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保护法中的公众参与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4 18:10
由于我国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复杂多样,野生动物资源也是相当丰富,在世界排名上我国野生动物资源也是名列前茅。现如今,环境不断遭到破坏,野生动物资源也随之越来越少,保护野生动物也被世界各国所重视。保护野生动物不仅有利于维护生物多样性,而且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自2017年1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实行以来,保护野生动物不仅是政府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责任。尽管我国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多样,但是由于栖息地的丧失和人类的非法活动,野生动物资源不断遭到破坏,许多珍贵野生动物品种濒临灭绝。非法野生动物贸易猖獗,野生动物栖息地破坏程度不断加深,非法猎捕、杀害、虐待、食用野生动物现象屡屡发生,使得我们再也不能无动于衷。通过制定法律,明确政府责任,加强政府保护野生动物工作。同时,广大人民群众可以通过公众参与的方式参与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管理。保护野生动物的生存和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为了我们人类自己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毕竟野生动物的生存发展与我们人类未来发展的命运紧紧相联。保护野生动物离不开大家共同的参与和努力,因此在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建立公众参与制度是非常必要的。公...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公众参与制度概述
(一)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公众参与相关概念分析
(二)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公众参与制度的正当性
(三)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公众参与制度的可行性
二、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公众的权利
(一)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公众的知情权
(二)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公众的参与权
(三)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公众的监督权
三、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公众参与制度的政府义务
(一)推动建立野生动物保护信息公开制度
(二)通过宣传教育培养公众参与意识
(三)拓宽公众参与渠道
(四)政府设立奖励制度
(五)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严格依法行政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环境权入宪的理路与设想[J]. 吕忠梅. 法学杂志. 2018(01)
[2]滥用知情权的逻辑及展开[J]. 王锡锌. 法学研究. 2017(06)
[3]论我国环境立法的公众参与制度[J]. 杨玄宇,李杰. 法制与社会. 2017(24)
[4]论行政立法公众参与制度[J]. 孟识睿. 法制博览. 2017(23)
[5]“互联网+”视域下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平台建构问题研究[J]. 胡乙,赵惊涛. 法学杂志. 2017(04)
[6]野生动物保护法修改:保护与利用“,度”成为焦点[J]. 刘文学. 中国人大. 2017(02)
[7]环境公众参与制度的立法完善[J]. 李金菊. 法制博览. 2016(26)
[8]聚焦新版《野生动物保护法》[J]. 李丽. 生态经济. 2016(08)
[9]论网络信息安全下的公民监督权[J]. 李美静. 法制博览. 2016(19)
[10]我国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制度研究[J]. 高蔼珠.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6(11)
博士论文
[1]我国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制度研究[D]. 卓光俊.重庆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 李艳双.吉林大学 2016
[2]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 曾梦怡.吉林大学 2016
[3]我国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制度研究[D]. 麻晓菲.山东大学 2016
[4]论我国野生动物栖息地的法律保护[D]. 王媛.河北经贸大学 2016
[5]我国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制度研究[D]. 邢嘉.吉林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588968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公众参与制度概述
(一)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公众参与相关概念分析
(二)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公众参与制度的正当性
(三)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公众参与制度的可行性
二、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公众的权利
(一)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公众的知情权
(二)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公众的参与权
(三)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公众的监督权
三、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公众参与制度的政府义务
(一)推动建立野生动物保护信息公开制度
(二)通过宣传教育培养公众参与意识
(三)拓宽公众参与渠道
(四)政府设立奖励制度
(五)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严格依法行政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环境权入宪的理路与设想[J]. 吕忠梅. 法学杂志. 2018(01)
[2]滥用知情权的逻辑及展开[J]. 王锡锌. 法学研究. 2017(06)
[3]论我国环境立法的公众参与制度[J]. 杨玄宇,李杰. 法制与社会. 2017(24)
[4]论行政立法公众参与制度[J]. 孟识睿. 法制博览. 2017(23)
[5]“互联网+”视域下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平台建构问题研究[J]. 胡乙,赵惊涛. 法学杂志. 2017(04)
[6]野生动物保护法修改:保护与利用“,度”成为焦点[J]. 刘文学. 中国人大. 2017(02)
[7]环境公众参与制度的立法完善[J]. 李金菊. 法制博览. 2016(26)
[8]聚焦新版《野生动物保护法》[J]. 李丽. 生态经济. 2016(08)
[9]论网络信息安全下的公民监督权[J]. 李美静. 法制博览. 2016(19)
[10]我国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制度研究[J]. 高蔼珠.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6(11)
博士论文
[1]我国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制度研究[D]. 卓光俊.重庆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 李艳双.吉林大学 2016
[2]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 曾梦怡.吉林大学 2016
[3]我国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制度研究[D]. 麻晓菲.山东大学 2016
[4]论我国野生动物栖息地的法律保护[D]. 王媛.河北经贸大学 2016
[5]我国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制度研究[D]. 邢嘉.吉林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5889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588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