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与行政认定的关系探析
本文关键词:刑事与行政认定的关系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行政刑法理论认为,行政犯罪具有行政违法和刑事犯罪的双重属性。与此相对应,在行政犯罪刑事追诉程序上存在两方面认定,行政违法认定和刑事犯罪认定即行政与刑事认定。本文主要从刑事犯罪的角度来探讨刑事与行政认定的关系,认为刑事犯罪认定不应该受到行政执法机关认定的干预,但行政认定在行政犯罪的刑事认定中具有独特的地位与作用。刑事与行政认定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是刑法与行政法的关系在具体司法实践中的体现。二者本应和谐共处,然而二者关系在司法实务中表现的并不那么和谐,存在混同或冲突等错位问题。本文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对刑事与行政认定的关系按照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理论与实务方面的阐述。论文具体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主要对二者关系的理论与现状问题进行探究。笔者认为二者产生联系的中介或桥梁是刑法中规定的行政犯罪。行政犯罪是指因严重违反国家的行政管理活动,行政法律规范已不能对其进行规制和处罚而被立法者规定在刑法中,从而具有刑事和行政双重违法性的行为。二者就是分别对行政犯罪的刑事犯罪性和行政违法性的认定。本文的刑事认定是指公安、检察机关及法院针对某一涉嫌行政犯罪的违法行为是否符合犯罪构成要件、是否达到刑事追诉条件以及是否构成犯罪而进行的一种确认和定性的司法活动。行政认定是指行政执法、经济管理、行业监管等行政主体用于描述行为人是否违反行政规范以及违反何种行政规范的一种法律评价活动,刑事与行政认定既区别又联系。第二节主要论述了关于行政认定程序是否需前置的两种观点,评析了有关二者关系的司法解释,论证了行政前置程序的不合理之处,行政认定仅具有辅助作用,无法决定刑事认定的结果与进程。笔者认为行政认定程序需前置的观点混淆了刑事立法层面上的二次违法性理论与刑事司法层面上的刑事认定不受行政认定干预理论。第二部分主要对实践中刑事与行政认定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二者关系的问题主要体现于混同和冲突两方面。混同主要是指在行政犯罪追诉过程中,刑事司法机关与行政机关对二者基于自身职权或职责所产生的认定性质或认定范围发生混淆的错位情形。本该进入刑事诉讼程序由刑事司法机关进行认定的案件被行政机关予以程序上的非法拦截;相反,不属于刑事司法机关认定范畴的行政违法行为却被强行纳入犯罪行列。它主要包括行政认定程序前置、行政认定机关以罚代刑、刑事认定越位干预行政认定三种情形。冲突是指,行政与刑事司法机关对同一法律事实所作出的以该法律事实的权利义务关系、地位以及性质等为内容的认定产生不一致的结果或看法。发生混同及冲突的原因既有我国关于行政犯罪的立法多采用空白条款以及统一附属型立法模式,也包括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不畅。第三部分主要探讨了刑事与行政认定的有效衔接问题,刑事与行政认定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建立有效的衔接机制,这是“两法有效衔接”的要求,也有利于行政犯罪得到更好的追诉。笔者认为原则上刑事认定程序优先于行政认定程序,没有经过行政认定,只要符合犯罪追诉标准刑事认定可以优先进行。行政认定在一定条件下作为刑事认定的基础和重要支撑证据,对于刑事认定具有补充和辅助作用。我们在司法实践中应加强对行政认定结果的审查,为了更好地监督行政执法以及发挥行政认定的作用,笔者认为可以试着有条件地建立检察机关提前介入监督和公安机关提前介入调查的制度。
【关键词】:行政犯罪 刑事认定 行政认定 关系错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4;D922.1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9
- 导言9-16
- 一、问题的提出9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9-10
- 三、文献综述10-14
- 四、主要研究方法14
- 五、论文结构14
-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14-16
- 第一章 刑事与行政认定的关系之理论与现状探究16-26
- 一、刑事与行政认定的关系概述16-19
- (一)行政犯罪概念的界定16-17
- (二)刑事与行政认定的比较分析17-19
- 二、行政认定程序是否需前置的理论与实践之争19-26
- (一)行政认定程序是否需前置的两种观点19-20
- (二)对上述观点的简要评析20-21
- (三)非法集资新司法解释中关于行政部门认定的规定21-22
- (四)非法集资新司法解释规定之合理性分析22-26
- 第二章 刑事与行政认定的关系错位及其原因探究26-37
- 一、刑事与行政认定的关系错位26-31
- (一)刑事与行政认定的混同26-30
- (二)刑事与行政认定的冲突30-31
- 二、刑事与行政认定关系错位的原因探究31-37
- (一)立法方面的原因32-34
- (二)司法方面的原因34-37
- 第三章 刑事与行政认定的衔接探讨37-45
- 一、保障刑事认定的独立性37-39
- (一)确立刑事认定优先原则37-38
- (二)坚持谦抑性原则38-39
- 二、明确行政认定的性质与作用39-41
- (一)行政认定的证据性审查39-40
- (二)行政认定的补充作用40-41
- 三、刑事与行政认定的衔接41-45
- (一)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41-43
- (二)加强对行政认定的监督43-45
- 结语45-46
- 参考文献46-51
- 后记51-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秦伟,陈树春;论行政违法与行政犯罪[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2 刘向文;谈俄罗斯联邦行政违法法典的历史发展[J];行政法学研究;2004年04期
3 王丛虎;;论我国公务员依法行政的能力——《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部分要义解读[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4 邱新;;论行政刑法的法律性质[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5 郭志龙;;试论行政违法预防[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6 康琳娜;李洪杰;;中俄行政违法问题之比较[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7 王文华;;行政违法与行政犯罪若干问题研究——以中国与加拿大比较为视角[J];南都学坛;2008年05期
8 蔡书芳;;试论行政违法及其预防[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年Z1期
9 Э·阿卜杜拉耶夫;沐青;;论未成年人行政违法[J];国外法学;1986年03期
10 宋宝龙;;浅谈日本的行政交谈制度[J];现代日本经济;198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小林;;行政违法浅论[A];中国航海学会船闸专业委员会2006年论文汇编[C];2006年
2 张径舟;;执法责任制的建立与完善[A];执法责任制度研究——“完善责任制,确保司法、执法公正”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章剑青;胡文苑;;《档案法》修改的行政维度[A];档案事业科学发展:新环境 新理念 新技术——2008年档案工作者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4 高军;;树立法律观念 提高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行政问责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7·理论专刊)[C];2007年
5 乔耀章;姚尚建;芮国强;;行政美学初探[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夏琳;周明达;;行政违法与民事责任之间的关系[A];中国律师2005年海商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杜清健;;依法行政浅议[A];2005中国渔船技术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赵蕾;;责任政府新论:一种制度规范的研究[A];服务型、责任型、法制型政府建设论文集(《吉林政报》2006·理论专刊)[C];2006年
9 罗湖南;;关于机关效能建设中坚持依法行政的意义和建议[A];江西省行政管理学会2009年年会暨江西省机关效能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10 闵闵;方芳;;提升政府依法行政能力,加快法治型政府建设[A];湖北行政管理论坛(2012)——行政体制改革与政府能力建设研究[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寿龙 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学系主任,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依法行政问责亦然[N];法制日报;2005年
2 本报评论员;依法行政:预防比救济更重要[N];南方日报;2007年
3 韩晓龙;依法行政,市县政府必修课[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8年
4 舒泰峰邋徐宵倩;政府从败诉案例中学依法行政[N];组织人事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徐侃;把依法行政贯穿于政府工作始终[N];安庆日报;2009年
6 耿来强;福建修订出台重大海洋行政违法案件会审工作规程[N];中国海洋报;2009年
7 瞿森斌;行政垄断特征浅议[N];江苏经济报;2010年
8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李元起;建设服务型政府依法行政不可或缺[N];中国医药报;2010年
9 记者 李妍 通讯员 粤交综;半年查处三万宗行政违法[N];广州日报;2012年
10 耳边风;行政垄断是行政权力对市场的“通吃”[N];玉溪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郑鹏程;行政垄断的法律控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婷;我国环境行政处罚制度的现状、困境以及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2 林慧慧;刑事与行政认定的关系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3 佟冰;行政垄断成因及对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4 吴春平;论行政迟延作为[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5 丁虹波;行政垄断及其法律规制机理的再认识[D];湖南大学;2005年
6 吴璐琳;论行政垄断及其法律规制制度的构建[D];福州大学;2006年
7 杨瑾;行政违法问题及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赵威;行政违法问题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9 李迪;论行政违法[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10 冷易木;刍议行政用公物的立法构建[D];延边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刑事与行政认定的关系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62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56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