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慈善概念的移植何以未完成:一个政策过程的分析

发布时间:2022-02-24 12:50
  寻求法律移植与习俗的有机统一无疑是中国法律现代化最为重要的问题。由于缺乏微观政策过程的分析,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大多停留在宏观层面。本文从法律现代化和法律多元主义的理论视角出发,以《慈善法》中"慈善"概念的形成为例,探讨了法律移植与习俗如何通过立法体制影响法律的形成。研究发现,习俗通过回应性立法的制度安排以及立法者的双重身份被纳入到决策中。法律移植的慈善概念则通过法律专家与立法者的深度互动产生作用。然而,立法过程中提案与审议的分离以及政治官僚制的决策模式使得形式理性法律的建构面临双重消解。因此,促进立法体制的优化才能实现立法中形式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有效融合。 

【文章来源】:社会. 2020,40(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26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提出
二、理论视角与案例背景
    (一)理论视角:形式理性法律与法律多元主义
        1.韦伯的形式理性法律与法律现代化
        2.法律多元主义理论
    (二)案例背景
        1.案例特征与资料来源
        2.立法程序与决策机制
三、案例分析:慈善概念的形成过程
    (一)法律移植与习俗中的慈善概念
        1.形式理性的慈善概念
        2.本土法律与习俗中的慈善概念
            (1)公众认知中的“慈善”概念
            (2)本土法律实践中的“慈善”概念
    (二)起草阶段:实质融合与形式缺位
    (三)审议阶段:形式确认与实质消解
四、初步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告别国家法一元论:秋菊的困惑与大国法治道路[J]. 强世功.  东方学刊. 2018(02)
[2]民国民事立法中的“保守”与“激进”——基于爱斯嘉拉本土化立法方案的考察[J]. 陈霓珊.  近代史研究. 2018(03)
[3]转型期公共政策过程的适应性改革及局限[J]. 薛澜,赵静.  中国社会科学. 2017(09)
[4]回应式议程设置模式——基于中国公共政策转型一类案例的分析[J]. 赵静,薛澜.  政治学研究. 2017(03)
[5]中国家庭捐赠规模及影响因素探析[J]. 朱健刚,刘艺非.  中国人口科学. 2017(01)
[6]法律中的慈善[J]. 吕鑫.  清华法学. 2016(06)
[7]关于慈善法的几个问题[J]. 于建伟.  中国社会组织. 2016(19)
[8]慈善法的精神[J]. 于建伟.  中国社会组织. 2016(18)
[9]《慈善法》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典范[J]. 于建伟,贾西津.  民主与科学. 2016(04)
[10]“慈善”的法律界定[J]. 马剑银.  学术交流. 2016(07)



本文编号:36427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6427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8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