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态修复法律责任制度的完善
发布时间:2022-02-21 00:04
生态修复作为环境类案件中经常被援引的救济手段,却始终无法得到完全地履行,原因在于这一责任源自环境法律责任,却由于“生态”的内涵远远大于“环境”,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污染治理责任;同时生态修复虽重在恢复,却也由于自然环境的特性,无法与民法中的恢复原状责任划上等号。自身性质上的复杂性最终造成了我国环境法学界对于生态修复法律责任的定义不一,学术上的不统一也使得现行法律规定对生态修复语焉不详,甚至在专门为环境纠纷案件出台的《环境公益诉讼司法解释》和《环境侵权纠纷司法解释》中,对于生态修复法律责任也只有最基本的原则性解释。更进一步地,由于司法工作者对生态修复法律责任的认识不到位,使得生态修复法律责任的承担主体被限定于环境污染者的范围内,而大部分污染行为人都无法独自进行浩大的生态修复工程,因此大部分关于生态修复法律责任的判决也很难得到有效的执行。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生态修复的环境科学特性入手,在厘清生态损害与环境污染的区别之后,探究生态修复法律责任的特点以及恢复原状责任的本质区别,明确责任性质方能确定责任主体和责任的履行方式。同时借鉴域外经验,将生态修复的政治属性纳入考量,由此证明生态修复法律责任的主...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问题提出的背景
1.1.2 研究的问题和研究的目标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内文献综述
1.2.2 国外文献综述
1.3 研究的意义
1.3.1 理论价值
1.3.2 实践价值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分析法
1.4.2 比较分析法
1.5 创新点
1.5.1 理论创新
1.5.2 实践创新
第2章 生态修复法律责任制度的理论基础
2.1 生态修复法律责任概念
2.1.1 生态损害的界定
2.1.2 生态修复的概念与范围
2.2 生态修复法律责任的性质分析
2.2.1 生态修复法律责任的定义
2.2.2 污染防治责任的升级
2.2.3 恢复原状责任的变形
2.2.4 损害赔偿责任的生态化
2.3 生态修复法律责任制度的特点
2.3.1 生态修复法律责任确认的技术依赖性
2.3.2 生态修复法律责任制度的公益性
第3章 完善我国生态修复法律责任制度的必要性
3.1 传统环境侵权责任形式在生态修复中的局限性
3.1.1 责任主体范围狭窄
3.1.2 责任履行方式不足
3.2 现行单行环境法律中“伪生态修复”规定的障碍
3.2.1 环境法律体系蓬勃发展下的缺憾
3.2.2 对生态损害事前防范的偏重
3.2.3 单个要素的治理不足以支撑生态修复的实现
3.2.4 对生态修复进行规定的条文缺乏实际操作性
3.3 司法领域内生态修复法律责任制度的缺陷和不足
3.3.1 司法解释对生态修复责任的性质归类不明
3.3.2 生态修复法律责任的司法判决“空判”现象
第4章 域外生态修复法律责任制度的立法和实践现状
4.1 美国的生态修复法律责任制度
4.1.1 全面的立法保障
4.1.2 充足的资金投入对法律实施的保障
4.1.3 美国的《超级基金法》
4.2 加拿大的生态修复法律责任制度
4.2.1 生态修复立法的国家计划导向
4.2.2 生态修复法律责任落实的资金保障
4.3 域外生态修复责任制度的立法实践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4.3.1 原则性生态修复规划的制定
4.3.2 政府生态修复法律责任主体的确立
4.3.3 生态修复配套法律制度的制定
第5章 完善我国生态修复法律责任制度的建议
5.1 生态修复法律责任主体的扩大与责任的划分
5.1.1 生态损害行为人及其继承者的主要责任
5.1.2 政府的兜底责任
5.2 生态修复法律责任履行方式之创新
5.2.1 替代性修复
5.2.2 第三方修复
5.3 生态修复法律责任落实的保障措施
5.3.1 加强生态修复履责的公众监督
5.3.2 建立生态修复救济金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态环境修复责任法律性质辨析[J]. 李挚萍.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2]生态修复法律概念之辩及其制度完善对策[J]. 吴鹏.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3]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归责宜采过错责任原则[J]. 晋海.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5)
[4]论我国生态损害赔偿金的法律制度构建[J]. 于文轩.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7(05)
[5]生态环境修复责任制度探析[J]. 朱晓勤.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7(05)
[6]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生态环境修复义务的判定与执行——以38份裁判文书为样本[J]. 石菲,邓禹雨,高赫男. 贵阳市委党校学报. 2017(04)
[7]生态修复责任:一种新型的环境责任形式[J]. 康京涛. 青海社会科学. 2017(04)
[8]修复生态环境责任的实证解析[J]. 吕忠梅,窦海阳. 法学研究. 2017(03)
[9]生态环境损害的赔偿、移转与预防:从私法到公法[J]. 侯佳儒. 法学论坛. 2017(03)
[10]“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法律辨析[J]. 吕忠梅. 法学论坛. 2017(03)
博士论文
[1]中美环境公益诉讼比较研究[D]. 罗珊.湘潭大学 2017
[2]生态红线法律制度研究[D]. 莫张勤.西南政法大学 2017
[3]污染场地环境管理法律制度研究[D]. 张辉.安徽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我国生态环境修复基金法律制度研究[D]. 柴宁.郑州大学 2017
[2]生态环境修复责任实施研究[D]. 杨敏.苏州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636083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问题提出的背景
1.1.2 研究的问题和研究的目标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内文献综述
1.2.2 国外文献综述
1.3 研究的意义
1.3.1 理论价值
1.3.2 实践价值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分析法
1.4.2 比较分析法
1.5 创新点
1.5.1 理论创新
1.5.2 实践创新
第2章 生态修复法律责任制度的理论基础
2.1 生态修复法律责任概念
2.1.1 生态损害的界定
2.1.2 生态修复的概念与范围
2.2 生态修复法律责任的性质分析
2.2.1 生态修复法律责任的定义
2.2.2 污染防治责任的升级
2.2.3 恢复原状责任的变形
2.2.4 损害赔偿责任的生态化
2.3 生态修复法律责任制度的特点
2.3.1 生态修复法律责任确认的技术依赖性
2.3.2 生态修复法律责任制度的公益性
第3章 完善我国生态修复法律责任制度的必要性
3.1 传统环境侵权责任形式在生态修复中的局限性
3.1.1 责任主体范围狭窄
3.1.2 责任履行方式不足
3.2 现行单行环境法律中“伪生态修复”规定的障碍
3.2.1 环境法律体系蓬勃发展下的缺憾
3.2.2 对生态损害事前防范的偏重
3.2.3 单个要素的治理不足以支撑生态修复的实现
3.2.4 对生态修复进行规定的条文缺乏实际操作性
3.3 司法领域内生态修复法律责任制度的缺陷和不足
3.3.1 司法解释对生态修复责任的性质归类不明
3.3.2 生态修复法律责任的司法判决“空判”现象
第4章 域外生态修复法律责任制度的立法和实践现状
4.1 美国的生态修复法律责任制度
4.1.1 全面的立法保障
4.1.2 充足的资金投入对法律实施的保障
4.1.3 美国的《超级基金法》
4.2 加拿大的生态修复法律责任制度
4.2.1 生态修复立法的国家计划导向
4.2.2 生态修复法律责任落实的资金保障
4.3 域外生态修复责任制度的立法实践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4.3.1 原则性生态修复规划的制定
4.3.2 政府生态修复法律责任主体的确立
4.3.3 生态修复配套法律制度的制定
第5章 完善我国生态修复法律责任制度的建议
5.1 生态修复法律责任主体的扩大与责任的划分
5.1.1 生态损害行为人及其继承者的主要责任
5.1.2 政府的兜底责任
5.2 生态修复法律责任履行方式之创新
5.2.1 替代性修复
5.2.2 第三方修复
5.3 生态修复法律责任落实的保障措施
5.3.1 加强生态修复履责的公众监督
5.3.2 建立生态修复救济金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态环境修复责任法律性质辨析[J]. 李挚萍.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2]生态修复法律概念之辩及其制度完善对策[J]. 吴鹏.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3]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归责宜采过错责任原则[J]. 晋海.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5)
[4]论我国生态损害赔偿金的法律制度构建[J]. 于文轩.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7(05)
[5]生态环境修复责任制度探析[J]. 朱晓勤.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7(05)
[6]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生态环境修复义务的判定与执行——以38份裁判文书为样本[J]. 石菲,邓禹雨,高赫男. 贵阳市委党校学报. 2017(04)
[7]生态修复责任:一种新型的环境责任形式[J]. 康京涛. 青海社会科学. 2017(04)
[8]修复生态环境责任的实证解析[J]. 吕忠梅,窦海阳. 法学研究. 2017(03)
[9]生态环境损害的赔偿、移转与预防:从私法到公法[J]. 侯佳儒. 法学论坛. 2017(03)
[10]“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法律辨析[J]. 吕忠梅. 法学论坛. 2017(03)
博士论文
[1]中美环境公益诉讼比较研究[D]. 罗珊.湘潭大学 2017
[2]生态红线法律制度研究[D]. 莫张勤.西南政法大学 2017
[3]污染场地环境管理法律制度研究[D]. 张辉.安徽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我国生态环境修复基金法律制度研究[D]. 柴宁.郑州大学 2017
[2]生态环境修复责任实施研究[D]. 杨敏.苏州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6360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636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