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的形成机制及其法律治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08 14:24
校园欺凌行为存在于校园内外,每天不断在学校中“秘密”上演,只有少部分的事件进入程序得到校方处理,浮出水面的欺凌事件仅仅只是冰山一角,大部分的欺凌事件却都隐而未现藏于水下,而学生恰恰对欺凌事件的了解较老师和家长更多,这也让受凌者与少数的旁观者长期处于恐惧与忧虑之中。事实上在我国,有很多学生是从小学、初中、高中,甚至一直到大学,都受到过校园欺凌的困扰,校园欺凌现象在我国校园中变成了家常便饭。另一方面,目前的相关研究还不够充分,有效政策制定存在缺失,这些都可以反映出学校在面临该问题时,缺乏有效的处理机制及全面的欺凌治理策略,也很少有人能正确认识其恶劣影响以及对相关同学产生的威胁。治理校园欺凌问题的困难性,远非学校层级所能处理。相关实践经验表明,校园欺凌问题早已超越班级或学校治理的层面,成为学校、家庭及政府部门共同的责任。我国于2016年4月,印发《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同年11月,由教育部联合最高人民法院等九部门印发《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同年12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专项督导暂行办法》;2017年...
【文章来源】:云南大学云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3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导论
(一) 选题背景
(二) 问题的提出
(三) 俯瞰校园欺凌问题的研究脉络
二、校园欺凌形成机制的社会因素分析
(一) 发生背景与社会心理机制因素
(二) 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因素分析
1、升学主义因素
2、社会对教育的想象与期待
3、校内空间的相对封闭性与校外的担忧
(三) 非法律手段治理校园欺凌的不足
三、校园欺凌形成机制的法律缺位分析
(一) 立法层面
(二) 权利救济层面
四、完善校园欺凌法律治理的对策设计
(一) 立法规制,明确欺凌行为利害关系人的责任
(二) 执法创新,用联动机制治理校园欺凌
(三) 普法宣传,建构正确的价值观
(四) 推动防治学生欺凌工作部门的法制化
五、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用法治理性防治校园欺凌[J]. 段斌斌,郝盼盼.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2017(04)
[2]法治视角下的校园欺凌概念探析[J]. 申素平,贾楠.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2017(04)
[3]我国中小学校园欺凌的法律防控探析[J]. 冯征.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4]我国校园欺凌法律规制体系的建构[J]. 孟凡壮,俞伟. 教育发展研究. 2017(20)
[5]校园欺凌治理存在的问题及机制探讨[J]. 邱霈恩. 行政管理改革. 2017(08)
[6]日本校园欺凌的社会问题化:成因、治理及其启示[J]. 高晓霞.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7]中国校园暴力的特殊性与遏制路径论析[J]. 冉亚辉.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13)
[8]校园欺凌问题的困境解构与法律破解——以美国反欺凌立法为借鉴范式[J]. 安琪. 中国青年研究. 2017(05)
[9]校园欺凌的群体过程及预防干预[J]. 武亦文,缪绍疆. 中国学校卫生. 2017(04)
[10]何为学生欺凌?何为校园暴力?[J]. 俞伟跃,耿申. 人民教育. 2017(08)
本文编号:3424340
【文章来源】:云南大学云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3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导论
(一) 选题背景
(二) 问题的提出
(三) 俯瞰校园欺凌问题的研究脉络
二、校园欺凌形成机制的社会因素分析
(一) 发生背景与社会心理机制因素
(二) 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因素分析
1、升学主义因素
2、社会对教育的想象与期待
3、校内空间的相对封闭性与校外的担忧
(三) 非法律手段治理校园欺凌的不足
三、校园欺凌形成机制的法律缺位分析
(一) 立法层面
(二) 权利救济层面
四、完善校园欺凌法律治理的对策设计
(一) 立法规制,明确欺凌行为利害关系人的责任
(二) 执法创新,用联动机制治理校园欺凌
(三) 普法宣传,建构正确的价值观
(四) 推动防治学生欺凌工作部门的法制化
五、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用法治理性防治校园欺凌[J]. 段斌斌,郝盼盼.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2017(04)
[2]法治视角下的校园欺凌概念探析[J]. 申素平,贾楠.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2017(04)
[3]我国中小学校园欺凌的法律防控探析[J]. 冯征.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4]我国校园欺凌法律规制体系的建构[J]. 孟凡壮,俞伟. 教育发展研究. 2017(20)
[5]校园欺凌治理存在的问题及机制探讨[J]. 邱霈恩. 行政管理改革. 2017(08)
[6]日本校园欺凌的社会问题化:成因、治理及其启示[J]. 高晓霞.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7]中国校园暴力的特殊性与遏制路径论析[J]. 冉亚辉.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13)
[8]校园欺凌问题的困境解构与法律破解——以美国反欺凌立法为借鉴范式[J]. 安琪. 中国青年研究. 2017(05)
[9]校园欺凌的群体过程及预防干预[J]. 武亦文,缪绍疆. 中国学校卫生. 2017(04)
[10]何为学生欺凌?何为校园暴力?[J]. 俞伟跃,耿申. 人民教育. 2017(08)
本文编号:34243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424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