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社会的立法治理:《传染病防治法》的修改思路
发布时间:2022-01-23 09:54
《传染病防治法》是预防传染病和控制重大疫情以及监督保障应急防疫工作的基础性法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凸显出此法存在的不足。法律修改应当立足风险社会的背景,坚持有限功能主义立法观,做好风险分配。在此基础上,该法加强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坚持科学理性,吸纳专家参与和决策,发挥传染病防控机构的独立、专业优势,贯彻依靠科学的方针。第二,加强风险沟通,扩大公众参与的力度和深度,完善信息公开与交流,贯彻依靠群众的方针。第三,重视政府责任,建立以政府为中心的治理体系,贯彻中央地方双向并行的治理逻辑,加强问责。第四,坚持法定程序,完善传染病防控、公共卫生应急、公民权利保障等程序。
【文章来源】: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20,24(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国家在宪法上的风险预防义务[J]. 王旭. 法商研究. 2019(05)
[2]国外吹哨人保护制度及启示[J]. 彭成义. 政治学研究. 2019(04)
[3]决策风险、问责以及法律沟通[J]. 季卫东. 政法论丛. 2016(06)
[4]公民参与中的风险沟通研究:一个失败案例的教训[J]. 程惠霞,丁刘泽隆. 中国行政管理. 2015(02)
[5]风险社会的法理解读[J]. 杨春福.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1(06)
[6]中国责任政府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J]. 杨开锋,吴剑平. 中国行政管理. 2011(05)
[7]风险沟通研究述评[J]. 林爱珺,吴转转.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1(03)
[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法律意义[J]. 应松年.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3(04)
[9]全球治理引论[J]. 俞可平.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2(01)
[10]程序价值理论的四个模式[J]. 陈瑞华. 中外法学. 1996(02)
本文编号:3604111
【文章来源】: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20,24(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国家在宪法上的风险预防义务[J]. 王旭. 法商研究. 2019(05)
[2]国外吹哨人保护制度及启示[J]. 彭成义. 政治学研究. 2019(04)
[3]决策风险、问责以及法律沟通[J]. 季卫东. 政法论丛. 2016(06)
[4]公民参与中的风险沟通研究:一个失败案例的教训[J]. 程惠霞,丁刘泽隆. 中国行政管理. 2015(02)
[5]风险社会的法理解读[J]. 杨春福.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1(06)
[6]中国责任政府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J]. 杨开锋,吴剑平. 中国行政管理. 2011(05)
[7]风险沟通研究述评[J]. 林爱珺,吴转转.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1(03)
[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法律意义[J]. 应松年.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3(04)
[9]全球治理引论[J]. 俞可平.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2(01)
[10]程序价值理论的四个模式[J]. 陈瑞华. 中外法学. 1996(02)
本文编号:36041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604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