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食品召回法律责任分析 ——以金浩茶油案为例
发布时间:2021-12-31 19:47
金浩茶油“召回门”事件作为一次食品安全事故,因金浩茶油采取“秘密召回”的方式对产品进行召回而备受关注,该事件的发生不仅是对我国食品召回制度的一次检验,而且折射出我国食品召回法律责任制度存在一系列问题。本文主要从法学的角度分析了此事件反映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完善我国食品召回法律责任制度提出建议。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金浩茶油“召回门”事件始末。主要概述了金浩茶油“召回门”事件的始末,并由此而引出文章的主旨。即将文章的主旨定位为探究食品召回制度中的法律责任制度存在的问题。第二部分:食品召回法律责任概述。本部分探讨了食品召回法律责任的基本理论和具体的法律责任形式,指出食品召回法律责任是一种兼具公法属性和私法属性的经济法责任,责任形式具有多样性。第三部分:金浩茶油“召回门”事件中相关主体的法律责任分析。具体分析了金浩公司和监管部门在本事件中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对金浩公司进行“秘密”召回进行了违法性分析,同时对监管部门的不作为和滥用职权的行为都做了分析。第四部分:我国食品召回法律责任制度存在的问题。该部分,笔者通过结合案例和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指出我国食品召回法律责...
【文章来源】: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金浩茶油“召回门”事件始末
二、 食品召回法律责任概述
(一) 食品召回法律责任的概念
(二) 食品召回法律责任的性质
(三) 食品召回法律责任主体
(四) 食品召回法律责任的具体类型
三、 金浩茶油“召回门”事件中相关主体的法律责任分析
(一) 金浩公司的法律责任分析
(二) 质检部门法律责任分析
四、 我国食品召回法律责任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 食品召回信息公开机制存在缺陷
(二) 法律责任规定偏轻且难以落实
(三) 缺乏有效的责任监督机制
(四) 企业责任意识缺失
五、 完善我国食品召回法律责任的若干建议
(一) 加强立法,完善我国食品召回信息公开制度
(二) 健全我国食品召回法律责任规定
(三) 完善我国食品召回法律责任的监督机制
(四) 加强企业诚信建设,提高法律责任意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我国食品召回法律制度的完善[J]. 左媛. 重庆与世界. 2011(03)
[2]论《食品安全法》立法理念之不足及其对策[J]. 孙效敏. 法学论坛. 2010(01)
[3]食品召回法律责任研究[J]. 张云.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9(06)
[4]论《食品安全法》的法定召回义务及其民事责任[J]. 陶丽琴,陈佳. 法学杂志. 2009(11)
[5]论我国食品召回制度的改革及完善[J]. 王宗玉. 法学家. 2009(03)
[6]我国《食品安全法》中的消费者保护[J]. 王艳林. 东方法学. 2009(02)
[7]完善我国食品召回制度的法律思考[J]. 张满红. 科技创新导报. 2008(27)
[8]食品召回之基础理论研究[J]. 张云,林晖辉. 中国标准化. 2007(12)
硕士论文
[1]我国食品召回法律制度之探析[D]. 焦士雷.华东政法大学 2011
[2]我国食品召回法律制度完善之研究[D]. 刘龙生.华东政法大学 2010
[3]我国食品召回制度的研究[D]. 汪华.华东政法大学 2010
[4]我国食品召回制度探析[D]. 王宇.西南政法大学 2010
[5]我国食品召回法律制度的完善[D]. 马智鑫.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0
[6]我国食品召回制度建设探讨[D]. 熊蕾.暨南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560860
【文章来源】: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金浩茶油“召回门”事件始末
二、 食品召回法律责任概述
(一) 食品召回法律责任的概念
(二) 食品召回法律责任的性质
(三) 食品召回法律责任主体
(四) 食品召回法律责任的具体类型
三、 金浩茶油“召回门”事件中相关主体的法律责任分析
(一) 金浩公司的法律责任分析
(二) 质检部门法律责任分析
四、 我国食品召回法律责任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 食品召回信息公开机制存在缺陷
(二) 法律责任规定偏轻且难以落实
(三) 缺乏有效的责任监督机制
(四) 企业责任意识缺失
五、 完善我国食品召回法律责任的若干建议
(一) 加强立法,完善我国食品召回信息公开制度
(二) 健全我国食品召回法律责任规定
(三) 完善我国食品召回法律责任的监督机制
(四) 加强企业诚信建设,提高法律责任意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我国食品召回法律制度的完善[J]. 左媛. 重庆与世界. 2011(03)
[2]论《食品安全法》立法理念之不足及其对策[J]. 孙效敏. 法学论坛. 2010(01)
[3]食品召回法律责任研究[J]. 张云.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9(06)
[4]论《食品安全法》的法定召回义务及其民事责任[J]. 陶丽琴,陈佳. 法学杂志. 2009(11)
[5]论我国食品召回制度的改革及完善[J]. 王宗玉. 法学家. 2009(03)
[6]我国《食品安全法》中的消费者保护[J]. 王艳林. 东方法学. 2009(02)
[7]完善我国食品召回制度的法律思考[J]. 张满红. 科技创新导报. 2008(27)
[8]食品召回之基础理论研究[J]. 张云,林晖辉. 中国标准化. 2007(12)
硕士论文
[1]我国食品召回法律制度之探析[D]. 焦士雷.华东政法大学 2011
[2]我国食品召回法律制度完善之研究[D]. 刘龙生.华东政法大学 2010
[3]我国食品召回制度的研究[D]. 汪华.华东政法大学 2010
[4]我国食品召回制度探析[D]. 王宇.西南政法大学 2010
[5]我国食品召回法律制度的完善[D]. 马智鑫.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0
[6]我国食品召回制度建设探讨[D]. 熊蕾.暨南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5608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560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