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刑事制裁与生态环境修复有机衔接的路径

发布时间:2022-01-02 06:58
  调查显示,当前重刑事责任追究、轻生态环境修复的现象较为明显,刑事制裁与生态修复脱节。造成刑事制裁与生态环境修复衔接不畅的原因有三:一是没有充分认识到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将危及人类共同命运;二是没有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进行立法与司法;三是许多新问题尚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要改变刑事制裁与生态环境修复之间衔接不畅甚至相互掣肘的现状,必须将"生态环境修复优先"确立为两种责任衔接的基本原则;创设附条件暂缓判决制度,使两种责任相互配合,共同促进生态环境修复;在环境刑事司法中推行恢复性司法,在环境刑事司法中贯彻"谁破坏谁治理"原则。 

【文章来源】: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42(05)CSSCI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刑事制裁与生态环境修复有机衔接的路径


100例污染环境犯罪案件中生态环境修复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态环境修复中的刑法保护[J]. 杨德伟,谭青松.  中国检察官. 2019(23)
[2]生态环境修复责任法律性质辨析[J]. 李挚萍.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3]生态修复责任:一种新型的环境责任形式[J]. 康京涛.  青海社会科学. 2017(04)
[4]论环境犯罪惩治的恢复性司法模式[J]. 卢君,王明辉.  人民司法(应用). 2017(01)
[5]《环境保护法》修订要点解读[J]. 张鸿浩.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16(03)
[6]环境修复法律制度探析[J]. 李挚萍.  法学评论. 2013(02)
[7]全国3亿亩耕地遭重金属污染威胁[J]. 刘玮宁,张炜哲.  共产党员. 2011(24)
[8]论附条件不起诉[J]. 兰耀军.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6(05)



本文编号:35637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5637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1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