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劳动用工过程中“伪装承包”现象的法律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12 16:38
  2012年底,《劳动合同法》修正案在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会议中审议通过,为满足该法律的现实操作需要,2014年3月1日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实施了《劳务派遣暂行规定》。这些新的法律法规大幅度缩小了违法劳务派遣的生存空间,实务中存在一些企业利用“伪装承包”作为应对劳动行政部门稽查劳务派遣用工比例的措施,由于目前我国对外包、承揽模式中劳动用工问题尚无具体的法律规定,无法充分保障外包、承揽业务当中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本文立足当前劳务派遣及“伪装承包”现象的发展现状,通过实证调查、文献整理、比较分析的方法,阐释劳动用工过程中“伪装承包”现象对法律监管及劳动者权益维护带来的挑战,在此基础上分析有关立法、司法实践中有待完善及改进的地方。笔者认为企业选择“伪装承包”用工模式的动因,在于外包、承揽、劳务派遣的区分标准暂无明确规定,相关监管措施不完善。本文结合日本等国家对“伪装承包”法律规制的理论经验及实践做法,从明确“伪装承包”的界定标准,建立与外包、承揽相关的劳动用工法律制度,加强劳动行政部门的法律指导工作等方面提出制度建设参考。

【文章页数】:2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
2.劳动用工过程中“伪装承包”现象的概述
    2.1 我国劳动用工过程中“伪装承包”的含义
    2.2 我国劳动用工过程中“伪装承包”的表现形式
3.劳动用工过程中出现“伪装承包”现象的原因
    3.1 劳务派遣业务的经营门槛大幅提高
    3.2 适用劳务派遣的岗位受到明确限制
    3.3 采用劳务派遣的用工成本大幅上升
    3.4 选择“伪装承包”可以摆脱用工责任
4.对劳动用工过程中“伪装承包”现象的管制策略
    4.1 明确“伪装承包”的界定标准
    4.2 建立与外包、承揽相关的劳动用工法律制度
    4.3 加强劳动行政部门的法律指导工作
5.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致谢



本文编号:37615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7615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7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