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惩戒规章的合法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2-08-08 15:00
中小学教育实践中存在的不敢惩戒和滥用惩戒的双重乱象使得有必要制定教育惩戒规章。教育惩戒权的性质要求它在法律层面须具有依据,且不得抵触上位法。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第7条、第8条,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44条的规定来看,立法者对教育惩戒权持认可的态度。为确保教育惩戒活动的合法性,教育惩戒规章在实施原则、惩戒的范围、惩戒的方式、惩戒的程序和纠纷解决等五个方面都不得抵触上位法。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教育惩戒的性质对立法的要求
二、从法解释的角度看教育惩戒规章的合法性
三、对教育惩戒活动的合法性控制
(一)教育惩戒的原则
(二)教育惩戒的范围
(三)教育惩戒的方式
(四)教育惩戒的程序
(五)惩戒纠纷的解决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教育惩戒权的立法规制研究[J]. 刘旭东.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20(01)
[2]“教育惩戒”的性质及其法律体系构建——以《教育法》《教师法》为核心[J]. 任海涛.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9(05)
[3]“教育惩戒”的概念界定[J]. 任海涛.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04)
[4]教师“惩罚”滑向“体罚”现象的外因分析[J]. 王宝玺,朱超颖.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11)
[5]中小学教师惩戒权的调查与思考[J]. 刘冬梅. 教师教育研究. 2016(02)
[6]论法律视域下社会公权力的内涵、构成及价值[J]. 徐靖. 中国法学. 2014(01)
[7]告别夏楚二物:中国教育废除体罚的百年努力及论争[J]. 张礼永.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3(02)
[8]关于我国“教师惩戒权”立法问题的思考[J]. 曹辉,赵明星. 教育科学研究. 2012(06)
[9]论亲属身份权[J]. 雷春红. 理论月刊. 2012(02)
[10]学校体罚及其侵权责任研究[J]. 蔡海龙.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6)
本文编号:3671725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教育惩戒的性质对立法的要求
二、从法解释的角度看教育惩戒规章的合法性
三、对教育惩戒活动的合法性控制
(一)教育惩戒的原则
(二)教育惩戒的范围
(三)教育惩戒的方式
(四)教育惩戒的程序
(五)惩戒纠纷的解决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教育惩戒权的立法规制研究[J]. 刘旭东.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20(01)
[2]“教育惩戒”的性质及其法律体系构建——以《教育法》《教师法》为核心[J]. 任海涛.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9(05)
[3]“教育惩戒”的概念界定[J]. 任海涛.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04)
[4]教师“惩罚”滑向“体罚”现象的外因分析[J]. 王宝玺,朱超颖.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11)
[5]中小学教师惩戒权的调查与思考[J]. 刘冬梅. 教师教育研究. 2016(02)
[6]论法律视域下社会公权力的内涵、构成及价值[J]. 徐靖. 中国法学. 2014(01)
[7]告别夏楚二物:中国教育废除体罚的百年努力及论争[J]. 张礼永.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3(02)
[8]关于我国“教师惩戒权”立法问题的思考[J]. 曹辉,赵明星. 教育科学研究. 2012(06)
[9]论亲属身份权[J]. 雷春红. 理论月刊. 2012(02)
[10]学校体罚及其侵权责任研究[J]. 蔡海龙.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6)
本文编号:36717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671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