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立法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09 18:05
我国地方立法评估指标体系的探索主要集中在理论、文本和实践三个视角,并分别呈现出多元性、趋同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地方立法评估指标体系的优点在于实现了静态与动态的结合、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结合、一般性与特殊性的结合;不足之处包括评估环节失衡、评估标准缺项、定量评估不足,导致不足的原因是立法工作观念不强、立法评估制度重视不够、立法评估指标体系认识不清。地方立法评估指标体系的重构应当坚持面向、维度、指标和分值的四位一体,即设置立法前评估指标体系、立法后评估指标体系和立法中评估指标体系三个相对独立的面向,涵盖评估维度要素和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要素以及评估分值要素。
【文章来源】:求是学刊. 2020,47(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地方立法评估指标体系的考察
(一)多元性:地方立法评估指标体系的理论视角
1. 三维度说。
2. 四标准说。
3. 六指标说。
(二)趋同性:地方立法评估指标体系的文本视角
1. 地方性法规。
2. 地方政府规章。
3. 规范性文件。
(三)灵活性:地方立法评估指标体系的实践视角
1.《甘肃省水土保持条例》立法后评估量化指标体系。
2.《重庆市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条例》文本质量评估指标体系。
3.《上海市职业介绍管理暂行规定》立法后评估指标体系。
二、地方立法评估指标体系的审视
(一)地方立法评估指标体系的优点
1. 静态与动态的结合。
2. 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结合。
3. 一般性与特殊性的结合。
(二)地方立法评估指标体系的不足
1. 评估环节失衡。
2. 评估标准缺项。
3. 定量评估不足。
(三)地方立法评估指标体系不足的原因
1. 立法工作观念不强。
2. 立法评估制度重视不够。
3. 立法评估指标体系认识不清。
三、地方立法评估指标体系的重构
(一)地方立法前评估指标体系
(二)地方立法后评估指标体系
(三)地方立法中评估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地方性法规立法后评估的实践探索——以《甘肃省水土保持条例》为例[J]. 刘志坚,郭秉贵. 地方立法研究. 2019(03)
[2]法律制度实施效果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J]. 江国华,罗仙凤. 湖湘论坛. 2018(02)
[3]中国法治评估指标体系及总体状况分析[J]. 朱景文.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8(04)
[4]立法前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J]. 李冰强,杨越,张莹. 晋阳学刊. 2017(02)
[5]地方立法后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 俞荣根.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14(01)
[6]地方立法前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俞荣根. 法治研究. 2013(05)
[7]立法后评估的一般指标体系分析[J]. 孙晓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5)
[8]立法评估:评估什么和如何评估(上)——以中国立法评估为例[J]. 席涛. 政法论坛. 2012(05)
[9]试论地方立法评估的标准体系[J]. 刘惠荣,李鸿飞.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10]论地方性法规的质量评价标准及其指标体系[J]. 王亚平. 人大研究. 2007(02)
博士论文
[1]立法前评估制度研究[D]. 王胜坤.华南理工大学 2019
本文编号:3177767
【文章来源】:求是学刊. 2020,47(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地方立法评估指标体系的考察
(一)多元性:地方立法评估指标体系的理论视角
1. 三维度说。
2. 四标准说。
3. 六指标说。
(二)趋同性:地方立法评估指标体系的文本视角
1. 地方性法规。
2. 地方政府规章。
3. 规范性文件。
(三)灵活性:地方立法评估指标体系的实践视角
1.《甘肃省水土保持条例》立法后评估量化指标体系。
2.《重庆市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条例》文本质量评估指标体系。
3.《上海市职业介绍管理暂行规定》立法后评估指标体系。
二、地方立法评估指标体系的审视
(一)地方立法评估指标体系的优点
1. 静态与动态的结合。
2. 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结合。
3. 一般性与特殊性的结合。
(二)地方立法评估指标体系的不足
1. 评估环节失衡。
2. 评估标准缺项。
3. 定量评估不足。
(三)地方立法评估指标体系不足的原因
1. 立法工作观念不强。
2. 立法评估制度重视不够。
3. 立法评估指标体系认识不清。
三、地方立法评估指标体系的重构
(一)地方立法前评估指标体系
(二)地方立法后评估指标体系
(三)地方立法中评估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地方性法规立法后评估的实践探索——以《甘肃省水土保持条例》为例[J]. 刘志坚,郭秉贵. 地方立法研究. 2019(03)
[2]法律制度实施效果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J]. 江国华,罗仙凤. 湖湘论坛. 2018(02)
[3]中国法治评估指标体系及总体状况分析[J]. 朱景文.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8(04)
[4]立法前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J]. 李冰强,杨越,张莹. 晋阳学刊. 2017(02)
[5]地方立法后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 俞荣根.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14(01)
[6]地方立法前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俞荣根. 法治研究. 2013(05)
[7]立法后评估的一般指标体系分析[J]. 孙晓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5)
[8]立法评估:评估什么和如何评估(上)——以中国立法评估为例[J]. 席涛. 政法论坛. 2012(05)
[9]试论地方立法评估的标准体系[J]. 刘惠荣,李鸿飞.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10]论地方性法规的质量评价标准及其指标体系[J]. 王亚平. 人大研究. 2007(02)
博士论文
[1]立法前评估制度研究[D]. 王胜坤.华南理工大学 2019
本文编号:31777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177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