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完善我国军民融合保密制度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28 05:3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加速推进,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同时,军民融合保密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日益严峻复杂,敌对势力窃取我国重要的国防科技技术力度强度明显增大,加强军民融合保密工作,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军民融合保密法规制度,不仅是军民融合发展稳固的“防火墙”,更是确保国家安全、国防安全、经济安全的底线工程、生命工程。军民融合保密制度作为全新课题,实践远远走在理论之前。为了促进我国军民融合保密法规制度的完善,有效解决军工企业、民营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无力解决的军民融合保密工作难题,深入推进军民融合扎实有序平稳发展,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方法,系统研究军民融合发展的历史脉络、内涵特征,认真梳理我国保密法律法规、国防科技保密法规、军队保密法规制度等有关内容,提炼与军民融合发展相关保密制度,明确军民融合保密法律关系的主体与客体。采取实地调査法,在绵阳科技城遴选不同类型的军民融合单位,运用调査问卷和座谈了解的方法对军民融合领域保密管理工作做了详细详实的调查研究,在摸清掌握了当前我国军民融合领域存在的问题后,重点将需要国家层面解决的问题作了梳理和提炼。采用...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内容及研究重点
四、研究方法及写作框架
五、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第一章 我国军民融合发展保密制度的理论基础
1.1 军民融合发展相关概念
1.1.1 军民融合发展的定义
1.1.2 军民融合发展的历史
1.1.3 新时代军民融合发展内涵特征
1.2 军民融合发展保密相关理论
1.2.1 国家秘密的概念
1.2.2 军民融合秘密概念
1.2.3 建立军民融合保密制度的必然性
1.2.4 军民融合发展中保密要求
1.2.5 军民融合相关保密制度
1.3 军民融合发展保密的主体与客体
1.3.1 军民融合保密主体
1.3.2 军民融合保密客体
第二章 我国军民融合保密制度的建设和运行现状
2.1 军民融合保密制度建设和运行现状实地调研
2.1.1 调研目的
2.1.2 调研对象
2.1.3 调研内容和方案
2.1.4 调研过程
2.2 军民融合保密制度建设和运行现状实地调研情况分析
2.2.1 调研单位的基本情况分析
2.2.2 军民融合保密工作现状的评价的调研分析
2.2.3 不同类型军民融合单位保密工作开展情况的调查分析
2.3 军民融合保密制度建设和运行现状存在问题综合分析
2.3.1 军民融合定密和解密方面存在问题
2.3.2 军民融合保密监管方面存在问题
2.3.3 “军转民”保密管理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
2.3.4 对外合作交流保密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美国军民融合保密制度借鉴分析
3.1 定密相关制度
3.1.1 定密官制度
3.1.2 美国定密异议制度
3.2 解密工作体系
3.2.1 解密机构
3.2.2 解密制度主要特点
3.2.3 主要的解密制度
3.3 军民融合领域知识产权保密制度
3.3.1 国防知识产权管理
3.3.2 国防知识产权保密制度
3.4 军民融合共享合作保密管理
3.4.1 国防科技工业共享保密制度
3.4.2 对外合作保密制度
3.5 美国军民融合保密制度对我们的启示
第四章 完善我国军民融合保密法规制度的建议
4.1 完善定密和解密制度
4.1.1 建立军民融合定密责任人资格认证制度
4.1.2 完善军民融合定密异议和解密申诉制度
4.1.3 完善军民融合定密和解密审查制度
4.2 构建“三位一体”军民融合保密监管机制
4.3 完善国防科技成果转化审查制度
4.4 完善对外合作交流信息保密审查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军工单位定密工作重难点分析[J]. 张科,费淼,余桂秀. 法制与社会. 2019(14)
[2]完善军工企业保密管理体系的思考[J]. 刘尧. 保密工作. 2019(04)
[3]美国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的经验与启示[J].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政策研究"课题组,马名杰,龙海波. 发展研究. 2019(02)
[4]美国全面评估国防供应链风险[J]. 赵蒙,潘坚. 中国航天. 2019(01)
[5]中国军民融合发展40年[J]. 游光荣. 科学学研究. 2018(12)
[6]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亟须完善定密制度和审查机制[J]. 崔晓东. 保密工作. 2018(11)
[7]中美军民融合保密管理的对比分析及其启示[J]. 姜莉. 中国军转民. 2018(10)
[8]加强新时代国家科学技术秘密持有单位管理——科技部副部长、国家科技保密办公室主任李萌解读《国家科学技术秘密持有单位管理办法》[J]. 李满意,韩雅璐. 保密科学技术. 2018(09)
[9]军民融合深度推进过程中的安全保密风险分析及防范[J]. 罗根连. 保密工作. 2018(09)
[10]美国国防科技民用转化的经验及启示[J]. 何昉,陆浩然,韩绍阳. 科技管理研究. 2018(17)
硕士论文
[1]我国军民融合立法问题研究[D]. 何湾.华东政法大学 2018
[2]关于我国民营企业进入国防科技工业的研究[D]. 程茜.吉林财经大学 2011
[3]国防科技保密制度研究[D]. 陈雅琳.复旦大学 2009
[4]美军定密制度研究[D]. 高波.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53504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内容及研究重点
四、研究方法及写作框架
五、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第一章 我国军民融合发展保密制度的理论基础
1.1 军民融合发展相关概念
1.1.1 军民融合发展的定义
1.1.2 军民融合发展的历史
1.1.3 新时代军民融合发展内涵特征
1.2 军民融合发展保密相关理论
1.2.1 国家秘密的概念
1.2.2 军民融合秘密概念
1.2.3 建立军民融合保密制度的必然性
1.2.4 军民融合发展中保密要求
1.2.5 军民融合相关保密制度
1.3 军民融合发展保密的主体与客体
1.3.1 军民融合保密主体
1.3.2 军民融合保密客体
第二章 我国军民融合保密制度的建设和运行现状
2.1 军民融合保密制度建设和运行现状实地调研
2.1.1 调研目的
2.1.2 调研对象
2.1.3 调研内容和方案
2.1.4 调研过程
2.2 军民融合保密制度建设和运行现状实地调研情况分析
2.2.1 调研单位的基本情况分析
2.2.2 军民融合保密工作现状的评价的调研分析
2.2.3 不同类型军民融合单位保密工作开展情况的调查分析
2.3 军民融合保密制度建设和运行现状存在问题综合分析
2.3.1 军民融合定密和解密方面存在问题
2.3.2 军民融合保密监管方面存在问题
2.3.3 “军转民”保密管理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
2.3.4 对外合作交流保密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美国军民融合保密制度借鉴分析
3.1 定密相关制度
3.1.1 定密官制度
3.1.2 美国定密异议制度
3.2 解密工作体系
3.2.1 解密机构
3.2.2 解密制度主要特点
3.2.3 主要的解密制度
3.3 军民融合领域知识产权保密制度
3.3.1 国防知识产权管理
3.3.2 国防知识产权保密制度
3.4 军民融合共享合作保密管理
3.4.1 国防科技工业共享保密制度
3.4.2 对外合作保密制度
3.5 美国军民融合保密制度对我们的启示
第四章 完善我国军民融合保密法规制度的建议
4.1 完善定密和解密制度
4.1.1 建立军民融合定密责任人资格认证制度
4.1.2 完善军民融合定密异议和解密申诉制度
4.1.3 完善军民融合定密和解密审查制度
4.2 构建“三位一体”军民融合保密监管机制
4.3 完善国防科技成果转化审查制度
4.4 完善对外合作交流信息保密审查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军工单位定密工作重难点分析[J]. 张科,费淼,余桂秀. 法制与社会. 2019(14)
[2]完善军工企业保密管理体系的思考[J]. 刘尧. 保密工作. 2019(04)
[3]美国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的经验与启示[J].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政策研究"课题组,马名杰,龙海波. 发展研究. 2019(02)
[4]美国全面评估国防供应链风险[J]. 赵蒙,潘坚. 中国航天. 2019(01)
[5]中国军民融合发展40年[J]. 游光荣. 科学学研究. 2018(12)
[6]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亟须完善定密制度和审查机制[J]. 崔晓东. 保密工作. 2018(11)
[7]中美军民融合保密管理的对比分析及其启示[J]. 姜莉. 中国军转民. 2018(10)
[8]加强新时代国家科学技术秘密持有单位管理——科技部副部长、国家科技保密办公室主任李萌解读《国家科学技术秘密持有单位管理办法》[J]. 李满意,韩雅璐. 保密科学技术. 2018(09)
[9]军民融合深度推进过程中的安全保密风险分析及防范[J]. 罗根连. 保密工作. 2018(09)
[10]美国国防科技民用转化的经验及启示[J]. 何昉,陆浩然,韩绍阳. 科技管理研究. 2018(17)
硕士论文
[1]我国军民融合立法问题研究[D]. 何湾.华东政法大学 2018
[2]关于我国民营企业进入国防科技工业的研究[D]. 程茜.吉林财经大学 2011
[3]国防科技保密制度研究[D]. 陈雅琳.复旦大学 2009
[4]美军定密制度研究[D]. 高波.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535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553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