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解雇事由之司法认定

发布时间:2022-01-16 09:02
  解雇制度作为《中华人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的核心制度之一,一直以来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劳动合同法》第40条作为无过失辞退条款对于劳动者权益保护以及平衡劳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尽管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在《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中均有规定,但其规定较为模糊,特别是认定劳动者能否胜任工作的标准一直是学界讨论的热点。我国法律、司法解释以及相关规范性文件都未规定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的具体认定标准,只有原劳动部发布的文件(《关于<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对“不能胜任工作”作了简单的界定,这导致司法实践中对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的认定出现了一定困难和争议。用人单位在法律条款适用过程中,存在滥用、误用的现象,侵犯劳动者的相关权益。根据《劳动合同法》40条第2款(以下简称“不能胜任”条款)的规定来看,该条款的内容是分成三个部分的:不能胜任工作的认定;培训的认定;调岗的认定。通过收集分析400多份案例,总结归纳该条款在司法实践适用中存在的问题,文章分三部分进行论述,最终得出结论。首先,不能胜任工作的认定。适用《劳动合...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不能胜任工作”的认定
    (一)绩效考核与不能胜任工作之认定
    (二)劳动者主观因素与不能胜任工作之认定
    (三)工作失误与不能胜任工作之认定
二、培训的认定
    (一)培训针对性之认定
    (二)培训有效性之认定
三、调岗的认定
    (一)调岗法律性质的认定
    (二)调岗合理性之认定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胜任工作解除劳动合同的合法性研究[J]. 刘继承,李芳芳.  法治论坛. 2018(04)
[2]论劳动合同解除中的“不能胜任工作”[J]. 姜佳慧.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8(12)
[3]培训调岗在不能胜任解雇中的性质[J]. 李海明.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8(01)
[4]“不能胜任”解除的困境与出路——兼论《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二款[J]. 陈浩汝.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4)
[5]论劳动法上的“不能胜任”[J]. 丁月宾,张照东.  中国劳动. 2017(08)
[6]论《劳动合同法》修改背景下的“不能胜任解除之殇”——基于逻辑推理的分析[J]. 王一任,翟继满.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7(02)
[7]“不能胜任工作”与“末位淘汰”规则的规范分析——指导性案例第18号评析[J]. 王天凡.  清华法学. 2016(04)
[8]如何理解“不能胜任工作”之“不能胜任”[J]. 仲明维.  中国劳动. 2016(11)
[9]因不胜任工作被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能索要经济补偿吗?[J]. 刘业林.  工会信息. 2016(01)
[10]浅析劳动者职业稳定权基本内涵[J]. 洪芳.  人民论坛. 2015(05)

博士论文
[1]调职权研究[D]. 刘松珍.吉林大学 2011
[2]解雇权限制研究[D]. 李国庆.华东政法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5923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5923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3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