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陕西民间剪纸艺术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问题
发布时间:2021-03-23 11:11
陕西民间剪纸艺术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全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口传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中华传统民间文化。本文以陕西民间剪纸艺术为研究对象,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由陕西民间剪纸艺术及其特殊的艺术价值与特征入手,通过对现有法律对保护剪纸艺术的局限性分析入手,寻找和揭示了造成剪纸保护不力的根源及对策。从知识产权、行政法等多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及途径。第一章:绪论。阐明研究背景、意义、内容和方法。第二章:陕西民间剪纸艺术及其独特的艺术特点。主要介绍了陕西剪纸艺术,分析其特殊的艺术价值与内涵。第三章:现有法律体系对保护陕西民间剪纸艺术的保护及问题。分析现有法律体系对陕西民间剪纸艺术的的保护现状和问题。第四章:建构保护陕西民间剪纸艺术的法律体系。从知识产权和行政法等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及途径。第五章:结语。归纳研究成果,总结了对于保护陕西民间剪纸艺术法律保护的基本观点和认识。
【文章来源】:西北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3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陕西剪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1.3.2 国内外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研究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
2 陕西民间剪纸的特点及面临的问题
2.1 陕西剪纸特殊的艺术价值与特征
2.1.1 深厚的文化底蕴
2.1.2 群体性与独创性
2.2 当前法律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2.1 剪纸创作者的法律意识淡薄
2.2.2 文化保护与法律保护的不同步
2.3 本章小结
3 现有法律体系对陕西民间剪纸艺术的保护及问题
3.1 知识产权法保护的现状及问题
3.1.1 知识产权法保护的现状
3.1.2 知识产权法保护的问题
3.2 行政法保护存在的问题
3.2.1 行政法保护的现状
3.2.2 行政法保护的问题
3.3 本章小结
4 建构保护陕西民间剪纸艺术的法律体系
4.1 知识产权法保护建议
4.1.1 著作权法保护
4.1.2 地理标志保护
4.1.3 外观设计保护
4.2 行政法的保护
4.2.1 对传承群体的整体性保护
4.2.2 对传承人的保护
4.2.3 促进陕西剪纸艺术的生产性保护
4.3 本章小结
5 结语
参考文献
一、著作
二、论文
三、电子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非物质文化遗产著作权保护机制初探[J]. 赵虎敬. 学理论. 2011(36)
[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利主体研究[J]. 王吉林,陈晋璋.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4)
[3]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与制度建设[J]. 佟玉权. 文化学刊. 2011(01)
[4]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新突破——以地理标志为视角[J]. 郭玉军,唐海清.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3)
[5]知识产权制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冲突与契合[J]. 赵方.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10(02)
[6]论陕西民间剪纸艺术[J]. 陈芳. 新西部(下半月). 2008(05)
[7]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理标志保护模式[J]. 肖海. 求索. 2008(02)
[8]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知识产权制度的兼容与互动[J]. 安雪梅. 河北法学. 2007(12)
[9]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版权保护[J]. 任玉翠. 浙江社会科学. 2007(04)
[10]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 刘魁立. 河南社会科学. 2007(01)
本文编号:3095690
【文章来源】:西北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3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陕西剪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1.3.2 国内外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研究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
2 陕西民间剪纸的特点及面临的问题
2.1 陕西剪纸特殊的艺术价值与特征
2.1.1 深厚的文化底蕴
2.1.2 群体性与独创性
2.2 当前法律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2.1 剪纸创作者的法律意识淡薄
2.2.2 文化保护与法律保护的不同步
2.3 本章小结
3 现有法律体系对陕西民间剪纸艺术的保护及问题
3.1 知识产权法保护的现状及问题
3.1.1 知识产权法保护的现状
3.1.2 知识产权法保护的问题
3.2 行政法保护存在的问题
3.2.1 行政法保护的现状
3.2.2 行政法保护的问题
3.3 本章小结
4 建构保护陕西民间剪纸艺术的法律体系
4.1 知识产权法保护建议
4.1.1 著作权法保护
4.1.2 地理标志保护
4.1.3 外观设计保护
4.2 行政法的保护
4.2.1 对传承群体的整体性保护
4.2.2 对传承人的保护
4.2.3 促进陕西剪纸艺术的生产性保护
4.3 本章小结
5 结语
参考文献
一、著作
二、论文
三、电子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非物质文化遗产著作权保护机制初探[J]. 赵虎敬. 学理论. 2011(36)
[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利主体研究[J]. 王吉林,陈晋璋.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4)
[3]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与制度建设[J]. 佟玉权. 文化学刊. 2011(01)
[4]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新突破——以地理标志为视角[J]. 郭玉军,唐海清.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3)
[5]知识产权制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冲突与契合[J]. 赵方.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10(02)
[6]论陕西民间剪纸艺术[J]. 陈芳. 新西部(下半月). 2008(05)
[7]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理标志保护模式[J]. 肖海. 求索. 2008(02)
[8]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知识产权制度的兼容与互动[J]. 安雪梅. 河北法学. 2007(12)
[9]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版权保护[J]. 任玉翠. 浙江社会科学. 2007(04)
[10]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 刘魁立. 河南社会科学. 2007(01)
本文编号:30956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09569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