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项目经费治理入法的机遇、难点与模式
发布时间:2021-11-27 07:41
我国规范科研项目经费支出与使用的立法呼声日益高涨。近年来科研项目经费支出与使用政策的松绑转向、经费支出与使用违法违规事件的频繁发生以及经费治理权威性统一性立法的缺失,是科研项目经费治理入法的"助推器"。但我国当前的经费治理仍面临科研人员经费使用自主权不足、经费使用绩效评价与问责机制不健全以及经费治理泛政策化等诸多现实难题。科研项目经费治理法治化的本质和追求是权利型立法,为克服以上难题,在立法重点上,应优化经费治理的权责配置、完善经费治理监督架构并提升经费治理服务理念;在立法模式上,应选取综合性立法体例、框架式的立法形式以及实体与程序相结合的立法内容。
【文章来源】:法学杂志. 2020,41(0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科研项目经费治理入法的时代机遇
(一)科研人员违规违法现象与立法的迫切需求
(二)经费治理权威性的缺失与立法的规范考量
(三)经费治理改革的法治解读与立法的现实可能
二、科研项目经费治理入法的难点及其克服
(一)科研项目经费治理权责配置原理
(二)科研项目经费治理监督体系架构
(三)科研项目经费治理服务理念阐释
三、科研项目经费治理的立法模式选择
(一)立法体例应选择综合立法
(二)立法形式应注重框架式立法
(三)立法内容应坚持程序与实体并重
第一,强化科研人员的科研项目经费治理权利。
第二,健全科研人员权利实现的程序性支撑。
四、结语
本文编号:3521836
【文章来源】:法学杂志. 2020,41(0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科研项目经费治理入法的时代机遇
(一)科研人员违规违法现象与立法的迫切需求
(二)经费治理权威性的缺失与立法的规范考量
(三)经费治理改革的法治解读与立法的现实可能
二、科研项目经费治理入法的难点及其克服
(一)科研项目经费治理权责配置原理
(二)科研项目经费治理监督体系架构
(三)科研项目经费治理服务理念阐释
三、科研项目经费治理的立法模式选择
(一)立法体例应选择综合立法
(二)立法形式应注重框架式立法
(三)立法内容应坚持程序与实体并重
第一,强化科研人员的科研项目经费治理权利。
第二,健全科研人员权利实现的程序性支撑。
四、结语
本文编号:35218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521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