[J]. 周国强.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4)
[10]试论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告知作用[J]. 赵慧丽.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01)
本文编号:3051694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2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序言
一、行政告知的理论概述
(一) 行政告知的概念界定
(二) 行政告知的特征分析
1. 法定性
2. 程序性
3. 附属性
4. 义务性
(三) 行政告知的功能
1. 维护行政相对人的权利
2. 保障行政行为高效实施
3. 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四) 行政告知的理论渊源
1. 英国自然公正原则
2. 美国正当法律程序原则
3. 我国的行政公开原则
二、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中行政告知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 行政告知存在的问题
1. 行政告知主体不健全
2. 行政告知程序不完备
3. 行政告知缺乏救济途径
(二) 行政告知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1. 行政告知法律制度的不健全
2. 行政告知主体法律意识淡薄
3. 行政告知程序形式化严重
三、我国行政告知的完善
(一) 健全行政告知主体
(二) 完备行政告知程序
1. 准确确认告知相对人
2. 依法定顺序告知
3. 确定具体书面告知方式
4. 在法定告知期限内告知
(三) 增加行政告知救济措施
1. 行政告知内容瑕疵的法律补救
2. 确立行政告知国家赔偿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我国行政告知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方蕾. 学习与实践. 2010(10)
[2]行政告知制度的法律价值[J]. 方蕾. 世纪桥. 2009(23)
[3]程序违法行政行为的补正[J]. 杨登峰. 法学研究. 2009(06)
[4]行政行为效力判断之基准与规则[J]. 江必新. 法学研究. 2009(05)
[5]我国行政处罚事先告知程序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J]. 汪越峰. 法制与社会. 2009(27)
[6]对违反法定程序的司法审查——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典型案件(1985—2008)为例[J]. 章剑生. 法学研究. 2009(02)
[7]自然公正原则在英国的历史发展[J]. 杨亚君. 商业文化(学术版). 2008(12)
[8]关于《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的几个问题[J]. 贺安杰. 湖南社会科学. 2008(05)
[9]听取陈述和申辩制度研究[J]. 周国强.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4)
[10]试论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告知作用[J]. 赵慧丽.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01)
本文编号:30516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051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