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问责立法规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12 04:19
近年来,“行政问责”已成为一个热点词汇。自2003年非典突发事件以来,我国的行政问责制的发展出现了很大的变化,较之以前有了长足的进步。不可否认的是我国行政问责制的起步比较晚,加之行政体制自身的问题,导致我国在推行行政问责制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和矛盾,至今仍然没有形成一部统一的法律规范。已有的问责制多是作为中央政策或是地方政府规章出现。正是由于问责法制的不健全导致了问责主体不规范、问责客体不明确、问责范围不宽泛、问责程序不规范及问责结果不明晰等一系列问题的产生。这些都成为阻碍行政问责发展的绊脚石。当前的行政问责主要是针对政治责任、领导责任的问责,而不包括对法律责任进行问责,如何将这一方兴未艾的制度上升到法律层次,构建一部统一的法律规范成为必要。 行政问责的立法规制是我国构建责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行政问责制度的有效实行,根本上依赖于法制建设为其进行制度保障。鉴于我国当前的行政问责实践,通过立法对行政问责制进行规范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促进行政问责制的完善为目标,通过立法予以规制,不仅从“应然”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也从“实然”的角度,分析了当前我国行政问责制的立法规范及实施...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行政问责立法规制的基本理论
2.1 行政问责
2.1.1 行政问责含义
2.1.2 行政问责构成要素
2.1.3 行政问责特点
2.1.4 行政问责基本原则
2.1.5 行政问责理论基础
2.2 行政问责立法规制概述
2.2.1 行政问责立法规制的含义
2.2.2 行政问责立法规制的历史沿革
2.3 行政问责立法规制的必要性分析
第三章 行政问责立法规制概况
3.1 行政问责立法规制的现状
3.1.1 行政问责的主体
3.1.2 行政问责的客体
3.1.3 行政问责的范围
3.1.4 行政问责的程序
3.1.5 行政问责的结果
3.2 行政问责立法规制的缺陷分析
3.2.1 行政问责的主体不规范
3.2.2 行政问责的客体不明确
3.2.3 行政问责的范围过窄
3.2.4 行政问责的程序不规范
3.2.5 行政问责的结果不明晰
第四章 行政问责立法规制的域外考察
4.1 英美法系
4.1.1 英国
4.1.2 美国
4.1.3 香港地区
4.2 大陆法系
4.2.1 法国
4.2.2 德国
4.3 域外立法之启示
第五章 完善我国行政问责立法规制的建议
5.1 我国行政问责立法规制的模式
5.2 我国行政问责的立法内容
5.2.1 规范行政问责的主体
5.2.2 明确行政问责的客体
5.2.3 拓宽行政问责的范围
5.2.4 规范行政问责的程序
5.2.5 明晰行政问责的结果
第六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760932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行政问责立法规制的基本理论
2.1 行政问责
2.1.1 行政问责含义
2.1.2 行政问责构成要素
2.1.3 行政问责特点
2.1.4 行政问责基本原则
2.1.5 行政问责理论基础
2.2 行政问责立法规制概述
2.2.1 行政问责立法规制的含义
2.2.2 行政问责立法规制的历史沿革
2.3 行政问责立法规制的必要性分析
第三章 行政问责立法规制概况
3.1 行政问责立法规制的现状
3.1.1 行政问责的主体
3.1.2 行政问责的客体
3.1.3 行政问责的范围
3.1.4 行政问责的程序
3.1.5 行政问责的结果
3.2 行政问责立法规制的缺陷分析
3.2.1 行政问责的主体不规范
3.2.2 行政问责的客体不明确
3.2.3 行政问责的范围过窄
3.2.4 行政问责的程序不规范
3.2.5 行政问责的结果不明晰
第四章 行政问责立法规制的域外考察
4.1 英美法系
4.1.1 英国
4.1.2 美国
4.1.3 香港地区
4.2 大陆法系
4.2.1 法国
4.2.2 德国
4.3 域外立法之启示
第五章 完善我国行政问责立法规制的建议
5.1 我国行政问责立法规制的模式
5.2 我国行政问责的立法内容
5.2.1 规范行政问责的主体
5.2.2 明确行政问责的客体
5.2.3 拓宽行政问责的范围
5.2.4 规范行政问责的程序
5.2.5 明晰行政问责的结果
第六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7609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76093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