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恶意欠薪罪的适用困境及解决途径探讨 ——兼论恶意欠薪行为的配套规制措施

发布时间:2022-01-10 04:11
  近年来,恶意欠薪的行为在我国愈演愈烈,当前的法律已经不能很好的打击恶意欠薪行为,由于恶意欠薪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它不仅影响了劳动者及其家庭的正常生活,更破坏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为了加大对该行为的打击力度,《刑法修正案(八)》将恶意欠薪的行为正式列罪,启动刑法手段对恶意欠薪行为进行规制。但至今,恶意欠薪罪的实施效果并未达到预期的目的,恶意欠薪刑法规制的系统研究成果尚属缺乏,本文运用中外的相关研究资料,采用实证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在分析恶意欠薪罪适用困境的基础上,探究该罪适用困境的出路以及对恶意欠薪行为的配套规制措施。笔者认为,设立恶意欠薪罪并不是解决恶意欠薪问题的终点,要有效的彻底的解决好恶意欠薪问题,需要提高重视程度并真正将欠薪问题放到日程上,对其具体分析之后还要对症下药,要在法律完善的基础上多部门多层次多举措的联合执行。只有保证每一条相关法律都能够得到切实的执行才能保障公民的每一项利益都能够得到法律的公正维护,在法律执行时要在公正公平客观严谨的基础上,还要灵活熟练的运用经济、科技、信息等多方面的行政手段促进法律有效快速的实施。我们不能止步于当前恶意欠薪罪的设立,而是要依靠... 

【文章来源】:南昌大学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3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恶意欠薪罪名的设定及其背景
    1.1 我国“恶意欠薪”的现状
        1.1.1 恶意欠薪案件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
        1.1.2 恶意欠薪行为涉及的金额多、处理的难度大
        1.1.3 恶意欠薪案件的范围逐渐扩大
    1.2 “恶意欠薪”的社会危害性
        1.2.1 严重损害了众多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1.2.2 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
        1.2.3 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1.3 “恶意欠薪罪”的诞生
第2章 恶意欠薪罪在适用中的困境
    2.1 “恶意欠薪罪”罪状界定的缺陷在适用中的困境
    2.2 “恶意欠薪罪”在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上的困境
        2.2.1 “恶意欠薪罪”增加了劳动者维权的难度
        2.2.2 “恶意欠薪罪”不能从根本上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2.3 “恶意欠薪罪”使劳动者合法权益得不到及时的救济
    2.3 “恶意欠薪罪”在适用时对原有司法救济体系的影响
        2.3.1 “恶意欠薪罪”导致司法救济体系混乱
        2.3.2 “恶意欠薪罪”造成司法资源的浪费
    2.4 “恶意欠薪罪”在执行时的困境
第3章 恶意欠薪罪适用困境的解决途径
    3.1 “恶意欠薪罪”罪状界定的完善
        3.1.1 “不支付劳动报酬”时间的界定
        3.1.2 “劳动报酬”的界定
        3.1.3 “数额较大”数额的界定
        3.1.4 “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界定
        3.1.5 “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中“责令”的界定
    3.2 “恶意欠薪罪”刑罚设置的完善
        3.2.1 加大恶意欠薪罪的惩罚力度
        3.2.2 增加对企业责任人的资格罚
    3.3 简化司法程序
    3.4 建立刑罚处罚后的防御措施
第4章 恶意欠薪行为的配套规制措施
    4.1 建立欠薪保障金制度
    4.2 对已有的相关法律要加强执法力度,贯彻执行
        4.2.1 加强协助配合能力,提高行政执法效率
        4.2.2 加大劳动监察的执法力度
        4.2.3 改善地方基层组织的执法方式
        4.2.4 对于欠薪问题,要摆脱年终集中治理的方式
    4.3 对法律的执行加强监督力量
        4.3.1 建立独立的工会组织
        4.3.2 加强人大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
        4.3.3 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
    4.4 社会援助和提高全民素质
        4.4.1 提高劳动者素质,知法懂法用法
        4.4.2 强调企业社会责任制度
        4.4.3 落实法律援助制度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恶意欠薪”入罪的意义与不足[J]. 张涛.  经济研究导刊. 2011(25)
[2]恶意欠薪罪的若干法律思考[J]. 张彦君.  知识经济. 2011(17)
[3]刍议“恶意欠薪罪”[J]. 胡国莉.  商品与质量. 2011(S8)
[4]农民工年关讨薪现象思考[J]. 尹凤婷.  学理论. 2011(15)
[5]农民工欠薪问题的成因及其治理——以建筑业农民工工资拖欠及其法律救济为例[J]. 李海明.  河北法学. 2011(07)
[6]《刑法修正案(八)》对恶意欠薪行为的规制[J]. 王玉杰.  中州学刊. 2011(03)
[7]恶意欠薪罪研究[J]. 李光宇.  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02)
[8]恶意欠薪之犯罪化理据探寻——以刑法修正案(八)为背景的考察[J]. 陈荣飞,肖敏.  社会科学家. 2011(03)
[9]对“恶意欠薪”行为入罪的质疑[J]. 荆培才.  法制与社会. 2010(36)
[10]对“恶意欠薪”的法律思考[J]. 何牧.  法制与社会. 2010(33)

硕士论文
[1]恶意欠薪刑法规制问题研究[D]. 郭爱周.河北师范大学 2010
[2]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法律制度研究[D]. 王大红.河南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5800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5800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d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