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我国环境与健康监测法律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4 04:09
  良好适宜的生活环境是在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现实下公民的诉求,近年来因为环境污染而造成的公众健康损害事件频发,二者之间的矛盾逐渐凸显。保护人体健康是保护环境工作的最终落脚点,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环境与健康风险管理工作成为必然要求。环境与健康监测是环境与健康风险管理工作的基础环节,通过环境与健康监测得到的数据,是后续一切环境与健康的前提和依据。环境与健康监测并非是简单的环境监测和健康卫生监测的集合,它更是一种结合人群特征、暴露过程等动态的监测过程。我国已经初步建立环境与健康工作的法律与政策体系,但在环境与健康监测法律制度的建设上,依然面临专门法律规范立法缺失、监测责任主体不明确、监测对象范围有缺口、监测数据不可靠、监测程序不规范、监督机制与法律责任欠缺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可参考借鉴域外相关经验,并结合我国现实国情,尽快出台我国环境与健康监测的专门规范,对于监测主体、监测点位布局、建立独立标准体系、明确权责、加强信息公开与共享等方面做出明确制度安排,有效推进我国环境与健康监测法律制度的完善发展。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内容包括环境与健康监测制度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 

【文章来源】: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二、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环境与健康监测法律制度概述
    第一节 环境与健康监测法律制度的基本内涵
        一、环境与健康监测法律制度的概念
        二、相关概念辨析及关系
    第二节 我国环境与健康监测法律制度的发展
        一、我国环境与健康监测法律制度的渊源
        二、环境监测与健康监测立法的分离
    第三节 环境与健康监测的价值
        一、人权保护的价值
        二、代际公平的价值
        三、维护秩序的价值
    第四节 构建我国环境与健康监测法律制度的必要性
        一、风险预防在我国环境法律体系中的体现
        二、环境与健康监测法律制度的必要性体现
        三、小结
第二章 构建我国环境与健康监测法律制度面临的问题
    第一节 环境与健康监测法律制度的立法缺陷
        一、相关立法缺失
        二、主要渊源位阶较低
        三、立法理念缺失
    第二节 监测责任主体缺陷
        一、监测责任主体从模糊到确定
        二、缺乏整合性运作机制
    第三节 监测对象和标准缺失
        一、对象范围有缺口
        二、缺乏以健康为核心的监测标准
    第四节 环境与健康监测程序和规范缺失
        一、缺乏程序和规范
        二、客观层面支持力度不够
    第五节 信息公开和监督机制缺失
        一、信息公开力度不足
        二、缺乏监督机制,法律责任不明确
第三章 国外环境与健康监测制度的相关规定
    第一节 欧洲环境与健康监测制度相关规定
        一、空气质量标准
        二、环境与健康监测点位
        三、污染物信息公开
        四、环境与健康法规体系
    第二节 美国环境与健康监测相关规定
        一、环境与健康监测机构设置
        二、环境与健康立法体系
        三、以健康为基础的环境标准设定
第四章 构建我国环境与健康监测法律制度的建议
    第一节 完善相关立法
        一、制定环境与健康监测法律规范
        二、贯彻风险预防原则
    第二节 明确环境与健康监测的主体
        一、划分权责,构建协调机制
        二、落实法律责任
    第三节 完善环境与健康监测的范围和对象
        一、圈定环境与健康监测范围
        二、完善环境与健康监测对象名录
    第四节 完善环境与健康监测程序
        一、构建环境与健康监测网络
        二、制定以健康为基准的环境健康监测标准
    第五节 其他方面
        一、建立信息共享网络,加强信息公开
        二、加大环境与健康监测工作的支持力度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我国环境监测制度问题与对策的思考[J]. 沈磊.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5(01)
[2]风险预防原则在我国环境法领域的有限适用研究[J]. 李艳芳,金铭.  河北法学. 2015(01)
[3]国外环境与健康发展战略计划及其启示[J]. 廖琴,曾静静,曲建升.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14(07)
[4]赶路岂能忘记目的地?[J].   环境经济. 2014(07)
[5]欧盟大气环境标准体系和环境监测主要做法及空气质量管理经验——环境保护部大气污染防治欧洲考察报告之三[J]. 环境保护部大气污染防治欧洲考察团,王晓彦,王淑兰,段光明,肖建军.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3(05)
[6]变迁世界中的环境史学:进化、环境健康与气候变化[J]. 南茜·兰斯顿,曹牧.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3(03)
[7]国内外空气质量监测网络设计方法研究进展[J]. 李礼,翟崇治,余家燕,王斌.  中国环境监测. 2012(04)
[8]美国环境与健康管理体制对我国的启示[J]. 富贵,李炜,张宏伟.  科技管理研究. 2012(12)
[9]环境与健康综合监测工作中相关问题探讨[J]. 邓爱萍.  北方环境. 2011(10)
[10]国家环境与健康行动计划(2007—2015)[J].   环境保护. 2007(22)



本文编号:33417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3417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c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