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论实验室生物安全法律规制之完善

发布时间:2022-01-01 03:03
  生物安全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随着生物技术的日益发展以及人类认知的不断深入,呈现出一个逐渐丰富的动态拓展过程。广义的生物安全,既包括狭义的生物安全(bio-safety)、也包括生物安保(bio-security)。而导致生物安全风险的主要成因,则是现代生物技术的(不当)应用。因此,维护实验室生物安全也就相当于在源头控制了生物技术研发的安全风险。和生物技术发达国家一样,我国也高度重视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法律规制。由于理念未更新、效力层次低、规范不完整等立法层面的原因以及部门分散管理、重事前审批、轻过程监管,监管手段缺乏强制性等执法层面的原因,我国在实验室生物安全方面的法律规制还有较大改进空间。为了完善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法律规制,有必要以维护生物安全为导向,构建实验室生物安全法规体系;完善实验动物管理规范,弥补漏洞;构建科学、适宜的实验室分类分级管理要求等机制。 

【文章来源】: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20,(03)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实验室生物安全概述
二、我国实验室生物安全法律规制现状
    (一)我国实验室生物安全法律规制框架
    (二)我国实验室生物安全法律规制中的问题
        1.实验人员时有不规范操作
        2.实验动物管理存有隐患
            (1)购买环节。
            (2)饲养环节。
            (3)使用环节。
            (4)处置环节。
        3.感染性材料处置存在风险
        4.实验人员生物安全防护意识有待提升
三、我国实验室生物安全法律规制现状的成因
    (一)立法层面的原因
        1.立法理念上生物安全考量不够、风险预防意识不足
        2.立法效力层次低、法律规范分散
        3.实验动物规范不完整,存在规制漏洞
        4.病原体与实验室等级划分不一致,易造成混淆
    (二)执法层面的原因
        1.部门分散管理,存在管理真空
        2.执法能力薄弱,专业性不足
        3.重事前审批、轻过程监管
        4.一级、二级实验室的监管不到位
        5.规制手段缺乏强制性,威慑力不足
四、完善我国实验室生物安全法律规制的建议
    (一)立法层面的建议
        1.以维护生物安全为导向,构建实验室生物安全法规体系
        2.完善实验动物管理规范,弥补漏洞
        3.构建科学、适宜的实验室分类分级管理要求
        4.建立生物安全强制培训制度、提高科研人员生物安全意识
    (二)执法层面的建议
        1.建立监管协调机制,填补管理真空
        2.增强科技支撑,提高规制实效
        3.建立重审批、严监管的全过程规制机制
        4.整合规制力量,统筹各级实验室监管
        5.建立联合执法机制,提高规制威慑力
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常见生物危害及控制措施[J]. 马春峰,郭振东,汤文庭.  畜牧与兽医. 2019(09)
[2]生物类研究生对实验室生物安全认知情况的调查分析[J]. 林凤屏,蔡钒,林清强,柯崇榕,黄建忠,张正红,王正朝.  实验室科学. 2019(03)
[3]田克恭:应重视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监管[J]. 王芳.  中国畜牧业. 2019(09)
[4]开展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备案管理探讨[J]. 林仲,杨毓环,骆婧,郑奎城.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2019(01)
[5]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现况[J]. 张建华,熊林平.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8(09)
[6]高校非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研究[J]. 江轶,黄开胜,艾德生,段蕾.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8(09)
[7]湖北省医疗卫生机构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现状与对策[J]. 孙茜,严文馨,秦俊,闵慧中,李国明.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8(04)
[8]浅析高校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的原因与管理对策[J]. 秦锋,黄强,袁久洪.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7(08)
[9]炭疽实验室生物安全[J]. 谢双,靳晓军,李京京,程洪亮,陆兵.  生物技术通讯. 2017(03)
[10]关于加强我国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体系规划的思考[J]. 杨旭,梁慧刚,沈毅,徐萍,袁志明.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6(10)



本文编号:35615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5615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1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